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美国重塑了东亚国际格局?太平洋战争就是答案

读书悟道君 2024-02-01 00:20:55

1941年12月7日,日军兵分两路发动了突然袭击,其中一路偷袭了美国珍珠港,此后,美国开启了重塑东亚体系的进程。

01 日军为什么要偷袭珍珠港

在今天看来,日本偷袭珍珠港,这无疑是一个愚蠢的决定,但在当时看来,却未必如此。

对于这事件,研究学者们有两种说法:

其一,美国当时对日本的政策激化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远称不上一个成熟的民主国家,但却有了议会制度。至30年代,政府被军人和极端民族主义所控制,由他们所提出的帝国主义扩张政策也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30年代初期,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遭遇了大萧条,日本的对外贸易大幅下跌,由于资源有限,他们总是担心不能获取自身所需的进口原料。

而要想对未来有所保障,首先就要改变自身的地位,如果不能改变,那么,日本的前途将会十分黯淡。

在这样的前提下,日本人提出了“大东亚共荣圈”计划,其实就是征服邻国,扩张自己的利益,并以此来抵制英国和美国的威胁,因为这两个国家是太平洋上最主要的海上力量。

日本很快将魔爪伸向了中国,对中国发动了野蛮的侵略战争,日美之间也因此产生了外交冲突,因为美国支持中国。

所谓的“支持”,当然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对华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对东亚政策的正式形成,并成为之后美国处理与东亚关系的一个重要政策,但这一政策很快便受到日本的挑战,

说日本是一个大国,现在看来或许有些好笑,但在20世纪初,这并不是一个笑话。

有学者认为,日本是“唯一一个能在19世纪建立现代国家的非欧洲社会,并能凭借自身的实力在亚洲成功加入到创建帝国的博弈中”。

如果说,美国是欧洲的“衍生物”,那么日本就是欧洲的“仿制品”,这两个国家崛起的时间大致相同,由此都堪称新兴的大国。

所以,日本发动对华战争,也是动了美国在华,或者说在东亚的利益,两个新兴大国之间,谁来主宰东亚局势,这也就注定了他们之间必有一战。

所以,日本偷袭珍珠港,触发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这是美日权力斗争的结果。

其二,也有学者认为,美日在文化上的冲突也促成了他们之间的大战。

在美国看来,日本提出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圈”以及“亚洲新秩序”的思想,目的在于把西方势力赶出东亚,由此建立一个由日本主导的亚洲人的亚洲。

所以,日本人把这场战争称为“大东亚战争”。也就是说,日本在东亚的敌手不是中国,而是西方强国和西方文化。

从某种程度上说,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是一个文化象征,表明日本向英美文化宣战。

毫无疑问,这种说法无疑是在美化日本的侵略行径,日本所宣扬的要把亚洲从西方统治下解放出来的思想,不过是为了自己在东亚追求霸权的战略寻找理论依据和合法的借口,根本不值得相信。

1940年,法国被德国攻陷,日本人的机会也来了,他们实施了所谓的“南进”方针,率先对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印度支纳发起进攻,法美是同盟,这也进一步加速了日美关系的恶化。

美国立即宣布日本在美国的全部存款、财产和资产,英国、荷兰也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

1941年秋,美国对日实施石油禁运政策,以阻止日本的南进行动,这一决策犹如在日本脖子上系了个绳套。

当时美国判断,他们这么做并不会导致战争,因为日本人很清楚攻击美国只会给日本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但在日本看来,如果不发动战争,无论如何都会失败。日本90%石油都依靠进口,如果石油供应被切断,那等于慢慢被对手绞杀。

所以,对于日本来说,“和平”比战败更可怕,于是一场大战呼之欲出。

而当时人们却认为,日本有三种选择:

其一,向西攻击苏联,因为日本和苏联在中国东北的边境发生过冲突;

其二,向南攻击印尼,因为作为荷兰的殖民地,那里有日本最需要的石油;

其三,就是向东进攻美国,这是最为冒险的一种选择,也是在当时人们看来最不可能的选择。

在日本袭击珍珠港后,美国开始全面介入在东亚的对日战争,即太平洋战争。

那么,美国为何执意要将中国推向“世界大国”的位置呢?

