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
近年来,“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照亮雄安的夜”等屡上热搜,“风”“光”出张北,绿电送中国。张北充分发挥新能源利用的优势,深耕数字经济发展,强基础、创新力、深融合,使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供图/受访者
仅用时1小时03分59秒,天猫“双十一”成交额就破了千亿元,中国数字经济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当每年11月11日零点的钟声敲响,他们网购商品的交易数据就会在距离阿里巴巴集团总部1500公里外的河北省张北县聚集、传送。数以亿计的数据流通过张北县这颗“技术心脏”,才会换回消费者青睐已久的商品。
张北县位于内蒙古高原的最南端,属坝上地区,平均海拔1400米,冬季有“风似刀、雪满怀”之称。每年还不到冬季,当地就已供暖,最低气温可达零下13℃。
既不沿边,又不临海,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张北竟建起了电子信息产业园,6家高新技术企业签约入驻,投产企业达到2家,生产井然有序;矗立起大数据招商中心,成为城区的新地标,对接京津,承接云计算企业入驻。
目前,当地大力发展的张北县云计算产业基地已是京津冀大数据综合实验区特色功能区、河北省创新型特色园区。2017年就成为全国首批创建的数据中心产业示范基地之一。
张北县云计算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阿里巴巴集团在张北县规划选址建设5个数据中心,总投资破200亿元,占地约728亩,约容纳38万台服务器。其中最早投资的两个项目已于2016年投入运营。目前,所有项目安装的服务器已达24万台。
未来的世界在“网”上,世界的未来在“云”上。张北,这座坝上小城,发挥地域优势,从“冷空气”中找到“聚宝盆”,引入阿里巴巴集团、中国电信智慧云基地等一批大数据产业项目,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的项目集聚效应、产业品牌效应、区域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张北地处北纬40~41度,是国际公认的发展大数据“黄金纬度”地区,全年采用自然新风制冷模式,天数可达350天以上,是一个天然的散热场,PUE值最低可达1.13,节约降温成本达到59%以上。张北以新能源产业和大数据存储为核心的“中国数坝”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张北县绿色能源十分丰富,全县风能在不限电条件下年平均利用小时可达3000小时,太阳能年平均利用小时达1700小时以上。目前,张北新能源总装机规模达907.16万千瓦,其中风电规模563.3万千瓦、光伏规模327.54万千瓦,装机规模位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形成了集发、储、输、用、检测、制造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是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核心区。目前,已为数据中心产业配套电力基础设施——2座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在建3座110千伏变电站。
张北县对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定位是打造“中国数坝·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把云计算产业基地建成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两基地、两中心、一枢纽”,即京津冀云存储主基地、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全国数据灾备中心、河北省主数据中心和全国数据交换的重要枢纽。
张北县立足资源禀赋,扬优成势,深耕数字经济发展,强基础、创新力、深融合,构筑了数字经济竞争新优势:全球首个浸没液冷服务器集群落地商用,使PUE值接近理论极限值1.0;入围国家“东数西算”8个算力枢纽节点中京津冀的起步区;打通了连接京津冀的宽带走廊,“京-呼-银-兰”“中蒙国际光缆”两条国家骨干网络穿境而过,与北京的三条双路由光纤和张家口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全线贯通,实现近零延时,与北京同等高效;张北至张家口京张奥运专线网络接点和北京-张北网络管道专线通道的建设,为“前店后厂”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发展数字经济,张北坚持发展深度和广度两手抓、两促进、两手硬。目前,全县共有13个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990亿元,阿里云联、上海数据港等5个项目及阿里庙滩北、阿里察哈尔2个新基建项目一期工程全部建成投运,中国电信数据中心、“东数西算”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张家口算力产业园等一批数据中心项目相继落户张北,全县可上架服务器规模达到84万台,从业人数达5600余人。
在产业链前端,引进实施了乐宁科技IT固废循环利用项目,开展数据中心IT设备回收、生产、再利用业务,项目总投资2.1亿元,年回收10万台服务器,去年底实现产值2000万元,填补了大数据制造业的空白;在产业链后端,建设了大数据信息技术服务基地和数坝科技信息技术服务基地,总投资约9亿元,总占地204亩,建筑面积19.3万平方米。
预计到2025年底,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业务形态较为齐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县投运数据中心12个以上,可上架服务器容量达到200万台,占全省50%左右,大数据及相关联产业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
