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的惊艳举动,用一个茶炉子获得贾母高赞,将豪门品味吃透了

君笺雅侃红楼 2024-02-11 11:03:25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薛宝钗一来贾府就受到上下众人欢迎。小丫头都喜欢和她玩,只因其随时就分,不像黛玉目下无尘。

林黛玉对此心中耿耿,以至于五年后尚且不能释怀。连妙玉都看不下,只得借“五年梅花雪水”提示黛玉能够敞开心扉,认识到宝钗的好,不要做那个“大俗人”。

正是妙玉从中调和,让黛玉醒悟自身问题,很快与宝钗冰释前嫌,“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后亲如姐妹。

林黛玉真正认识到薛宝钗的好,才会真心接纳她。

而关于薛宝钗的好处,之前贾宝玉求莺儿帮忙打络子时,莺儿就提到“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

那么,薛宝钗除了模样、性格之外,还有什么好处呢?

她协助史湘云操办螃蟹宴时的一个“升华”宴会的举动,就算是一个好处。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贾探春成立海棠诗社,唯独差了史湘云一个。好容易贾宝玉央求贾母将她接来作了海棠诗,湘云便想着举办一次诗社作兴。

可她将话说出后,才发现兜里没钱难办事,总不好叫贾府出钱,反而犯了难。

薛宝钗见她几番计较都不成事,便出主意说之前听王夫人说要请老太太吃螃蟹,如今他们家铺子里就有伙计家里有好螃蟹,不如趁此就请了。酒水啥的铺子里都有,其余果品菜肴花不了几个钱,倒是湘云的心意就够了。

湘云知道宝钗是为她好便也不客气,欣然答应。于是便有了第二天的螃蟹宴。

薛宝钗将海棠诗社给变作螃蟹宴,一方面是为史湘云“救急”,另一方面也是借机替王夫人“请客”。

薛家在背后出钱出螃蟹,几方面人都要承他情,可比自家主动请客要好的多。

几斤螃蟹一举三得的好“算计”,不负宝钗商贾之家出身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天贾母率领众人齐来园中,宝钗湘云已经将宴会陈设好了。

(第三十八回)一时进入榭中,只见栏杆外另放着两张竹案,一个上面设着杯箸酒具,一个上头设着茶筅茶盂各色茶具。那边有两三个丫头煽风炉煮茶,这一边另外几个丫头也煽风炉烫酒呢。贾母喜的忙问:"这茶想的到,且是地方,东西都干净。"湘云笑道:"这是宝姐姐帮着我预备的。"贾母道:"我说这个孩子细致,凡事想的妥当。"

在说薛宝钗为什么要射茶具之前,还得说一下他们选的这处地方的好处。

“藕香榭”是惜春暖香坞外的一处深入湖中的水榭。

其位于水中四面环水,只有一座竹桥相通。秋高气爽的天气,水天一色,远桂花,近芦苇,真正将人心俗事洗去,精神焕然一新。

所以,这处地方选的是最好。

然而,选址虽好,却没有提前通知贾母,万一贾母不满意可就没法处理。于是便有了凤姐提前告诉贾母道:

(第三十八回)“藕香榭已经摆下了,那山坡下两颗桂花开的又好,河里的水又碧清,坐在河当中亭子上岂不敞亮,看着水眼也清亮。”贾母听了,说:“这话很是。”

看似凤姐会说话,其实背后体现人情世故。既然藕香榭预备下了,肯定要将好处说出来,不怕贾母不满意再白安排了。耽误事小,扫兴不值得。

史湘云对此肯定不以为意,但薛宝钗却必然想到这个环节,才提前和凤姐说一声,让她帮忙打了配合别出意外。

从选址到凤姐打配合,再到陈设茶具准备,无不体现出薛宝钗的办事周到,筹谋严谨。

些许小事似乎不算什么,体现的却是个人的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秋天吃螃蟹必然要吃酒,肯定要安排一次酒席,而不能在吃饭时品尝。

