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熔炉,光辉旗帜:参观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纪念馆

关中拍客 2024-07-05 16:02:52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为“抗大”,乃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培养军政干部的最高学府。2004年9月30日,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旧址位于延安城内二道街,前身是1933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6年6月,恢复开学后,更名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设在瓦窑堡,后迁至保安。1936年12月18日,由保安移驻延安,校部就设立于此。

2024年6月21日中午,我来到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走进根据老照片复原的大门,迎面是青砖灰瓦的仿古建筑,融入窑洞、殿堂、四合院等陕北传统文化元素。这里曾经是延安县府学衙门,背靠凤凰山,面朝延河水,坐西朝东,庄严肃穆。

在殿堂式的大厅中央,抗大的校旗映入眼帘。左上方是呈弧形的抗大校风“团结、紧张、活泼、严肃”八个字,黄色五角星中间叠压着八路军战士背枪骑马奔驰的剪影,中部偏右侧是用仿宋体书写的“抗大”两个白色大字。

这里的历史陈列以“革命熔炉 光辉旗帜”为主题,分为“救亡图存 建立抗大”“政治铸魂 服务抗战”“抗大旗帜 插遍敌后”“抗大精神 光照千秋”四个篇章,通过400多张照片和600多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全方位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抗大创立发展的过程。

从1936年6月至1945年9月,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之中,抗大立足中国国情和革命实际,坚持教育为抗战服务的办学宗旨,培养了十余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和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人才基础。

1.救亡图存 建立抗大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瓦窑堡建立(简称“红大”)。1937年1月13日,红大随中共中央移驻到延安城,并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大批爱国青年奔赴延安,肩负起救亡图存的光荣使命,走进抗大,接受培训。这里展示了抗日军政大学的招生广告,标注了宗旨、资格、年龄、考试科目、录取人数、待遇、校址、等信息,校长林彪,副校长刘伯承。

1937年10月,抗大校舍紧张,第三期学员自己动手挖窑洞。经过半个月,打窑洞175孔,还修建长达3000米的公路。毛泽东赞扬:“这是伟大的事业,挖开知识分子同工农隔开的一堵墙。”

1939年6月1日,抗大举行三周年纪念活动,毛泽东讲道:“抗大办了三年,我们的抗战快两年了!抗大是抗日的,抗大的目的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彻底解放中华民族。抗大三年来创造了许多的坚强的抗日干部,到前线去,到敌人后方去,打击敌人,消灭敌人……”

1940年10月20日,趁八路军主力在前线作战之际,日军纠集数千人突袭抗大总校和八路军总部后方机关。在万分危急时刻,抗大总校组织战斗力量,在洪岭一带阻击进犯之敌。10月22日,经过十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以伤亡20多人的代价歼敌近60人,胜利完成阻击任务,天黑之前撤离洪岭。

1941年6月1日,在邢台浆水镇举办抗大五周年纪念大会。1942年5月,日军进行“大扫荡”的时候,为了保存和培养干部准备反攻,抗大总校于1943年3月返回陕北绥德。1945年8月,第八期学员毕业。同年10月,总校前往东北,抗大完成光荣的历史使命。

2.政治铸魂 服务抗战

1938年4月和1939年5月,毛泽东提出“教育为抗战服务”的办学宗旨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

第一次回答了无产阶级政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军队中应该创建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创建学校的重大课题。同时,阐述了军事院校办学治校的方向性、原则性、根本性问题,为抗日战争时期军事院校建设和军政人才培养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3.抗大旗帜 插遍敌后

抗日战争期间,随着形势迅猛发展,各个根据地急需大量干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成立抗大分校,相继在陕北、华北、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十四所分校、五所陆军中学、一所附设中学。

从1938年12月至1945年3月,在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抗大总校和八路军先后建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第七、翼热察、太岳等分校。1940年3月至1945年5月,在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大总校和新四军先后成立第四、第五、第八、第九、第十、皖江第十分校、华中总分校等。

4.抗大精神 光照千秋

抗日战争胜利后,抗大又肩负起建立新中国的光荣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肩负起弘扬抗大精神的使命。

抗大英烈,忠魂永存。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抗大精神,乃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时代里,全军各院校继承抗大精神,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