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了,你会叫他/她打回去吗?
同事妮妮家女儿3岁,生性胆小,被打后,只知道哭,不知道还手。
有次带女儿去公园玩滑滑梯,一个跟她差不多大的孩子站在滑滑梯口不走,她女儿让那个孩子走,那个孩子不走;她女儿就绕过那个孩子走,刚走到他身边,那孩子就用手掐她女儿的脸。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妮妮赶忙把男孩的手弄开,并对他说:不能掐人,你把妹妹都掐痛了!
妮妮家女儿很委屈的大哭了起来,并嚷嚷着让她抱、回家。妮妮蹲下身对她说:下次有人捏你、掐你、打你,你要还手,爸爸妈妈就在你身后,不要害怕。
妮妮说,这样鼓励女儿还手的话,她说了很多次了,可孩子就是胆小,就算有人欺负她,她也不敢反击,好怕她上学以后被人欺负,不知道自我保护,询问我到底该怎么办?
01、孩子被打后,打回去并非最优选择
孩子被打后,教孩子打回去,是我们这一代父母普遍认可的教养方式,曾有博主在网上发起过类似投票,支持“打回去”的家长呈现了压倒性的优势。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支持“打回去”的家长,大多是这样想的:
“不打回去,只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好欺负,让孩子越来越懦弱”;
“我家娃凭什么被打受委屈,打回去才公平”;
“胆小懦弱没出息,打回去后就没人敢打你了......”
文文爸不能说这类家长的想法错误,但并非每一个孩子都有“打回去”的勇气跟能力。
就比如妮妮家女儿,才3岁,对打与被打、肢体冲突都没有充分的认识,别人掐她的脸,她感到了害怕与疼痛。这时妈妈让她打回去,她可能只会更害怕。
其实,被打后,不敢打回去的孩子比比皆是,有些孩子天性温柔和善,就算父母多次叫他们打回去,多半也学不会。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上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针对儿童做过一项“攻击与反击”的实验,共记录了2000多次幼儿间打人、抢玩具类的攻击事件。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不同的孩子在面对被打后,出现了不同的反应:
•80%的孩子被打后,不会还手,只会哭或仍任由打人者抢玩具。
导致的结果是,下次被打后,这类孩子依旧会选择妥协,不知道还手。
•10%的孩子会选择还手,若还手成功,下次被打后,依旧会还手,被打的次数会减少;
若还手不成功,则会遭到更为频繁的打击报复,被打的次数会增加;
•10%的孩子求助外力,比如告诉老师、父母,在外力的介入下,打人者会停止攻击。
看完这个实验,肯定有家长会说:你看吧,不还手就会继续被打。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但家长们别忘了,在实验中,被打后选择还手且失败的孩子,最终被打的次数更为频繁了。
所以说,单纯地教孩子打回去,并非最优选择。
试想一下,一个2岁的孩子被一个4岁的孩子打了,你让她打回去,能赢吗?如果孩子没有能力打回去,反击就是无意义的,只会增加被打的次数。
此外,让孩子打回去还有个弊端,孩子可能从此学会了用拳头解决问题,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文文爸有个同学,读书时就因为打架差点成了小混混。据他讲,之所以这样就是爸爸小时候让他“打回去”。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多伦多小学曾对199名经常被欺负的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那些选择打回去的孩子,比其他孩子,会面临更频繁的攻击。
因此,单纯盲目地叫孩子“打回去”太粗暴了,下场可能会更惨,聪明的家长第一目标是: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02、教会孩子自我保护,比打回去更有用
《女心理师》中的莫宇,因为童年被欺凌,患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当心理师问他:如果能回到童年被同学打的时候,你最想对那时的自己说什么?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莫宇的回答让很多人意外,他说:你不需要打过他们,你只需要保护好自己。
所以说,孩子被打了,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自我保护,如何正确应对冲突,而不是盲目地打回去。
据《看见校园霸凌》调查显示:50%以上的孩子,都在学校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校园霸凌。学校就如同一个小型社会,欺负者与被欺负者比比皆是。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近年来,随着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问题,俨然已变成了社会问题:
•甘肃宁县一年级马同学、赵同学对同伴女同学进行推搡殴打,女同学倒地后,他们将其裤子脱掉,用教室的扫把随意乱戳其下体,导致血流不止。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河南一名7岁女孩,眼睛里被男同学强行塞入纸片,引发了全网关注。
如果不想让孩子被当“软柿子”,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教会孩子应对冲突的办法及自我保护的能力。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与内容无关,侵权必删!
文章那么长竟然说了个寂寞。佩服佩服,
写这篇就是为了被骂的吧,
我踏马晕死了,长篇大论说了个毛线
你也是个人才
你孩子被打的时候,你不要这么说话就行了[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