既然是酒席就要追求趣味。那时候人们的酒宴与现在吃吃喝喝不同,追求吃喝玩乐一体,吃在其次,玩乐才重要。

这就导致酒宴的桌上不会有“大鱼大肉”,只有一些时鲜果蔬,众人吃吃酒、行个令、玩笑一二就好。

螃蟹宴请贾母不过是顺便,重头戏还是海棠社的诗会,必然追求“诗人的风雅”。

如果只吃螃蟹喝酒大伙乐呵,便显得庸俗。

如何将酒宴从大快朵颐吃螃蟹,化为一场“曲水流觞”的风雅集会,就体现在那一座茶炉子上。

贾母一来,第一眼看见那茶炉子叫“好”,便在于有茶和无茶,就是雅与俗的高下评判。

贾府肯定不缺茶,无论在哪里吃酒,都有茶奉上。但现场煮茶和烹茶,却是高雅的宴会必须之手笔。

既满足口腹之欲,更让人赏心悦目,正是薛宝钗的周全和神来之笔。

都说薛宝钗好,到底好在哪里,原文写了非常的多。但类似螃蟹宴的“茶”,最是体现薛宝钗的综合素质。

薛宝钗虽出身商贾,却最是博学多才。不管是不是薛家“填鸭式”的教育,都不可否认她的渊博。

这次藕香榭的螃蟹宴,便因这道茶的巧设体现出来。

然而,“好”并不是薛宝钗的全部。就像《红楼梦》里每个人都有有点和缺点。

此处薛宝钗的好,得到贾母的称赞,便要对应几天后她房间如“雪洞”一般,被贾母痛批之事。

何以前后两三天,反差却如此大呢?

究其原因,不是薛宝钗的素质低,而是薛家教养有缺陷。

薛宝钗的外在素质远超普通人。这让她在人前倍受瞩目,成为她耀眼的“装饰”。

可在背人处卸下装饰,薛宝钗才显露出最真实的自己。就像一个洗尽铅华的“戏子”,终究漏出本真,不免求得舒服和闲适。

如此薛宝钗“表里不一”,也暴露出她不适合做贾府媳妇的原因。

无论她怎么努力也不过是王夫人、王熙凤第二,三人都是王家教养一脉相承。外表再努力终究还是会暴露内在的贫乏。

所以,薛宝钗与其他人一样,都是褒贬共存的“现实”中人。

瑕不掩瑜,薛宝钗仍旧是那个艳冠群芳的女儿,综合素质也是大观园众人魁首。

她的瑕,源于家族的教养底蕴不足,导致薛宝钗的思想和心胸没能跟上她的才能。

她就像坐拥宝山却不知如何利用,只能在表面上维持那些外在的好处。

就比如螃蟹宴上的“茶”,不但设置的妙,更是一举两得。

有了茶,螃蟹宴就少了大快朵颐的庸俗。

有了茶,在螃蟹宴后再作诗便也洗涤了腥膻,化为了高雅。

这个茶,是承前启后的妙笔。

酒作诗人魂。

茶启诗人气。

有山水,有佳肴,有雅士,有好诗文,就便是魏晋风流的“曲水流觞”。

林黛玉最追求魏晋风流,在香菱学诗时,告诫她不可学陆游那般写实,失去天然和想象力。

薛宝钗对魏晋风流就没有那么多的坚持,而是以实用为主,哪个好用便用哪个。

所以,林黛玉的诗想象力丰富。薛宝钗的诗则四平八稳。二人就像李白和苏轼,高下到底见仁见智。

但就钗黛之争来看,并不是争二人谁的才能更胜一筹,而是在贾家末世“天崩地裂”后,谁能成为那个挺身而出的女娲一般的“补天人”。

当初秦可卿死后托梦王熙凤嘱托的两件事,并不能挽救贾家不败亡。而是在败亡后预作退路,通过“补天”再成功崛起。

可惜,秦可卿这个“补天人”却死了。王熙凤没能采纳建议,浪费了贾家未来的机会。说明她不是贾府的“补天人”。

回到薛宝钗和林黛玉二人之争。

就以香菱学诗就能知道,林黛玉鼓励因材施教,积极培养。薛宝钗却并不以为然,认为女儿学诗不是本分。

于是,香菱在林黛玉的教导下成了女诗人。如果还在薛宝钗手下,就只能做个本分的“小妾”。

通过香菱学诗,能分辨出薛宝钗和林黛玉谁才是贾府未来合适的补天人。

人生“条条大路通罗马”,不是唯有读书科举和相夫教子。

薛宝钗的思想与王夫人、王熙凤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方向略有偏差罢了。

让她教养贾府未来儿孙,肯定只有败亡一途。这才是薛宝钗的可惜之处。

螃蟹宴上设计的“茶”,表明薛宝钗综合素质非常高,按说具备“补天人”的能力。

可这些终究是她做给外人看的,回到蘅芜苑自己的地盘,她便展现了内心的“空洞和荒芜”。

这便不是宝钗学问高低的问题,而是“思想”的滞后。薛宝钗差的是将个人能力正确转化和运用的思维。

不得不说如此宝钗,非常让人可惜。这也是她与黛玉甚至李纨的差距。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政先后对潇湘馆、稻香村和蘅芜苑都作评价。潇湘馆最高,稻香村次之,蘅芜苑最差。

林黛玉死了没办法,薛宝钗导致贾宝玉离家出走,李纨反而成功复兴了贾府。

如果换做林黛玉和李纨成为妯娌,贾府崩溃的“天”肯定会被补好。奈何薛宝钗力有不逮,不差能力,只差在思想和意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0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