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鸟经:不做设备党不意味着反设备

双双说摄影 2024-04-26 07:48:28

倒挂金钩

拍鸟始终绕不过的一个话题就是设备的问题。

有些人很依赖设备,或者惟设备,因此也就有了“设备党”这样一个说法。

不做设备党,并不意味着不重视设备。相反,设备是必须要得到重视。但重视,不是就意味着说你一定只有设备,只看设备。要想排好鸟,没有基本的设备几乎是不可能的。起码拍鸟的相机是需要有精准的对焦功能的。

现在新型相机越来越注重精准的对焦功能。尤其是在相机实现了从胶片向数码的转变之后,对数据处理能力的高下也就是对焦精准性的。

所以现在设备的采购也跟过去我们购买家用电器,智能手机一样,买新不买旧。只要在同等条件下,同样的投入之下,尽量选择新型的机器。只有新型的机器才具备处理强大数据的能力,才能够保证精准的对焦性能。这样才能拍出更清晰的鸟类照片出来。

之所以能够实现对焦的精准性,是因为现在的新型相机里面都加入了智能的数据处理芯片,可以根据捕捉到的数据精确地将焦点锁定在鸟的眼睛上。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拍出的照片,是有着清晰明亮的鸟眼的照片。

但是前面讲到过,拍摄鸟类照片不是仅仅限于把鸟拍的清楚,拍满框。同样的可以采用一些艺术化的方式来处理鸟类摄影,而且这类摄影应该在拍摄中占有更大的比例。这样的鸟类摄影更接近于一种艺术,而不是单纯的生态记录。

刚才讲到了,在同等的条件下要购买新型的相机。不是说不计条件的去追求新形相机,去攀比性的购买最新型的相机。你手里拿着的是手机也好,或者老旧的相机也好,同样可以去拍摄鸟类题材,同样可以拍摄出具有艺术观感的鸟类照片。这也就是重视设备与设备党之间存在区别的主要的原因。

就是说拍摄的出发点是有着一定的差异的。拿着最新的设备去追求鸟类清晰逼真,去追求要拍到多少多少种鸟类,多多少少还是属于生态鸟类拍摄的范畴,没有超出记录鸟类的这样的一个领域。而要让手中的设备去拍摄艺术效果的鸟类照片,对前面的设备党这种出发点就是存在区别的。

用手中的照片去发现美,不是说发现或者顽固的去追求鸟类的清晰度。运用手中的任何一部拍摄设备,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以鸟类为主题的艺术照片的创作,最终划分重设备和设备党的区分的标准,就是拍摄的出发点,拍摄的立意,这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