当年买航母转手送给祖国,公司宣布破产的徐增平,如今过得咋样?

天乐屋语 2022-11-12 20:49:47

中国走过的这些年,有心酸有苦楚有疼痛也有坎坷,但幸运的是我们现在已经熬过了那些苦痛的日子,这其中也少不了每个中国人发挥的重要作用。回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军事实力,普遍落后于那些西方发达国家,科技领域更是不用多说,当时那些西方国家压根没有把中国这样的“对手”放在眼里。

过往的经历让我们知道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最惨痛的现实。此时中国虽然有意发展本国军事实力,但实在没有这样的条件,就在此时一名爱国商人阔绰得像国家捐赠了一艘航母,此人便是徐增平。

1998年徐增平前往乌克兰,以2000美元的价格买下了乌克兰瓦良格号航母,只不过他买下这个航母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把它献给祖国,就是因为有徐增平为祖国捐献的这艘航母,才有了中国首艘服役航母“辽宁号”的前身,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说徐增平一举为中国航母发展奠定了基础,可这个人究竟有何来历呢?

徐增平在1952年出生于山东潍坊,从小他就拥有浓厚的爱国意识,17岁那年,徐增平响应军队号召前去服役,他在部队里一待就是14年,也正是这14年的经历,让徐增平找到了报国的方向。1983年徐增平退伍,后续他没有到社会上找一份普通工作,而是直接到香港当地经商,凭借他的聪慧与努力,徐增平在香港市场上也拥有了稳固的地位,还创办了香港创律集团。当集团规模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好,徐增平的身家财富也不断提升。

可那时候的香港还没有回归祖国的怀抱,这也让徐增平颇为遗憾,他虽然是一名商人,但同时他更是一位爱国的商人,在他眼里国家大事也是每一个人的大事。

为了促进香港回归他又能做什么呢?彼时的徐增平想到或许他可以利用自己的财富优势,帮祖国贡献一丝力量。所以这就有了我们上述所提到的徐增平购买瓦良格号送给祖国的事例。

可虽然说买航母的是被我们一笔带过,但当时徐增平为了促进这笔交易也付出了不少的心思和努力,由于当时中国并不具备建造航母的先进技术,徐增平对此耿耿于怀,为了帮祖国实现这一目标,他只身前往乌克兰谈判,也历经重重困难才达成了这笔交易。

可这只是第1步,把航母运回国同样也是个问题,在这期间徐增平又经历了不少波折,首先就是航母的维修和保养问题,把如此大规模的航母运回国必然会涉及到维修和保养,这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不过为了能够让瓦良格号到中国手中,徐增平对于航母所花的维修保养资金丝毫不吝啬。

如果说钱的事情还好解决,那么运航母的过程中,徐增平屡屡受到他国海关的阻拦,就没有那么容易解决了,由于航母体积过大,在港口范围内活动有可能会碰坏其他过往船只,有些国家借此狮子大开口,要求徐增平得10亿过路费才能放行,为了协调这些问题,徐增平还是选择自掏腰包,这也让他除了运送航母以外,还花了不少钱来平息这些波折。甚至为了帮祖国实现拥有航母的这个梦想,徐增平的公司也入不敷出,最终走到了破产边缘,因此说他为祖国国防事业倾尽所有也不夸张。

当瓦良格号航母送到祖国手中后,大家似乎就更关注我国对这个航母的研究和改装,反倒很少听到徐增平的声音。其实徐增平在公司破产之后,市场上确实一度“查无此人”,很多人在多年之后想起来还会担心徐增平是不是过得非常不堪?

事实并非如此,徐增平的公司虽然在当时破产了,但他很快就重振旗鼓、东山再起,如今徐增平在创律集团任职董事会主席,生意仍然红红火火。而且这些年来徐老一直没有忘记为祖国做贡献,前一段时间还有媒体报道,徐增平又为清华大学捐赠了2亿科研教育经费。

虽然这些年来走向成功之路的企业家富豪并不在少数,但是比起单纯的能赚钱、会赚钱,那些有商业头脑但却始终存有爱国大义之人才更令人敬佩,多年来我们见过很多能赚钱但却不爱国的人,他们也许会有着不错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他们永远不会得人敬重,这就是普通企业家和爱国商人之间的差距。

3 阅读:1209

天乐屋语

简介:行业全面信息,努力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