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的男颜知己审食其在吕氏被灭时,是如何逃过清算的?

将于未来 2022-10-10 16:55:44

在西汉开国功臣中,审食其是一个尴尬的存在。论打仗能力,他没有带过兵,毫无军功;论政治智慧,他没有贡献过什么过人的计谋。

可就是这样平平无奇的他,硬是当上了左丞相,文武百官都得通过他才能办事。

审食其究竟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呢?

一、审食其是谁?

审食其是刘邦的老乡,一开始以家仆的身份进入刘家,从照顾吕后的起居,到成为吕后的心腹,他从未离开过。审食其和吕后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吕后和丈夫刘邦在一起的时光。

1、审食其是刘邦信任的家仆,更是吕后可以依靠的暖男。

公元前209年,刘邦开始起兵反秦。于是,他嘱咐二哥刘仲和家仆审食其,照顾好家里的老父亲和老婆孩子。

把最重要的家人交给审食其照顾,看得出来刘邦相信审食其。

而对吕后来说,审食其一直是她的后盾。

刘邦离家7年,审食其照顾吕后和两个孩子的起居;吕后被项羽抓去当人质,审食其不离不弃,给了吕后依靠和信心;吕后称制,审食其消解了她人在高位的孤独。

审食其多年的陪伴和付出,得到的回报也很丰厚。

公元前187年,能力一般的审食其被吕后提拔为左丞相。但他不需要设置官府办事,而是住在宫里,满朝的文武百官都得通过他,才能找到吕后办事。

这等地位,即使是等级更高的右丞相陈平也没有。

《史记·卷五十六》:……以辟阳侯审食其味左丞相。左丞相不治,常给事于中。……及为相,居中,百官皆因决事。

2、审食其是吕后的参谋

吕后每天和审食其聊天最多,审食其也是。他们之间没有秘密。

公元前195年,刘邦在长乐宫驾崩。可过了4天,吕后还是秘不发丧。

吕后心里盘算的是,一口气干掉所有跟过刘邦的功臣,好让自己的儿子刘盈安心即位。于是,她找到审食其,脱口而出自己的阴谋。

但审食其没有同意吕后的想法,而是让她再考虑一下。没几天,审食其的好友郦商知道了,立刻劝解审食其,如果吕后执意杀掉功臣,那么汉王朝就要灭亡了。

审食其回头就劝阻吕后:“现在陈平、灌婴带领10万人把守荥阳,樊哙、周勃率领20万人平定燕地、代地。他们要是知道你要把他们赶尽杀绝,一定会联合起来反抗。到时候你和儿子都危险了!”

听了这番话,吕后才大脑清醒,放弃了这个惨绝人寰的计划。并立即发丧,大赦天下有罪之人。

《史记·卷八》:高祖崩长乐宫,四日不发丧……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审食其入言之,乃以丁未发丧,大赦天下。

吕后作为掌权者,时常有糊涂的时候,而审食其就是帮她看清问题,捋顺思路的人。

然而,审食其无法一辈子依靠吕后,公元前180年,吕后下世,3个月后,吕氏一族被灭。但作为吕后心腹的审食其,却安然逃脱,究竟是为什么呢?

二、吕氏一族被灭,审食其如何逃过清算?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1、关键时刻,审食其总有贵人相助

公元前188年,审食其被人告发,汉惠帝震怒,把审食其关进大牢,准备诛杀。但最终汉惠帝还是放过了审食其。

审食其犯的罪很隐密,隐晦到吕后都不好意思给他求情。

最后,反而是一个小人物救了审食其。

这个小人物叫朱建,他为人刚正不阿,从不因为对方权势高,而点头哈腰。

曾经,他力劝黥布不要造反,但黥布没听,最后下场惨烈。而朱建因为劝阻有功,被刘邦赐予平原君的称号。

平原君朱建名声在外,只要是他的朋友,大家都会刮目相看。

因此,审食其也想和朱建搭上线,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可朱建最看不起审食其这种靠女人宠幸而上位的人。

