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年惊天血案,越接近真相越瘆人

咩咩爱历史 2023-12-13 11:29:43

01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初三的凌晨,整个长安城还在睡梦之中。

宰相武元衡却要早早起床,收拾收拾仪容,去上朝。

他已经很久没睡过囫囵觉了。

这段时间,朝廷正在对淮西叛藩吴元济用兵。

【元和十年(814年)年闰六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其子吴元济匿不发丧,伪造少阳表,要求朝廷任命其为留后。朝廷不许。于是吴元济举兵叛乱,逼朝廷就范。】

武元衡做为坚定的主战派,每天要汇总前线军报、筹集军需粮草......

宰相武元衡像往常一样,上马,出靖安坊东门,沿朱雀街,向北行去......

可还没走几步,不远处突然窜出一个人影,对着身后大喊一声:“灭烛!”

武元衡一惊,困意全无,忙让随从上前查看。

随从挑灯前去,话还没问出口,只听从路边的树丛中,“嗖”的一声......

一支利箭正中随从的肩膀,随从惨叫,仆倒在地。

不等武元衡反应,几条人影瞬间从树上跳下,抡起大锤就是一顿猛砸......

随从们被吓破了胆,一哄而散......

等巡街兵赶到时,武元衡早就凉透了,脑袋都没了。

02

与此同时,御史中丞裴度,在通化坊,也遭到了刺杀!

裴度的运气好——

一刀砍在鞋上;

一刀砍在背上;

但都没有伤及要害。

又一刀砍在头上。

幸亏裴度当天戴的毡帽够厚,抵住了这致命一击,一头栽倒进了路边的水沟里......

刺客欲补刀,随从王义不顾生死,死死抱住刺客,大喊......

动静闹大了......

刺客认为裴度已死,便砍断王义的一只手,挣脱后,一声唿哨,逃离了凶案现场。

裴度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五》载:

又入通化坊击裴度,伤其首,附沟中,度氈帽厚,得不死。傔人王义自后抱贼大呼,贼断义臂而去。

03

两名高官,一天遇刺,凶手逍遥法外!

这还了得?

朝廷还要不要脸了?

唐宪宗立刻下诏:关闭各处城门,全城大搜捕。

那几天,大臣们上朝时经常迟到,或者干脆泡病号,以各种理由旷工。

谁都不想成为下一个倒霉鬼。

整个长安被惨淡的阴云笼罩着......

一段时间后,京兆尹府递上了预备结案文书。

但都是些童谣和传说。

比如,说,武元衡被刺之前,长安大街小巷就已流传:

“打麦麦打三三三”

“舞了也”

时人解读:

“打麦”,暗示在收麦子的时候要出大事;

“麦打”,暗示暗中突击,实施行动十分迅速;

“三三三”,暗示事件发生时间是六月三号;

“舞了也”,其实是“武了也”,暗示武元衡当天会死球。

钦天监这时也插了一脚。

上报天象,称:

今年太白星(金星)活动频繁,流年不利......

总而言之,武元衡被杀,是上天早就计划好的。

04

其实,是谁杀了武元衡,唐宪宗心里明镜儿。

武元衡一向主张削藩,是个铁血主战派。

那些心怀异心的节度使早对武元衡,恨得牙根儿痒痒。

淮西的吴元济嫌疑最大。

其实,京兆尹府、钦天监的那些人,对这些也是清楚的。

他们之所以糊弄皇帝,是因为这伙刺客,当天杀完人之后,又去金吾卫、京兆尹府及万年县衙门里(出事的靖安坊属万年县管辖)各送了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八个杀气腾腾的大字:

“毋急捕我,我先杀汝!”

贼遗纸于金吾及府、县,曰:“毋急捕我,我先杀汝。”故捕贼者不敢甚急。

05

追捕工作仍在继续。

为了尽快查出真凶,唐宪宗玩了一把老掉牙的套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很快,案子便有了眉目。

知情人透露:

长安的成德军进奏院中(类似于成德节度使驻京办事处),有不少来自恒州的军人。

为首的,叫张晏。

武元衡遇害的前几天,张晏曾替他的主子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带礼物拜访过武元衡,请武元衡在皇上面前给他们这些驻外节度使说说好话,不要赶尽杀绝。但被武元衡赶出了府门。

行刺动机、地点、人物全对得上。

虽然没人看见张晏就是真凶,但从逻辑上,没人比他更有杀武元衡的理由了。

金吾卫立即冲进成德进奏院内,抓了张晏等八人。

唐宪宗立刻派人严刑审问。

审问的结果令人满意:张晏在牢中承认,就是自己杀了武元衡。

06

案子终于破了!

唐宪宗举行大朝会,当着百官,将王承宗一顿痛骂。

中书侍郎张弘靖,认为案子结得过快,还有一些证据链没完整,请求暂缓治罪。

宪宗不听,几天后,将张晏等人砍了。

“成德军进奏院有恒州卒张晏等数人,行止无状,众多疑之。庚戌,神策将军王士则等告王承宗遣晏等杀元衡。吏捕得晏等八人,命京兆尹裴武、监察御史陈中师鞫之。癸亥,诏以王承宗前后三表出示百僚,议其罪。陈中师按张晏等,具服杀武元衡。张弘靖疑其不实,屡言于上,上不听。戊辰,斩晏等五人,杀其党十四人。”

实际上,宪宗还真是错怪王承宗了。

王承宗虽然也是个飞扬跋扈的军阀,但他确实不是指使杀害武元衡的真凶。

07

张晏等人被处死一个多月后,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案件的突破口,不在长安,在东都洛阳。

一天,洛阳的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的留后院(驻京叫进奏院,驻外叫留后院),忽然来了很多人。

这引起了东都留守吕元膺的密切注意:

1、李师道是吴元济的铁杆盟友;

2、淮西的战事已经打了快一年,平叛大军没什么进展。吴元济还隐隐有越过官军包围圈,攻打洛阳的迹象;

3、这时候会不会有奸细混进洛阳捣乱?