02 中国为何成为了美国的同盟者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之后在1937年,又发动了全面对华战争。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把中国推向了亡国的边缘,中国人民后代子孙都要牢记这笔血债。

虽然日本侵华严重挑战了美国的在华利益,但美国并不希望与日本发生正面战争。所以,对于中国的灾难,美国只是给予了一些援助。

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战争发展成为太平洋战争的一部分,中国战场成为拖住日军主力的主战场,中国才因此成为战时美国在东亚最重要的盟友。

在中国成为美国的盟友之后,美国向中国提供了经济和军事援助。

从1942年开始,至1943年12月底,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中国政府提供了3.673亿美元的物资援助。

1942年3月,美国政府与中国达成了5亿美元的借款协定。同年6月,双方还签订了互助协议,确立了在战争期间中美相互提供用于防卫目的的兵力、物质和情报。

比如美国空军将领陈纳德率领的航空志愿队对保卫中国西南航空、协助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做出了贡献,这支航空队我们比较熟悉,曾经被誉为飞虎队。

在太平洋爆发前,中国军民就已经开始独自承担抗击日本的侵略,时间长达十年之久(1931-1941),至1945年,中国战场作为反击日本的主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

作为改变对华政策、支持中国抗战的一部分,美国、英国于1943年与中国签订了废除两国在华治外法权的条约,美国放弃了自《望厦条约》以来在中国享有的百年特权。

从这个意义上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从而成为现代国际社会中的成员之一。

此外,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还努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支持中国作为四大强国之一参与战后国际组织的筹建,尽力将中国“打造”成为一个大国。

1942年1月,中国受美国之邀,同美、英、苏一起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正式参加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1943年10月,美国促使苏联同意中国加入到由苏、美、英主导的关于战后重建国际组织的签字国之列。

同年11月,在美、中、英三国开罗首脑会议上,美国向中国保证,战后应把日本自甲午战争以来侵占的中国所有领土归还中国。

所以,在《开罗宣言》上,对外宣布日本必须把台湾等地归还中国。

由于美国的极力支持,中国因此成为联合国的主要发起国之一,以及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说,开罗会议正式认可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不可否认,在美国的帮助下,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美国力图打造的“大国” 中国,只是形式上的而非实质上的。

当时的中国并不具备大国的条件,同时其他国家也没有把中国看成是大国。更何况,美国转头就把中国给卖了。

1945年2月,苏、美、英在雅尔塔会议期间,背着“大国”,三国达成了秘密协议,美国以同意维持外蒙现状、大连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等条件,换取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

不过总体来说,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在二战期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03 东亚新格局的形成

以美日为主角的太平洋战争,导致东亚地区国际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从体系成员层次上来说,很大程度上,由于这场战争,东亚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因此而获得主权国家的地位。

比如朝鲜半岛获得了解放,为之后建立现代主权国家创造了条件;再有越南、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等,也最终获得了主权独立。

可以说,太平洋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东亚一系列主权国家的诞生,从而在东亚形成一个新的国际体系。

其次,从体系结构上来看,这场战争也导致了东亚新力量格局的变化。

日本战败,中国恢复地区大国地位,这在东亚地区是一个重大变化。同时,美国在东亚的主导地位也予以确立,以及苏联影响力的扩大。

由此在东亚的国际舞台上,美苏两极力量格局,也最终形成。

综上所述,为什么说美国重塑了东亚国际体系?太平洋战争就是答案,而美国作为其中的主角,它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0 阅读:27

读书悟道君

简介:分享高质量历史阅读,市井江湖小说 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