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1946版的《陪都建设十年计划草案》,最终未能落地。不过,他的存在,也为重庆后续的规划,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重庆解放后即开始着手编制新的城市总体规划,1951-1978年,先后编制近10个方案、草案或倾向性意见但各种因素制约,都未经过市政府批准,处于草案或准草案阶段,遑论落地了。这样一来,重庆城区发展几乎进入自发性的无序建设阶段,一边编规划一边实施城市建设,不断重复的编制、修订及调整工作,朝令夕改,给城市规划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与可变性。这种乱象,直到1983年国务院原则同意重庆城市总体规划方案,重庆规划编制才得以真正告一段落。
一、1953年《重庆市城市建设规划轮廓性的初步意见》1953年,重庆城市建设委员会提出《重庆市城市建设规划轮廓性的初步意见》,内容分为重庆市概况、特点、任务、沿江地区分析、分区计划说明、交通系统规划及配套要点七大部分。提出,重庆市应成为国家意义的工业基地之一,也应成为西南大区意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工厂几乎都在沿江,人口密集的建成区也几乎在沿江,将来的发展也首先是这些地方。重庆市的规划主要就是正确处理重庆市沿江的精华地带。建设应采取腾让插人式,以力求紧凑为原则。同时在总结重庆市基本情况的基础之上,提出重庆市相比其他城市,存在的特点。
优点为河道的便利、排水良好。两江上下游通航区域广大,并有相当的航运能力,在市内也有适当的停泊地点,此为重庆市能够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同时,重庆城区地形高差较大,市区内排水便利。
缺点为两江阻隔,水位涨落大至30米,地势不平。长江与嘉陵江的阻隔,造成两岸三处联系不便。两江消落带30米内(最低水位159.47米以上至海拔192.78米以下地区)洪水泛滥,不能施行永久性的建设工程,枯水季节水陆运输不便。市内地势陡峻地带多,建筑时要进行土地平整,土石方工程增加建筑工程的基本建设投资费用。地层泥岩相间倾向复杂,形成危岩,危及四周安全。
根据沿江地区的地理条件,提出厂区建设顺沿江两岸而建发展方式,以力求城市的紧凑为最高原则。依据重庆市两江交汇的地理特点,将重庆地面划分为三大区,形成中部、南部、西部、北部及北碚五部分:中部,指市中心区,即旧城区;西部,指南路包括杨家坪、大渡口、九龙坡一带;北部,以旧江北县城为中心,经相国寺,猫儿石至黄家溪而达大竹林,下经溉澜溪至唐家沱、郭家沱;南部,分为五路,西路,以李家沱为中心,中路,以南坪为中心,东路,自海棠溪沿长江经弹子石至纳溪沟,另有真武山山脉上下台地和南泉峡谷地带;北碚,包括北泉、缙云山为重庆市民游览胜地。分别对各片区的发展定位及主要规划内容,提出指导意见。重庆组团式格局雏形已现。
同时还提出了增设渡口、新建大桥、沿用《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计划在歇台子建飞机场及5条缆车线路等规划内容。
二、1956年《重庆城市初步规划草案》和《重庆初步规划报告》1953年时,重庆升为中央直辖市,1944年又被撤销,7月1日重庆降为四川省辖市,级别降低,《重庆市城市建设规划轮廓性的初步意见》编制的社会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各种建设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大坪、杨家坪地区出现了十余平方千米的新城镇,市域人口得以增长。
鉴于城市无总体规划,造成各种建设进行困难,为了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把重庆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城市,并保证符合这一基本要求,故编制初步规划和要点报告,拟供上级指示和吸收各方面的意思。1956年,新的规划,重庆市城市建设委员会编制《重庆城市初步规划草案》,市城委党的《重庆初步规划报告》出炉。但初步轮廓规划有三个方案。
三.1958年《重庆地区城市初步规划》1958年国家确定重庆市发展方向是建设一个钢铁、机械制造、交通工具制造、重化工的综合性现代化工业城市,总体规划工作在此前提下进行。同时在“大跃进”的形势之下,为适应大规模建设的需要,编制了《重庆地区城市初步规划》。该规划草案将重庆的发展定位为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化工业城市,规划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围绕着工业.居住、交通运输、给水、排水、供电、副食品生产用地等布局原则,目的是让近期建设有依可循。草案提出分区规划和小区详细规划的必要性,并基于正在日益壮大的大杨地区,提出将大坪、石桥铺、新桥从沙坪坝区划出,与九龙坡区所属杨家坪、九龙坡、大渡口、罗厂坝、茄子溪、中梁山等地组成一个行政区(九龙坡所属南岸部分可划归南岸区)的建议,以便加强对这个地区建设的统一领导。
为将城市的各个部分以及居民的生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工业企业的生产和居民的劳动、生活有合理的条件,规划提出如下布局原则:
1.以西部地区(包括西彭地区)为重点,结合考虑江北、南岸等新工业区,并根据城市的地理特点,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由内到外,紧凑发展”的原则,以节约城市总造价。