所以例行派人盯梢监控。

却不料,还真摸到了一条大鱼!

手下报告:留后院的人经常去城内的佛光寺礼佛。

这就很奇怪了!

平日打打杀杀的大头兵,怎么还信教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再一查,吕元膺汗毛倒竖:

佛光寺,是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出资修建。

其作用,是隐藏一亡命之徒。

这个亡命之徒,就是佛光寺的住持——圆净。

圆净慈眉善目,80多岁了。

其实他早年是超级乱臣贼子史思明手下的一员悍将!

他的阴谋是:等朝廷大军全部出动去剿灭吴元济,洛阳空虚之时,趁机举火起事,占领洛阳!

08

吕元膺行动迅速,将佛光寺重重包围,抓获圆净。

同时还抓到李师道的心腹2名:訾嘉珍和门察。

两人供认不讳,正是他俩策划杀死了武元衡。

唐宪宗当初决意对淮西用兵,李师道的谋士出主意:

“朝廷里的主战派,无非就是武元衡跟裴度两人,只要干掉他俩,吴元济的围自然就解了。”

李师道也深怕唐宪宗解决了吴元济,就会把屠刀伸到自己脖子上......

至此,震惊朝野的刺杀案真相大白。

PS:

这里边有个小插曲:

裴度因武元衡之死升官,接任了武元衡的位置。

1、裴度的工作能力是有的;

2、裴度也是支持削藩的,是武元衡的拥趸,被刺杀也是因为这个。唐宪宗任用裴度,也是向朝廷内外发出明确的信号:任何企图干扰朝廷大政,逼朝廷退步的行动,都是痴心妄想!

也有人因武元衡之死,被贬。

谁呢?

白居易。

他不是为藩镇说好话。

恰恰相反,他是要求朝廷严惩凶手的最活跃的几人之一。

(武元衡和白居易,既是朋友,又是“情敌”,都爱慕才女薛涛。)

那为何?

原因说起来挺搞笑的——他的奏疏早于言官一步,放在了宪宗的龙案上。

白居易当时是太子左赞善,属于东宫系统的官员。

唐代规定,在言官上疏言事之前,别的系统不能就事件发表意见。

不然就属于越职。

白居易的政敌们如获至宝,甚至翻出白居易早年旧作,攻击白居易忤逆不孝——白居易的老娘是赏花时踩空,落井溺死的。而白居易的《新井篇》(内容已不可考)(这时候白居易的老妈还活得好好的),竟然赞美落花和井!

这种人还能当官吗?!

最终,白居易被一脚踢出了长安......再被一贬再贬为江州司马。

这才有了千古名篇《琵琶行》。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

87 阅读:76142
评论列表
  • 2023-12-13 18:27

    …公元798年(貞元十四年)唐德宗和王皇后的爱女长公主唐安公主的女儿韦氏適时任太子(李诵)右庶子“雪夜破蔡州”的李愬(sù)(外孙女婿)。… 《平蔡州三首》… 刘禹锡〔唐代〕… “蔡州城中众心死,妖星夜落照壕水。汉家飞将下天来, 马箠一挥门洞开。贼徒崩腾望旗拜,有若群蛰惊春雷。 狂童面缚登槛车,太白夭矫垂捷书。相公从容来镇抚,常侍郊迎负文弩。”…… “四人归业闾里间,小儿跳浪健儿舞。 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路傍老人忆旧事, 相与感激皆涕零。老人收泣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 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 “九衢车马浑浑流,使臣来献淮西囚。四夷闻风失匕箸, 天子受贺登高楼。妖童擢发不足数,血污城西一抔土。 南峰无火楚泽间,夜行不锁穆陵关。策勋礼毕天下泰, 猛士按剑看恒山。”

  • 2023-12-14 23:20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 2023-12-14 23:12

    削番不是这个操作。 第一要把大番变小番,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强大

  • 2023-12-13 14:13

    说一下孟津大火吧。丁原到底是不是如公孙瓒所说,投靠了袁绍。

  • 2023-12-13 13:40

    白居易的《卖炭翁》影响太坏了!

  • 2023-12-16 10:06

    那一次削藩不是血流成河?鹿死谁手还得看快准狠......不削藩的后果就是多王争霸逐鹿群雄,草根死也......呵呵

  • 2023-12-29 05:45

    吴元济,大名鼎鼎的“雪夜下蔡州”的背景板

  • 2023-12-13 21:45

    历朝历代不管前期疆域多大,中后期 就仅限于 两京十三省。中原和江南。。这才是基本盘

  • 2023-12-15 12:26

    元芳你怎么看?

  • 2023-12-15 05:30

    知道这段历史了。[点赞]

  • 2024-02-05 06:38

    历史就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也是阴谋诡计勾心斗角。

  • 2023-12-13 11:39

    古代童谣多与社会现象相关,现在少见此种现象,是好还是坏?

  • 2023-12-13 18:53

    此事关系重大,必须慎重处理。请详细说明案件的背景和相关情报,以便我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 2024-03-16 16:35

    张汶祥刺马

咩咩爱历史

简介:洞察世界,体察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