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起,女博士有了“第三类人”的蔑称。
似乎有社会偏见认为女性不配高学历,读博的女性不是性格孤僻怪异只能与书为伴,就是情商低下走入社会也只能被社会抛弃,难以生存。加上到了博士阶段年龄普遍在30岁左右,逐渐步入中年,更有单身女博士被嘲笑为“灭绝师太”,不近人情。
然而,高知女性业已成为各行各业行中流砥柱,一些出类拔萃的女博士更是掀起舆论风潮,甚至令人羡慕。
早在2019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就引进了“90后”北大女博士李琳,任该校基础医学院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据悉,李琳教授1991年生,时年28岁。
李琳教授
据媒体报道,李琳是南方医科大学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学校认定其为“优秀学术骨干”类别,定位为“在国内外本学科领域获得较优秀水平的学术成果,科研活动高度活跃,学术上具有很好的创新突破潜力,未来能带领某学科领域或学术方向取得国内领先地位和形成一定的国际影响,具有成为学科领军人才的潜力的青年学者”。
对此类人才,南方医科大学给出了“70-90万协议年薪(税前)”“180-220万安家费(税前)”“300-400万科研启动和科研条件建设经费”“科研助手、研究生及博士后招生计划”“协助办理配偶工作调动及子女户口随迁”等优厚待遇。
上海交通大学公众号本月25日消息,该校孙舒副教授荣获2023年IEEE车载技术学会早期职业奖(Early Career Award)和2023年尼尔谢菲尔德最佳传播论文奖(Neal Shepherd Memorial Best Propagation Paper Award),这两项国际大奖每年全球各仅有1个名额。
孙舒副教授获奖现场照
学校信息显示,孙舒于2012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博士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2021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长聘教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毫米波通信、通感一体化、智能超表面等。此次获得的尼尔谢菲尔德最佳传播论文奖的获奖论文,是孙舒在读博期间发表的,成绩卓然。
今夏招生季,西北工业大学28岁女博导,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副教授邵典发布了《不正经招生指南》,引发学术圈甚至社会热议。邵典的招生文案异常活泼,谈起自身优势“正直善良,长相可爱,有啥说啥,能抛梗接梗,想法多,不怕没有(科研)方向做”,更希望报考学生“扎实搞科研,玻璃心慎入,动手能力强,(本人)不会上手帮学生debug”。
邵典副教授
根据西北工业大学官网内容,邵典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导是深度学习与计算机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林达华教授,2023年1月入职西工大,曾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除了这些引起“全网轰动”的女博士外,还有更多才华出众者在教学科研等领域发光发热。
读博难 女性读博更难
求学不易,要拿下博士学位绝非易事,熬更守夜读paper做实验更是家常便饭。
某论坛贴截图
某知名论坛有网友发帖了解工科博士生读博期间通常几点睡觉。结果显示,参与投票的500余名女博士中,11点以后睡觉的占了绝大多数,午夜12点到凌晨2点间就寝的更超过200人。
从留言内容来看,博士熬夜更多是泡在实验室喂白鼠、趴在电脑前打代码、窝在台灯下刷论文、躲在通宵自习室疯狂赶due,甚至有网友留言质疑“为啥不问博士生一周有几天是没有通宵的?”。网络投票结果或许并不严谨,但也反映出高学历之路走来不易。
此外,研究生培养“严进严出”的原则早已动了真格,近年来不少高校都有“清退博士”的举措。
2021年1月1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布决定,清退了404名研究生,其中包括6名博士生,原因是“超过最长学习年限”。
今年7月10日,上海体育大学发布《关于2023年上海体育大学研究生学业预警的通知》,对即将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研究生进行学业预警。同时,学校连发《关于26名硕士研究生拟做退学处理的公示》《关于25名博士研究生拟作退学处理的公示》两条告示,对已超最长学习年限的26名硕士研究生和25名博士研究生,拟作退学处理。
