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双一流大学有哪些?除7所新增高校,还有清北、复旦和浙大

大树成长营 2022-02-16 09:19:57

2月14日,备受关注的新一轮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名单公布,毕竟5年才有一次,那么,到底哪些高校是大赢家呢?

“大树成长营”认为,除了新增了7所高校外,最大的赢家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接下来是原来是双一流高校,这一次新增了学科的,新增最多的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情况。

首先来看新增的7所高校。此前已有很多报道,“大树成长营”也专文做过分析,这里一笔带过。7所新增高校中,广东有3所,是各省份中新增最多的,凸显经济第一大省的地位,分别是南方科技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还有4所学校来自4个省市,分别是上海科技大学、山西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南京医科大学(江苏)。

上述7所高校,首次加入到“双一流大学”成员中,表明其实力强劲,也会下一步的发展插上了翅膀,无疑是新一轮双一流中最大的赢家。

其次,大赢家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公布的双一流大学名单中,每所学校都对应有1个或若干个专业,而对这两所高校的表述为“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这意味着给这2所高校的自主权相当大,也就是说,只要你认为可以,都可以确定为一流学科。

在第一轮双一流大学评审中,北京大学有41个一流学科,清华大学则有34个一流学科,共计达到75个,而排在前7位的其他5所高校,浙大(18个)、复旦(17个)、上海交大(17个)、南大(15个)、中国人大(14个),共计79个。

当大家还在讨论哪所高校可以赶上清华、北大时,新一轮的双一流名单定了调,如果说其他高校是一流,那清华北大就是超一流,将进一步拉大与其他高校的差距,成为一流中的顶尖。

再次,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也是本轮评审的赢家,2所高校都新增了3个学科。复旦大学新增加了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四个专业(调整了1个专业),一流学科从17个增加到20个,拉大了与同城对手上海交通大学的距离。

浙江大学在第一轮双一流评审中,以18个一流学科位居北大和清华之后,在全国处于第三位,这次新增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土木工程、临床医学3个一流学科,增加到21个,保持了全国第三的地位。

在本轮评审中,山东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新增了2个一流学科。山东大学作为知名高校,此前只有2个一流学科,这次新增了中国语言文学、临床医学,数量达到4个;南航则新增了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在江苏高校中仅次于南大和东南大学,成为“江苏第三高校”。

此外,有多所高校新增了1个一流学科,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业林业科技大学。还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东华大学、西北大学。

从新增一流学科的高校来看,绝大多数是第一批42所一流大学名单中的大学,毕竟,经过第一轮5年的建设周期,传统名校得到了支持力度更大、学科建设进度也更快。

0 阅读:146

大树成长营

简介:关注教育热点,关注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