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叔两代,兵戎相见
古往今来,历代王朝更迭,或平或乱。令人震惊的玄武门之变亦或是九子夺嫡,无疑上演了皇宫贵族里的硝烟四起,名权相争。
朱元璋,幼时父母双亡,早年曾在皇觉寺中当和尚,后来偶然间下山,参加了元末的农民起义。之后,靠着刘伯温与自己过人的胆识一举拿下了天下。然而,坐上皇位的他没有一天不是胆战心惊,于是,便学着秦始皇重新实行了分封制,封自己的王兄为各地的藩王。
此外,另下了一道旨,倘若没有皇帝旨意,任何人不得入宫。
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有朝一日藩王们联合起兵谋反。他这担心不是没有依据,四王子朱棣野心勃勃,对皇位虎视眈眈。为了防止他起疑心,朱元璋死之前,特意召他入宫。当初,朱元璋立皇子时,朱棣没有异议,毕竟,他立的是自己的儿子朱标。
朱元璋
朱标宅心仁厚,原本朱元璋想的是若朱标为帝,那将会呈现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朱标病逝之时,朱元璋这一想法破灭,按照规矩,是该立朱标的儿子为朱玟文为帝。朱棣得到消息后,表面上不同意,不过也没法子。
在他看来,皇位就应该是他的,论辈分也该是他的,偏偏立了他的侄子,这让朱棣非但起了疑心,再加上因朱玟文慌忙之中下的一道假圣旨。朱棣最终借其他藩王之力,篡夺了皇位。
朱元璋死前,召他回宫,一来是为了给他一个交代,让他好好辅佐新皇帝。二来借此次回宫,特意给他一个教训。不曾想,他来南京等待之时,朱玟文慌了,误以为朱元璋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叔叔,不免心生恐惧,觉得皇位不保。
于是,当下便下了另一道旨,让朱棣又重新回番地。
朱标
回去倒不打紧,关键在于朱棣回去以后,得知外面传来的谣言,说是朱元璋死前召他回宫,结果却被朱玟文拦下了。这简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朱棣立马起兵,联合众藩王,闯入皇宫,拿下王位。
朱元璋死之前,躺在床上,问周边大臣们,“燕王可否来?”大臣无一人敢回答。倘若,他们不是忌惮新皇帝的权威,有一人敢出来,恐也不是落得如今这般下场。怎么说,朱玟文这种做法,应了那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侄叔两代,兵戎相见。
结果,不但不随了朱玟文的心,反而以失败告终。这就从侧面体现了,朱玟文是不适合做皇帝的,多疑且心胸狭隘。但也不能妄断朱棣就可以做皇帝。只是说相对而言,两者都无帝王之象。
反观历朝历代的皇帝,但凡能做皇帝的人,疑心肯定是有,但不会像朱玟文这般莽撞。好不容易得来的皇帝之位,却因一旨不是圣旨的圣旨,落入有心人手里。
朱棣
或人或政,巩固皇权
朱元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介草民,终成帝王。靠的不仅是他日积月累的经验,还有他早年当皇帝时的疑心与刘伯温的辅佐。
洪武元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其后,大封诸侯,削减藩王兵权。他善用政策来巩固王权。
洪武九年,下令废除中书省,设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案察使司,分别掌管行政、司法和军事。三司享有平等权力,接着又设都察院,下设一十三位监察御史,负责检举各级官吏,同时罢黜丞相。所有事情均由他一人负责,皇帝政权空前得到加强。
他疑,但会利用政权来让自己的地位得到保护。就如他自己所说:“圣君眼里,武将文臣都是马,不同之处,一为悍马,一为轻骑,而君王是驭者,驾策随心,统驭天下。”可见在他眼里,政权与人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朱元璋
同样,汉高祖刘邦也是一位疑心极重的皇帝。晚年时,因疑心深重,杀害了很多跟随他打天下的异姓王。韩信、彭越等都先后被他杀害,且连早年对他很好的萧何也都免不了被他怀疑,但他却唯独没有杀掉张良。
一方面,张良虽有过人之才,却不贪图权力,刘邦自认为在谋略上比不上他。一方面,张良帮助刘邦,是为了推翻秦王朝,政治方向不统一。且当初刘邦建国时,将不喜欢的人都杀了时,张良也曾提出建议,说要对那些功臣,进行挨奖罚。刘邦听了,便加以论功奖赏。
所以,无形之中就化解了一场危机。于公于私,刘邦最后都没有杀掉张良。刘邦与朱元璋,虽有疑心,但后来要么用政要么用人,皇权最终都得以巩固,且得到了诸多大臣与百姓的认同。而不是像朱玟文一样,失了皇位。
刘邦
小结
当然,历史上有些事情,不可做到真正地去站到他们面前去看、去论,但可加以资料、名人名言亦是古书名籍,去找出,去借鉴,去了解。
朱棣正是这样一位值得被了解的人。夺取皇位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发展经济,开拓疆域,创造了永乐盛世。
很多时候,处于当下当时之境,免不了看不清时局,酿下大错,待后来反省之时,产生了诸多悔恨,正如朱玟文一般,性情纯良,但当真正处于皇帝之位时,他第一想要保护自己的皇位,而不是站在大局上去总结自己的叔叔身上有哪些过人之处亦或是缺点。
朱棣
就如老子所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无论什么,都有两面,物或者人。不能只凭借一时之象,妄自评判。
最后那个图是朱高炽吧
麻烦把名字先搞清楚了再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