※家庭与生育,女博士的“难”
毕业压力之外,如何平衡生活与学业或许是对女博士更大的挑战。
学历越高,求学时间更长,事业起步更晚,博士群体组建家庭的时间大概率也会较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事业与家庭的平衡和选择对于所有人都是挑战。但对于女性,结婚生子对学业事业的冲击比男性大得多。对于在读女博士,如果从本科阶段就立志读博,中途没有进入社会经历“毒打”,一路考研考博顺利录取,通常会在26、7岁开始读博,等到博士毕业也在30岁之后了。高强度的科研压力不会给予女博士太多机会,在读博期间就能家庭事业双丰收。
社会进步,传统陈旧观念也在转变,但社会偏见始终存在,单身博士毕业生难免被打上“大龄青年”的标签,加上女性生育有黄金年龄是无法更改的客观事实。
女性读博实属不易。
考核迎面而来
等到终于修完课程发了核心期刊论文拿下博士学位后,进入高校任教并继续从事科研事业不少博士生为自己规划的职业之路。
但进校不易,留下更难。
目前,“预聘-长聘制”“非升即走”逐渐成为中国众多高校的用人制度。大体来看即讲师/助教阶段非升即走,通过聘期考核转正后获得长聘合同。不过各校对该制度的具体要求不同,例如预聘期从3年至6年不等,不能晋升到助理教授或副教授就解聘走人;有些学校还规定长聘副教授到长聘教授也有考核次数限制或时间限制,副教授未能晋升也只能走人。
一些高校的考核难度更是难到起飞。某985高校预聘期为三年,转正要求是三篇一区加上主持一个省级项目;某大学青椒表示,他所在的系有十几个“青椒”满足“国青+至少4篇SCI2区论文”的学校要求,但每年最多有2个晋升名额……
当初出校门又入校门的女博士变身女教授后碰上“非升即走”,现实更加残酷。三十出头的年纪,迎面而来的是饭碗与家庭的选择、聘期考核与生儿育女的交相进攻,两全其美谈何容易。
此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20》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高校有183.3万专任教师,女性占51.2%;在女性专任教师中,13.6%为29岁及以下,20.0%为30-34岁,22.6%为35-39岁,18.0%为40-44岁。如果以“35岁前为女性生育黄金年龄段”划分,这些数据意味着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有生育需求的女教师人数高达数十万。
经过了讲师/助教的“非升即走”,如前所述,一些高校在之后的聘期也会有考核要求。难怪有女教师无奈表示,“你只能在某个聘期内生孩子,不是这个聘期就是下个聘期。”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部、教育部等十三个部门于2021年7月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针对女性科技人才肩负家庭和生育压力等现实问题,《若干措施》提出,可以通过设立女性科研回归基金、实行弹性工作制,以及在考核评价、岗位聘用等环节对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适当放宽期限要求、延长评聘考核期限等,切实解决女性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
作为科技人才中的主力,这些措施自然惠及高校女教师群体。不过,北京某高校副教授对此调研发现,多数高校还未响应该文件,只有极个别高校规定考核期内生育可延长考核期等。
对于减免孕哺期女教师的工作量,高校做法不一。有的完全没有,有的视情况减少行政或教学事务,有的会明确规定减少工作量。例如某沿海高校为生育的女教师减少80个教学小时和0.5篇论文的工作量。
任何人都有追求自我理想的权利,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女博士绝非戏谑的“第三类人”可以代表,性别更不是划分人群的标准。随着社会发展,国家政策逐渐落实,相信各大高校制定考核措施会更加科学,打造的求学和工作环境会更加人性化,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小木虫论坛、知乎网站等.
[2]28岁女博士一毕业就当上博导,税前年薪90万、安家费220万.南方日报百家号,2019-09-23.
[3]28岁女博士火了!招生指南自称“长相比较可爱”,本人回应.光明网,2023-05-14
[4]女博士的两难困境.学界微信公众号,2023-08-17
不安心科研,搞啥宣传,看来也是水货
高吗?[得瑟]不够戏子拍一辑电视剧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