蓬勃发展的数字产业集群,已成为张北县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张北县目前共有13个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约975亿元,占地2491亩,建设规模194万台服务器,其中已运营项目5个,在建项目2个(部分投运),拟建项目6个。
张北县凭借“数”转型,产业发展提质升级。数坝科技信息技术服务基地,哈啰出行、蚂蚁花呗、小猪视觉(张北)短视频创作基地等项目已入驻。大数据信息技术服务基地A、B、C区内,中国网库、阿里巴巴客户体验中心、汽车之家等客服中心已入驻,中国移动呼叫中心、中商传媒、中金联等公司已入驻,抖音等业务也将陆续入驻。
以大数据领域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为载体,张北县引进相关高端人才,优先给予创业资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实行“一站式”服务。
张北县围绕“四个倍增”计划,聚焦“4+1”主导产业布局,以数字赋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先后获得“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特色功能区”“河北省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类)”、河北省数字生态“十强县”等多项荣誉。
数字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我是张北人,之前一直在北京工作,因需要照顾家里老人,2021年从北京离职回到张北待业。去年4月份,得知张北县阿里巴巴蚂蚁服务星站招聘客服人员,我马上报了名。现在,我从事新项目客服工作,很快就被升为新项目组组长。”闫飞告诉《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闫飞说,现在自己每个月有了固定收入4000元,时间自由,也不耽误照顾家人,能在家乡找到这份稳定的工作非常满意。还有很多和闫飞一样的青年、宝妈在张北县阿里巴巴蚂蚁服务星站工作,兼顾家庭的同时,也多了一份收入。阿里巴巴驻张北县特派员刘云飞介绍说:“张北县阿里巴巴蚂蚁服务星站项目已累计培训500多人,上岗人员达近百人。后期还会继续拓展业务,为大家带来更多工作岗位。”
阿里巴巴蚂蚁服务星站是由张北县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哈啰出行、支付宝公益基金会、蚂蚁集团客服体验及权益保障部共同发起的数字经济产业帮扶项目,为用户提供基础的咨询服务,也为张北青年提供灵活就业的工作岗位,促进了青年就业创业,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张北县以数字乡村为抓手,立足“首都两区”“河北一翼”定位,依托发展基础,放大特色优势,着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五个一”模式——一个宜居乡村整村整治典范、一个三产融合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一个草原文化与现代农业融合园区、一套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一个传统落后产业发展提升为多业态发展的转型,让大数据点燃乡村建设的“星星之火”,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张北县抢抓机遇,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加快大数据技术“进村入户”,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给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面貌,为农民增收增添了新动力,不仅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助力,还为乡镇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路径。
一部手机,超大副屏,张北县创新在郝家营乡构建“一张蓝图”的数字乡村体系,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
以郝家营乡西高庙村为试点,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建立人口户籍、房屋安全及宅基地管理体系,防火、防盗、防疫、防返贫的四防管理体系,巡河员、护林员、网格员、保洁员的四员管理体系,环境卫生村容村貌的管理体系,紧急呼叫管理体系五大管理体系,实现郝家营乡17个行政村数字化建设全覆盖。通过数字系统对村庄进行实时管理,手机的弹窗提醒便于及时发现卡口异常车辆、环境卫生、网格员工作不到位等情况。
依托感应式电子巡更系统,实时掌握各类公益岗位工作情况,实现村级网格智慧化,让管理更便捷。运用全景技术,对随意倾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抓拍,并以公开个人不良行为等方式,推动乡村治理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合一”,让治理更有效,促进乡村管理的自治度。每天通过语音问安的方式,强化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关注和关心,及时提供群众紧急事件的响应,让关怀更暖心,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张北县以郝家营乡三义美村为核心,按照“四区三中心”(工厂化育苗生产区、小型西瓜绿色高质量生产区、叶菜绿色高质量生产区、果菜绿色高质量生产区,数据控制中心、智能水肥中心、包装仓储中心)的总体布局建设,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园区,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园区采用基于5G带宽物联网络,实现智能数据采集、设施水肥自动灌溉和机械植保等管理技术,种植户通过管控系统实时采集数据,在手机上就能查看大棚内精确的温度、湿度数据,从而开创坝上数字种植先河。
