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正在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杭州才知,南京真得小心了

城市把脉 2024-02-02 12:52:38

一种观点认为,未来的科技创新,将以国家新型研发机构,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分部基地、全球大科学和大工程计划的载体、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为核心的创新体系,目标是实现0-1的突破,并有1-100的经济产业转化和拓展。

杭州风光

在这几方面,杭州的竞争能力正在加强,杭州正在铆足劲弥补这块的短板(这也是中国所有城市的短板)。需要说明的是,全中国的主要城市都在发力这一块,这本身就是包括北京、上海和深圳在内的中国主要城市的短板,只是各城市之间的短板程度不同。

这也是改革的重点,因为原有的创新体系已经不足以支撑国家创新发展,重置国家创新体系是新组建的中央科技委的重任。

南京和杭州并没有谁具有明显的优势,南京传统科创上的优势,在创新新体系下却在淡薄和流失中,并没有全面同步跟进和提高,只留下的优势是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但全国重点实验室在新的国家创新体系中是次级地位……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有些人就喜欢拿规划中的东西来超越别人手上已经有的东西,随手举个例子,背景1: 教育部有个头衔叫重点实验室, 上百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每年抢得头破血流, 省属高校几乎没机会;

背景2: 工信部一共七所直属高校(南京2家),平均每隔两年,7所高校每一家发3个工信的重点实验室。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看看南京2016年以来新增了多少中科院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中国科学院(国科创新)南京数字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南京智慧健康研究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南京中科游子生物技术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南京分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

杭州风光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南京信息高铁研究院、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微电子所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南京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南京麒麟创新研究院、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南京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

第二种观点不敢全部认同,这些中科院的院所正是南京传统创新体的存量优势,这个优势大家都知道。但国家目前正在整合和重置国家创新体系,那些传统的创新体系体制,已经不足以面对未来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格局的需求。

与南京同级别的传统大区城市,武汉、成都、西安等已经分别争取到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别不承认,就这一点南京已经落后同类传统大区城市了。如果南京还以这些传统科研院所为满足,发展必然优势渐淡。

现在的南京在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杭州在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新的国家创新体系竞争中,杭州和南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杭州本身不是传统大区城市,杭州通过自己在经济上的努力,已经与传统大区城市同列新的一线城市,并且在很多经济和金融指标上还名列前茅。

看了正在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杭州才知,南京真得小心了!只要杭州能争取到国家科学中心(南京当然也能争取到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杭州就能在新的国家创新体系中与南京同列。杭州的短板升级成了优势,早就不是一些人眼中的卖货网红城市了。

杭州风光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3 阅读:839

城市把脉

简介:关注城市发展,把握城市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