所以,每次审食其相约,朱建从不理睬。

直到有一天,朱建的母亲过世了,这事儿被好友陆贾知道了,陆贾曾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归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他和朱建、审食其都是好友,所以当朱建母亲过世,陆贾立刻通知审食其:“恭喜你啊!朱建母亲去世了。”

审食其一开始还听不懂,后来才明白,陆贾是让审食其赶紧给朱建置办一套厚礼,去吊唁,因为朱建连母亲的丧葬费也拿不出。

审食其明白这是个好机会,立刻准备了一百金,前往吊唁。而他的行动很快影响了京城其他权贵。住在京城的大人物纷纷前去吊唁,并准备礼金。

最终,朱建得到了五百金的丧葬费。从此,朱建的操守为审食其降低了,很快和审食其成为密友。

可等到审食其被关进大牢,审家人去求朱建时,朱建却说:“官司严重,我不敢见他。”

朱建没有去探望在狱中的审食其,而是去见了最重要的一个人——闳孺。

闳孺是汉惠帝的男宠,闳孺撒娇求情,汉惠帝一定会答应。关键是如何让闳孺答应帮忙。

朱建一见到闳孺,开门见山:“天下人都知道您受惠帝宠幸。如今,审食其进了大牢,大家都说是你在惠帝跟前说坏话,如果今天陛下诛杀审食其,明天太后就会杀了你为审食其报仇。”

年轻的闳孺一听,吓得六神无主,赶紧问怎么办,朱建就等他这一句。

“您别担心,只要您立刻向陛下求情就行。陛下一向信任你,他听到连你也为审食其求情,他一定会赦免审食其。而审食其一旦出狱,太后一定很高兴,她高兴了,你的富贵一定会翻倍!”

闳孺看到了希望,听话照做,结局正如朱建预言的那样,汉惠帝给足了闳孺面子,放了审食其。

《史记·卷九十七》:……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

后来,审食其出狱,得知是朱建救了自己,感到很吃惊。不止这一次,后来吕氏一族被灭,大臣们放过审食其,也是因为朱建和陆贾一直替他说话。

《史记·卷九十七》: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与诸吕至深,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审食其能躲过一劫,都是因为他之前在人脉方面,埋下了种子。多个朋友多条路,就是这个道理。

2、审食其是吕后的心腹,却不是吕氏一族的爪牙

吕后下葬后,掌权的吕氏立刻撤掉了审食其的左丞相之位,让他当皇帝太傅。

《史记·卷九》:高后已葬,以左丞相审食其为帝太傅。

皇帝太傅就是皇帝的老师,听起来好像是升官,实际上是把他架空于权力中心之外。

这一操作,当年吕后在世时,对右丞相王陵用过。王陵反对吕后封吕家人为王,吕后嘴上没反驳,实际却把王陵调到太傅之位。让他彻底在朝堂上失去发声机会。

而对审食其来说,反而是好事,吕家人对他的不上心,证明了他不是吕氏一族的爪牙,他只是吕后的心腹。

既然不是吕氏的核心人物,就没有必要赶尽杀绝,这也是大臣们在诸灭吕氏一族时,放过审食其的其中一个理由。

3、功臣集团欠审食其一个人情。

前文提到过,吕后曾想灭掉功臣集团,以此让儿子汉惠帝坐稳皇位,但最终被审食其拦下。

虽然说,审食其当时并不是站在功臣集团的角度考虑,而是为了吕后自己的安危。但无论如何,论迹不论心,至少从结果看,审食其的劝诫救了功臣集团一命。

所以,功臣集团放过审食其也算还了一个人情。

总结:

审食其的一生中只做好了一件事,就让他富贵到老。虽然最后他还是被刘长锤杀,但碰到性格乖张的刘长,真的运气到头了。

审食其能力平平,没有突出的才能,却有惊人的忠诚。而且他碰到了懂得回馈的主子吕后,俩人互相扶持,互相回报,这样的感情还是可贵的。

即使他们俩都不是完美的人,甚至不少地方令后人不齿,但能碰到一个忠诚,愿意一生守护的伙伴,何其有幸!

关注@夜深人物说故事,历史睡了,时间醒着

0 阅读:51

将于未来

简介:有时候我词不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