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子孙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写下两句诗,却成传诵千古的名句

乐荷聊社会 2023-09-16 19:56:02

岳飞是历史名将,爱国忠臣,他写的那首《满江红》感动世人,给人无尽力量。

而秦桧是个奸臣,为了一己私利,他不顾民族大局,国家利益,诬陷岳飞,导致岳飞惨死。

后世的人们,崇尚岳飞,发扬他的爱国精神,而秦桧被钉在耻辱柱上,人人唾弃喊打。

抑恶扬善是中国人的基本道德追求,为了让人们记住这段历史,在岳飞的墓前,人们修筑了秦桧的下跪雕像,据说,只要人们经过,都会朝它吐口水,以示厌恶和鄙视。

虽然令人厌恶,但是秦桧留下了子女,随后的很长时间,他的子女灰头土脸,不敢露面。

时间到了康熙年间,南京有户姓秦人家,他的二儿子名叫秦大士,据说他从小就聪慧异常,可以做到过目不忘。不到六岁,就会诗词歌赋,而且对音律颇有研究,邻居都称他为神童。

后来,人们经过家族追溯,发现这户人家是秦桧的后代,他们在宋元时期,隐姓埋名,一直生活在民间。

明朝末年,这户人家的祖辈来到南京避祸,到了清康熙时期,秦家直接称自己就是秦桧的后代,完全没有了回避的意思。

如果按照秦桧的家谱算,秦大士应该是秦桧的第17代孙。

众所周知,岳飞精忠报国,立志杀退金兵,而在风波亭却被秦桧陷害致死,对于秦桧的家人,人们都无比痛恨。

但秦大士一家并没有因为是秦桧的家人而羞愧,虽然周围的人对他们进行嘲笑,甚至言语上进行侮辱,但是对于秦大士来说,丝毫不受其影响。

秦大士长大后,变得更加博学多才,后来他遇到了袁枚,二人在诗词的趣味上意气相投,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艺。时间一久,二人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在袁枚友谊的滋养下,秦大士变得非常自信,对他人的评价和他身世的伤害完全不予理睬。袁枚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他的那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至今被世人传颂。

袁枚喜欢游玩,那时还受到两江总督尹继善的资助,因此经济上很宽裕,也正是借助这点,秦大士才得以安心读书,不用为生计担忧。

25岁时,秦大士凭借文学才华考中状元,这么高的荣誉加身,本来应该高兴,但是他在中了那天,却非常苦恼,因为就连朝廷里也有人对他的身世议论纷纷,认为他是奸臣的后代,不应该在朝里为官。

秦大士年轻时不在乎流言蜚语,但是他知道一旦进入朝廷,就必须正视这些议论,否则自己的仕途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宋朝到清朝,虽然过去了几百年,但是人们对秦桧的后代依然心存芥蒂,大家对奸臣都很痛恨。后来还是朋友举荐,秦大士进入了翰林院,正式入朝做官。

每当听到其他官员的议论,他之前的自信就没了,他很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秦桧的后代。

有一天,乾隆皇帝有事召见了翰林院的众人,秦大士也在其中。

当议事结束后,乾隆让秦大士单独留下,问他与秦桧是什么关系,秦大士当然知道在皇帝面前不能乱说话,如果说是,可能会立刻被革职。如果说不是,可能会落下欺君的罪名,在当时欺君是要杀头的。

想了一会,秦大士用一句诗对付了过去,这句诗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一听,也就没再追究下去。

不过,此事之后,秦大士开始翻资料,查询自己的身世。一个月后,他竟然真的从藏书阁中找到了一些资料。

从这些家谱中,他发现自己不是秦桧的直系后人,而是秦桧的哥哥秦梓的后人。

经查,秦梓在宋朝时,是一位清官,他一直反对秦桧的作为,岳飞死后,他为哥哥的所作所为感到万分羞耻,于是就辞官回了老家。

虽然他一生清廉正直,但是由于是秦桧的弟弟,他一直背负着世人的误解和骂名。

弄清楚这些后,秦大士不再有任何心理包袱,当有人问他的身世时,他就把实际情况给他们讲述。至此,周围对他的误解和传言逐渐消失了。官职稳定后,秦大士就去找袁枚叙旧,并把自己的真实身世给袁枚说了。

袁枚听后,态度非常包容,他觉得时间过了那么久,那些传言都是世俗之见,不用太在意。此后,秦大士对袁枚更加信任和感激。

乾隆二十五年,袁枚在游览一处山水时,在一个石壁上发现了一首诗“渔火只疑星倒出,钟声欲共水争流”,他感觉这风格很熟悉,一看落款是秦大士,他就笑了,果真是自己的好友。

后来,袁枚邀请秦大士游玩秦淮,兴致来了,袁枚当场作诗一首,而秦大士也不甘示弱:“伤心慢莫悲前事,淮水而今尚姓秦”他出口就吟出一句。

袁枚当场叫好,可他心里知道,秦大士对自己的身世还是未能彻底释怀。两人分手后,袁枚郑重地拍了拍秦大士的肩膀,叮嘱他清白做事,廉洁奉公,不可做对不起国家和人民的事。

秦大士听后,会心地点头,他知道袁枚是害怕他步秦桧的后尘,在朝廷的勾心斗角中迷失自我。

几年后,秦大士当上了翰林院主管,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嘉奖。

秦大士为官清廉,不沾染恶习,不与那些贪腐之人同流合污。事实证明,人们对他的身世有所误解,虽然他与秦桧有着亲缘关系,但是每个人的所处的时代和经历不同,不能因为他是秦桧的后人,就认定他不能做一个好人和清官。

后来,朝廷给岳飞平反,人们得以看到民族英雄的气概。秦大士受罪人秦桧的牵连,一直生活在侮辱和骂名中,当他来到岳飞的墓前,他内心里五味杂陈,于是他仰天长叹,发出了造化弄人的感慨。

离开前,他留下一句诗“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句诗,后来也被世人一直传颂。

晚年时,秦大士托病归家,在南京的一处郊外安度余生。六十二岁时,秦大士因病离世。乾隆知道后,下旨给他续上了秦氏家谱。

秦桧一个人害得无数后人跟着遭殃,让他们活在奸臣后代的骂名中,如果他看到这一切,不知道又该作何感想。一个人作恶就罢了,还殃及整个秦氏家族,这或许是秦桧三世累积的因果报应。

0 阅读:122

乐荷聊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