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们在国防安全、科技探索、医学突破、农业发展、保家卫国等诸多领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作出了卓越且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杰出楷模和国家的脊梁。
王振义,1924 年 11 月 30 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兴化。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
1. 早年经历与学业:
- 1924 年,王振义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一个富裕家庭,家里 8 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老三。7 岁时,祖母因伤寒去世,这让他萌发了从医的念头。
- 1936 年毕业于上海法租界创办的萨坡赛小学(现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1937 年至 1942 年在震旦大学附属中学念完中学。1942 年 9 月,因成绩优异免试直升进入震旦大学攻读医学专业。
在校期间,曾在上海天主教南教会创办的救济医院实习,工作出色,晋升为值班医师,还被推荐为震旦大学天主教公教青年会会长。1948 年,从震旦大学医学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毕业,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留在广慈医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工作。
2. 工作经历与成就:
- 早期止血研究与贡献:1951 年,王振义在临床中发现不少口腔病患者拔牙等小手术后出血不止,原因不明,普通止血法无效。
于是他广泛收集关于止血机制方面的文献,发现了《出血性疾病》一书,并对其进行翻译,初步跟进国外对止血机制和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程。
1954 年起,他开始从事血栓和止血研究,在中国首先建立血友病 A 与 B 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成为中国成功使用凝血活酶生成实验进行血友病检测的第一人。
- 探索白血病治疗:
- 艰难的起步:上世纪 70 年代,王振义正式与白血病“过招”。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曾是白血病家族中最为凶险的一种,患者往往在抢救几小时后就死亡。
当时做研究的条件很艰苦,物资匮乏,技术有限,但王振义没有放弃。他听说一种氨基酸可能让肿瘤“改邪归正、诱导分化”,便带着学生合成这种氨基酸,但用在病人身上却没效果。
- 面对挫折不放弃:实验失败后,探索走进了“死胡同”,但王振义的团队没有放弃。
后来他们获悉美国用维甲酸类药物诱导分化了肿瘤细胞,国内当时没有相关药物,但有一种全反式的维甲酸被批准用于治疗皮肤病。
王振义带领团队开始用这种药进行体外研究。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发现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将恶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为良性细胞。
- “上海方案”的确立:1986 年,王振义用独创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法救治了首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这是国际上第一次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了很高的缓解率。
1990 年,王振义及其课题组在全反式维甲酸疗效的科学原理进行探索,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提出了治疗 APL 的诱导分化疗法。
在有效缓解治疗 APL 的基础上,他又发现联合应用维甲酸和氧化砷治疗 APL,可使生存率提高,国际血液学界将此方案誉为“上海方案”。
3. 人才培养与奉献:
- 王振义先后担任过内科学基础、病理生理学等教学工作,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人才,先后培养博士 21 人,硕士 34 人,其中包括陈竺、陈赛娟、陈国强三位院士,创造了“一门四院士”的团队奇迹。
- 他多次将获得的奖金捐出,用于科研奖励和扶贫等公益事业。
例如 2020 年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后,他表示希望把奖颁给年轻人,并把百万元奖金全部捐给扶贫基金会。
在与学生和同事的交流中,也能体现王振义的坚持不懈。比如在研究过程中,他不断鼓励团队成员不要轻易放弃,要勇于尝试和探索。
当实验遇到困难时,他会和大家一起讨论、分析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不仅让团队成员学到了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