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新闻,备受市场关注的蔡嵩松等公募基金经理涉刑案已开庭宣判,法院方面确认,该案件审理结束,并已当庭宣判。
判决结果没有公开,有传闻是说交了大额罚金,判3缓3。
蔡嵩松是2017年11月加盟诺安基金的,2019年2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最开始管理的基金是诺安成长混合,这只基金也是他的成名作。
之后,蔡嵩松陆续管理了诺安和鑫混合、诺安创新驱动混合等多只基金,管理规模从2019年初的10亿元级别,一路飙升到2020年底的400亿元,跻身百亿基金经理行列。
蔡嵩松更为知名的是他的"网红"属性,其管理的诺安成长全仓半导体,一度成为半导体基金的代名词,很多基民要买半导体时,就会想到诺安成长。
随着半导体股价的剧烈波动,蔡嵩松在基民中的称呼,也在“蔡哥”和“菜狗”之间来回横跳。
下图是两只基金自2019年初至今的净值走势,如果只看图,我们大概会以为这是跟踪同一只指数的两只指数基金,或者是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两只不同基金。
但实际不是,上图中的红线,正是蔡嵩松的成名作:诺安成长混合(320007.OF),这是一只主动偏股基金,而灰线是半导体ETF(512480.SH),这是一只指数基金,跟踪指数是:半导体指数(H30184.CSI)。
按理来说,作为由基金经理主动管理的主动基金,不应该和一只持仓完全透明的指数基金走势如此相似,不然主动基金凭什么收取高额管理费。
我们已经无法清楚蔡嵩松在管理诺安成长混合时,是有一套自己的投资策略,还是仅仅是粗糙地复制一下半导体指数的成分股。
但是从结果看,从最终的基金净值走势看,蔡嵩松在管理诺安成长混合期间,没有展现出哪怕一丝丝的专业投资能力。
蔡嵩松展示出来的,更多的是做网红、做个人IP的能力,做"科技领域最锋利的茅",让很多基民只要想起投资半导体,就会联想到诺安成长,根据2022年年初诺安基金发布《诺安成长投资者行为洞察报告》,买过诺安成长的投资者累计高达680万人。
从基金公司经营角度讲,蔡嵩松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将一只10亿级别的基金快速做到200亿规模以上,为公司创造了10亿元级别的管理费营收。
但是这背后,直接受伤的是广大基金,间接损害的是整个公募基金行业的声誉。
在挑选主动基金时,我对这种重仓单个行业的主题型基金,一直都是比较谨慎的,相对而言,我更倾向于选择均衡型基金。
市场行情是结构化的、是周期轮动的,单个行业或主题,不可能一直有超越市场的超额收益,阶段性的超涨之后,基本都是均值回归,半导体当然也是如此,所以每轮大涨之后基本都是大跌。
对于管理主动基金的基金经理,基民最期望他拥有两种专业投资能力是:选股与择时,我们希望当基金持仓中的股票超涨之后,基金经理可以调出它,控制回撤风险,并调入新的待涨股票。
这是我们之所以愿意为主动基金付出高额管理费的原因,为基金经理的专业投资能力付费。
如果基金经理一直死压一个行业或主题不动,那怎么体现出他具有这种专业投资能力呢?
如果他没有体现出专业投资能力,那我们为什么要付给他高额管理费?
如果我们自己本身看好某个行业或主题的未来行情,比如半导体,为什么不自己直接买管理费和交易成本都更便宜得多的指数基金?
而且持仓还是公开透明的,不用担心风格漂移的问题。
再换一个角度思考,假如基金经理真的有专业投资能力,能创造出超越市场的投资能力,那么是让他只能从一个行业内选股,还是可以从全行业内选股,更能发挥出他的能力?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呵呵,有不少都有问题。不说和某些公司暗通款曲,这是违法。就他们管理好几个基金,然后几个间左手倒右手的方式,这种灰色的做法,用的人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