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不如人?为何美黎明号宇航员返回活蹦乱跳,中国航天员抬着走?

素戈 2024-10-06 11:27:48

美国“北极星黎明号”任务的视频在网上火了,美国宇航员从飞船出来时的状态简直“活蹦乱跳”,完全不用人扶。

同样是返回地球,咱们中国的航天员却要被抬着走。

这一对比引起了不少讨论,是不是我们的技术不如美国?

这背后到底是技术差距,还是另有原因呢?

任务背景就不一样

要讨论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搞清楚美中两国的航天任务背景。

美国的“北极星黎明号”任务,这次持续了5天,简单来说就是一次短期的商业太空飞行。

而咱们中国的航天员,比如神舟13号的宇航员,光在太空就待了半年。

这差别可不小,短期任务对身体的影响微乎其微,而长时间在微重力环境中,人体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适应了重力环境。

一旦进入太空,长时间的失重会导致肌肉萎缩,骨密度也会下降。

数据显示,航天员在太空中每个月骨密度会下降1%-1.5%。半年下来,骨骼和肌肉的损失已经相当严重了。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航天员回来时显得虚弱,需要被抬着走。

再看看美国的宇航员,人家在太空中才待了5天,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除了骨骼问题,还有平衡系统的影响。

在太空失重环境下,人体的前庭系统—也就是控制平衡的那部分也会失去功能。

长期任务的航天员,回来时还得重新适应地球的重力环境,所以刚一落地,他们会觉得头晕眼花,天旋地转。

而美国宇航员的任务时间短,这种影响几乎没有。

看到他们从飞船出来时“活蹦乱跳”,其实是情理之中的事。

技术差异并不关键!

尽管表面上的差异容易引人联想,我们可不能轻易断言这就是技术水平的高低之分。

美国的航天科技固然是领跑者,但我国的航天实力也绝非等闲之辈,尤其在航天员安全保障方面,我国始终坚守首位原则。

每一次航天规划,我国都是慎之又慎,面面俱到,确保任务设计周全细腻。

航天英雄们重返地球怀抱之前,必经严格的身体健康筛查及评估,为的就是万无一失,守护他们的返程安全。

我也没有说美国不重视安全的意思,而是两国的任务重点不同。

美国这次的任务更多是聚焦于商业航天飞行的试水,执行短期任务,其核心议题在于验证及推广太空旅行的商业前景。

反观我国的神舟系列任务,则是立足长远,致力于太空长期居住的研究,旨在为将来的深远太空探索铺路架桥。

不同的任务导向自然催生出相匹配的安全策略。

我国航天员返航后需辅助离开座舱,并非技术滞后象征,反而是对航天员身心健康高度负责的体现。

长时失重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不容小觑,刚返回地面的航天员身体仍在逐步适应中,急于行走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此时选择更为稳妥的出舱方式,保障航天员平稳落地,是我们深思熟虑后的理智决策。

回到生理适应这个话题,其实每个航天员在太空任务中,身体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微重力环境下,人体的血液循环、内分泌系统都会发生改变,甚至有研究发现,长时间暴露在太空辐射中,会对基因产生影响。

这些影响,往往在短期内不会表现得很明显,但长时间驻留太空的航天员会面临更多挑战。

长期在太空中,航天员面临的两大健康挑战便是肌肉力量减弱和骨质密度下降,这两个问题尤为棘手。

骨质流失若是缺少锻炼和医疗干预,重返地球后,航天员可能会发现自己的骨骼变得异常脆弱,就像经历过长期太空之旅的某位宇航员所述,感觉骨头仿佛玻璃,稍不留神就会受伤。

美国宇航员返回时表现出较好的体能,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任务期限。美国同行由于执行的任务周期较短,往往能较好地保持身体状态,避免了长时间失重环境对身体的深刻影响。

我国的航天壮举通常涉及更长久的太空停留,这无疑加重了航天员归乡时的身体负荷,也是为何我们常目睹航天英雄们需被小心翼翼搀扶出舱门的情景。

科学研究重点差异太大了

美国这次的“北极星黎明号”带有一股浓厚的商业化探索色彩,核心在于验证飞船和卫星间通信的稳定性,是迈出全球商业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此举对推动商业航天界限的拓宽意义非凡,不过在科学探索层面则显得相对浅尝辄止,而且他的时间也实在太短了。其研究焦点也只能不锁定于飞行技术和通信实验的精进。

反观我国航天活动的布局,特别是在自家的空间站平台上。

航天员们在这里深耕细作,研究议题广泛覆盖生理学、医学到物理学的广阔天地。

他们不仅深入探究长期失重状态对人体骨质、视力及肌肉的微妙影响,还涉足空间医学、环境科学及微重力条件下的物质性质变异等前沿领域。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针对骨密度减少和空间辐射对长期航天员健康的潜在威胁。

我国正持续展开深入研究,这些对于铺垫未来的深空探险之路至关重要,而这显然是短期太空任务所难以触及的深度。

意识形态和科研方向上本来就不一样

不仅仅是在技术和科研上有差距,我国跟美国在航天文化上的考量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整个国家从上到下美元为王。

特别是这些年美国航天界逐步踏上了商业化的快车道,SpaceX 之类的民企异军突起,为商业航天的天空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转变使得美国航天活动更为灵活多样,发射频率激增,太空舞台俨然变成了私营公司竞相逐鹿的新领地。

在此模式引领下,“北极星黎明号” 之类的短期探险应运而生,旨在检验商业航天的实践水帄与经济合理性。

反观我国,航天之路则是步步为营,稳健前行。

在加速空间站组装的同时,我国已将目光投向了月球及火星的深远探索,每一步计划都着眼于长远,精心布局科研体系与技术积淀。

这反映出一种更为沉稳、前瞻的航天文化,走一步看十步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精神宝藏,我们的航天规模与复杂度都在彰显对长期发展的执着追求。

意识形态的差异也注定让我们跟美国在航天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虽然美国正全力以赴重启人类登月宏图,并雄心勃勃地规划了火星探险的时间线,但只要跟商业沾上边,所有的探索任务好像就变了点味道。

现在美国的商业航天势力已经开始崛起,甚至在一定层面上已经可以左右NASA的决定,未来美国的航天事业到底能走多远,还需要交给时间来给我们一个答案。

与此同时,我国航天领域亦在稳健前行,空间站搭建圆满收官,新型载人火箭研制告捷,昔日遥不可及的载人登月与深空探测梦想,如今已近在咫尺。

结语

我们的航天员跟美国航天员状态不一样并不是技术上的差距,而是中美之间航天目的、执行手段的不同而导致的必然差异。

并不是代表美国的商业化航天短视没远见,也没有标榜我国航天有多好。

无论是短期的商业航天测试,还是长期的深空科研驻留,最终的目标都是推动人类更深入地探索宇宙。

宇宙,也一定是全人类的星辰大海。

0 阅读:180

素戈

简介:揭秘社会背后,搞笑故事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