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山海经·南山经》中记载了一种异兽叫狌狌,据说狌狌长得像长毛猿,但是却有一对白色的耳朵,行动起来既能匍匐,也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人若是吃了它,就能够奔跑的飞快。
那么狌狌到底是何物呢?
一种说法:狌狌即猩猩。《荀子·非相》:“今夫狌狌形笑,亦二足,而无毛也,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胾。”
荀子说,狌狌长得像人,两脚直立行走,无非是比人多些毛发,但是人们却吃它的肉,用它做汤。再结合《山海经》中所述,长得像人,又能直立行走,还能被人吃,这些要素放在一起,人们大多认为狌狌就是猩猩。
然后也有人反驳这一说法。因为在《山海经》海内经中,又有这样的记载:“有青兽,人面,名曰猩猩”。按照正常的思维来说,我们不可能在同一本书中不可能同时记载两种相同的生物,而且用了两种不同的描述方式,因此,狌狌不可能是猩猩。
其二说法:狌狌即金丝猴。《山海经》中说到,狌狌长了一对白色的耳朵,而金丝猴作为灵长类的的动物,是长有一对白色耳朵的,但是相比于狌狌的体型而言,金丝猴又显得太过娇小了一些,因此,狌狌是金丝猴的可能性也不大。
其三:狌狌即是狒狒。汉王充《论衡·是应》中写道:“狌狌知往,乾鹊知来。”
据说狌狌有知晓过去的本领,它能够在你经过它身旁的时候叫出你的名字。而在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恰恰有这么一种生物与之吻合,那就是传说中的“山魈”,而事实上,山魈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狒狒。依此看来,最符合书中对狌狌描述的动物,其实是狒狒。
最后,还有人认为狌狌即是白颊长臂猿。白颊长臂猿与《山海经》中所描述的狌狌形态极其相似,体型像人,身为猿猴的它既能伏地而走也能如人一般直立而行,而且白颊长臂猿全身只有耳朵是白色的,与书中描述的狌狌十分的相似,此外,白颊长臂猿的生活在热带、亚热带雨林地区,是中国云南和老挝、越南、泰国这几个地方的独有物种,这与《山海经》中描述的狌狌的生活地理位置高度相似,因此,狌狌是白颊长臂猿的说法十分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