数字化园区与郝家营乡的数字系统相连接,打造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一方面让种植者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及时掌握种养情况,另一方面,以数据共享的方式向农户及时推送农技知识、气象监测、农资买卖、农产品销售等信息,消除信息壁垒,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同时,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提升区域科技助农能力,实现农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同步发展。
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样本
在张北云计算基地阿里数据中心数据机房,一排排服务器整齐排列、高速运转,大量的信息数据在这里汇聚、分流……这是全省率先建成的大数据中心之一,承接了阿里“双11”北方地区的核心电商业务。
乡村振兴 张北县德胜村光伏板下,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徐亚茹正在中草药材基地拔草。供图/受访者
阿里张北数据中心是阿里巴巴在华北地区部署的大规模云计算服务基础设施的重要基地之一、对外服务的最大核心地域节点之一。截至目前,该基地共包含7个数据中心园区,分别位于庙滩园区、察哈尔园区、小二台园区、中都草原园区,总投资近500亿元。
“云”上发力,点燃数字经济引擎。近年来,阿里巴巴、上海数据港、万国数据、中国电信等20多家业界领军企业先后落户张北,全县共有12个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约1033亿元,生产规模达193万台服务器。目前张北已有5个项目全部投运,上架服务器规模45万台。
大数据产业既是朝阳产业,也是高耗能产业。每10万台服务器,一年耗电量3亿千瓦时左右。在一般区域,若想实现数字经济大规模发展,电力能否正常供应是很大一个制约因素。在张北则不然,风光资源非常丰富,就地发电,就地消纳。
阿里张北数据中心充分采用风电绿色能源,大面积应用组合式空调箱(AHU)风墙技术,将室外温度适宜、质量良好的新风通过AHU风墙输送至机房,直接为设备降温,可实现全年300余天“免费”自然冷却,节约降温成本59%以上。加上模块化设计、AI调温等技术,阿里张北数据中心的PUE值最低可达1.09,入围最早一批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
除了风能资源,张北还拥有极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张北年平均日照时间将近3000小时,充足的电能资源完全能满足数据中心的用电需求。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扶持政策,张北将数据中心用电纳入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平台,实现绿电优惠价格长期供应。
近年来,张北县立足“中国数坝”和“两基地、两中心、一枢纽”发展定位,以数字经济税收和就业倍增计划为引领,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着力打造京津冀数字经济隆起带。截至2022年底,全县建成数据中心7个,上架服务器规模52万台,实现税收3.4亿元,带动就业5000余人,阿里张北数据中心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全国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张北县被列入国家“东数西算”8个算力枢纽节点中京津冀的起步区。
2022年以来,张北县围绕数字经济倍增计划,一是发展总部经济,实现阿里客服、天猫优选等一批结算中心、客户体验中心、呼叫中心、IT及DT培训中心相继落地。二是大力推进数据中心建设,目前全县共有12个数据中心项目,完成投资近1000亿元,占地2291亩,未来生产规模将达到184万台服务器。三是建设大数据信息技术服务基地,共由4个园区组成(已建成两个),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就业1万人。张北以云计算应用需求为牵引,不断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实体融合。
张北县委书记李鹏举接受《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张北县将立足列入国家“东数西算”8个算力枢纽节点中京津冀的起步区,把握机遇。一是夯实数据中心基础。加快推进电信智慧云基地、张家口算力产业园、爱特云翔数据中心等数据中心建设。到2026年全县投运数据中心12个以上,可上架服务器容量达到200万台,比重占到全省50%左右,大数据及相关联产业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二是创新数字服务模式。引进先进服务器制造商和机电设备制造组装企业,建成1个运营智能制造示范园区,加快推进大数据信息技术服务基地4个园区建成投运,到2026年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三是加快数字技术应用。建设大数据研发平台和创新实验室,大力推进“互联网+”工程,建成一批无人超市、智能便利店、自助售货机等新型销售终端,形成规模化5G产业发展的生态圈,实现市民数字信息服务全覆盖,到2026年全县网络销售年零售额突破30亿元以上,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样本和新标杆。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3月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