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心动念有能量,无形决定生命所有!改变孩子教育背后的“念”

内驱力谈家教 2024-05-06 09:22:33

7-16岁孩子拖拉不自律,内收不自信,想做不执行,应付学习没动力……若要“根治”,(点击)!

我是一名内驱力教练,主创“五感内驱力”法,最大特点是“落地”,消除“知道但做不到”通病,使孩子自律自信有动力。众多家长见证有效!()

和一位搞教育的老友聊天,说到她近期业务挺好,我能感觉出来,相较于其业务能力,我觉得最关键的秘诀是她的“用心”。

我说的“用心”,就是她的起心动念——她最大的动机不是别人口袋里的钱,而是一个比较纯粹的想法:帮助别人。

做任何事情一旦“用心”,就能破万千象,生万千法。教育孩子同样如此!

01

起心动念,决定结果

所有行为成果的背后,最终都会以其“发心”为根本基础。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就会生什么样的“念”。

而“念”具有能量,且力量非常强大!因为它在无形中决定了我们很多东西。

首先,念决定了我们的日常感知。

我们看到的从来就不是事实,只是我们想看到的或能看到的。就像“一念一世界”,我们外在所看到、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呈现,我们都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

苏东坡和佛印打坐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其次,念决定了我们言语。

尽管我们每天都在说话,也可以很轻松地说出每一句话,但其实所有的语言都具有很强的振动波,每一句话都具有很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要么圆满一件事,要么破坏一个东西(参考阅读“”)

《水知道答案》已经做了见证。

最后,念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和结果。

感知形成思想,思想决定言行,言行决定结果……不多解释!

02

外在行为相似,内在心念不同

刚好前几天,一个家长在咨询的时候问了一个问题:“帮助别人”和“讨好别人”有什么区别。

是哦,有什么区别呢?两者看上去好像一样耶。

事实上有很多东西,外在行为是相似,但是内核却完全不同。

就像“关心”孩子和“包办”孩子,两者感觉都是协助孩子,但就是很多人把“关心”做成了“代替”。再像“给孩子鼓励”和“给孩子压力”,很多家长明明想给孩子鼓励,但实际给到的却是压力。

“帮助”跟“讨好”,确实都是给别人代劳一些事情,差别在哪?

其实两者最大差别就在于你的心态,在于你的“念”。

如果你去做一个事情,是秉持一颗“为对方好”的心,动机是为对方好,那你就是“帮助”。但如果你做这个事情,是为了让对方能够看得起你,善待你,亲近你,或能够给你带来潜在其他什么好处,这就是“讨好”,这就是差别。

这种差别,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相,所以从外面一般看不出来,但你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其实对方隐约会有感觉。

不光对方有感觉,你自己也会有感觉。因为当你真正发自内心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你是会感觉到快乐和喜悦的。但是当你去讨好的时候呢,内心会有一种拧巴感呀,或是委屈感之类的,只是可能你不会那么明显的觉察到而已。

所以他们的核心区别,其实就在于心态,在于动机,在于你的“起心动念”——前者是利他,后者是利己。

03

“念”不同,传递出的感觉必然不同

面对孩子,我们内心带着什么样的“念”,你就必然传递出什么样的感觉。

很多父母嘴上说着“肯定”的话,内心却是满满的不认可,嘴上说着“信任”的话,内心却是满满的怀疑,嘴上说着“我理解你”,其实压根儿就不懂得孩子的真实感受……

你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做了很多,做得很好,但是孩子只会觉得你“太假”(只是孩子没有说出来而已)!

不管你认为自己懂得多少教育道理,学会了多少的有用的话术,但是,只要你的心态不变,传递出来的感觉肯定不会有实质的变,孩子接收到的感觉也不会变,孩子的心理状态自然也很难有真正的改变。

我们经常说要管理好自己的行为,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但有没有想过管理好自己的“念”呢?

“正念不立,邪念必生”!

--

更多内驱力落地办法,请读下面文章,针对性地帮你“教育落地”和“做到”(不只是“知道”)

【这2篇必读】

1.内驱力培养三步骤,我是"过来人":

2.“五感内驱力”落地型方案:

/ END /

原创 | 一点老师

内驱力咨询师,健心教练。爱看本质、喜讲系统、力求实效。点个关注,一起共修。

0 阅读:5

内驱力谈家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