2.根据地形起伏的特点,将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取水方便的地点作为建厂的用地。学校、住宅、宿舍等民用建筑上山修建。
3.近期建设的工业,尽是靠近现有城市,便于利用现有的公用事业设施(上下水、道路、电力等)和便于公共福利设施为之服务。
4.对公共水源有污染的工业,应设在长江下游。对空气有污染的工业,应设在居住区的下风方向。除原有的若千工业区外,在杨家坪-石桥铺形成以轻型精密机械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在中梁山形成以煤炭工业和铁路运输等中型机械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在松树桥-冉家坝形成以机械,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在道角形成以机械、化学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在南坪形成以轻型机械、精密仪器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并在北碚、西彭、南桐、鱼嘴沱等地形成三至四个卫星城市。
对市中心的设置,有以下两个方案,一,主张仍设在市中区;二,主张设在大(坪)杨(家坪)地区,此为解放后新建的工业基地及新市区,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区内袁家岗面临长江,景色壮丽,靠近千道,有建立集会游行广场和中心公园的优越条件,可作为市中心所在地。
四.1982年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重庆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与修订的30余年,这个阶段城市各项建设在按照各自的年度建设计划进行。各个不同时期编制的城市规划阶段性方案都是各个不同时期城市各项建设的规划依据。这种状况,给城市规划带来了不稳定性与实施中的可变性,形成在实际建设中给有些布点造成极不合理的状况。
在社会进入正常运转后,1979年,重庆市成立了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领导小组,组织力量进行规划的编制工作,1981年4月基本编制完成并组织评议,1983年6月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重庆市的总体规划。至此,结束了重庆市长期以来存在的边编制规划、边建设的历史,进入了按国家批准的城市规划方案进行建设的新阶段,
编制范围:重庆市行政辖区包括6个近郊区(市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3个远郊区(北碚区、南桐区、双桥区),4个县(长寿县、江北县、巴县、茶江县)。城市母城范围东至真武山麓,西至歌乐山下,北至双碑、寸滩一线,南至苦竹坝(花溪)、人和场一线。
城市性质定位: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是水陆交通枢纽和贸易港口,是轻重工业并举的工业城市"。
城市结构及用地布局:1982年版城市总体规划为重庆母城明确的城市基本结构特征为有机松散、分片集中的“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结构:
一是将城市划分成市中区、大石坝、观音桥、上新街、南坪、大坪、沙坪坝、双碑、新桥、石桥铺、李家沱、杨家坪、中梁山、大渡口等14个“片区”,每个片区既有劳动岗位,又有相应的生活服务设施。在这些片区内,做到就近生产,就近生活,大多数人可用步行方式上班或进行文化活动,尽可能减少乘车人流。
二是每个片区的建设,应尽量集中紧凑,并设置一套比较完整的市政,公共设施,形成能体现城市面貌的片区中心。
三是 14个片区之间,用江河、绿化、荒坡、农地隔开,使郊区绿地楔入城市,改善环境。
四是在观音桥、南坪、沙坪坝,石桥铺建立4个地区级中心,成为城市的4个副中心,以减轻对城市中心市中区的压力。为了分散市中区的某些功能,拟将南坪建成城市的贸易中心,石桥铺建成科技活动中心,观音桥为企事业单位迁建的新城区,沙坪坝为文化区。
五是规划在母城以外建设北碚、长寿、綦江、西彭4个卫星城。
建设两路、鱼洞、万盛、南桐、鱼嘴、郭家沱、茄子溪,打通等8个小城镇和唐家沱,歇马场等20多个规模不同的工业点。形成以母城为核心的星座式城镇群综合体。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还就对外交通、环境保护、园林绿化、文物保护、旅游规划、工程规划、公共服务设施、消防规划及农业蔬菜保护规划等内容作出了详尽的规划。如规划了朝天门重庆客运综合大楼、预留江北县两路口以东沙坪场机场位置等。
实施评价:1982年版城市总体规划对当时的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对于重庆母城的城市基本结构和重大基础设施的预留等,所提出的“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结构特征成为后来几版城市总体规划一直延用的核心思想,也是影响重庆市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指导思想。由于这版总体规划编制于市场经济形成的初期,仍保留了不少计划经济时代的规划特点,对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预计不足,无法完全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后的城市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