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宅基地是农民建房必要的条件,但是近些年来农村建房却越来越难,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农民又该如何维护自己建房的权益呢?
城市居民有钱了以后就想在农村过上山水田园生活,因而网络中的三农生活视频的市场很大,因为很多人都向往农村有房、有院、有山有水有田的生活。然而由于农村宅基地的政策,市民是没有办法获得农房权益的,只能通过租赁的形式,而且有时间的限制。
但是现在不要说市民难以在农村建一栋山水田园别墅,就是农民近年来建房也是越来越难建了。要么就是不审批宅基地,要么就直接不允许建设,甚至有的村民建设了以后直接给拆除并且还要处罚。
宅基地建房越来越难让很多村民有了怨言,同时也很疑惑为何现在建房这么难,甚至一大家子挤在一起住不下了也不审批再建,难道其中有啥猫腻?其实猫腻是有,而且有三个。
第一、县城去库存
我们知道房地产是我国近些年来最为主要拉动经济的方式,各种经济政策工具的刺激让房地产发展如同脱缰的野马一样不断奔腾,以至于不仅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层层拉升,就是是十八线的小县城的房价都冲到了万元以上。
而支撑县城房价的除了“炒房客”之外就是我们广大进城需求的农民。在大力收编乡村学校,集中教育于县城之后形成了房地产绑架教育的格局,只要农民的孩子想接受好一些的教育那么必须要在县城买房,从而不断推高房价,而高房价与高利润又让县城、乡镇不断的建房子。
而在房住不炒以及有能力购买高价房的农民买完了之后,炒房客开始大举退出,高价的房子剩下的农民无力接盘,于是造成大量库存。有房卖不出去,县城经济的快速增长引擎转不起来了,咋办?刺激消费!
也就是限制农村居民建房,或者是设置各种障碍来阻止农民在村上自建房,这样就会让农民被动的去消化县城、乡镇的库存房,让这些房子维持高价的同时提升地产商投资信心,基层政府好卖高价地皮来增加财政收入。
第二、推行“一户一宅”
当然,农村建房难不仅仅是因为基层政府要解决库存和经济增长的问题,还有国家大力推行的“一户一宅”政策。一户一宅主要是指农村居民一个家庭只能拥有一户住宅,且要符合各省市的标准。
这是为了让农村宅基地使用公平化,减少资源浪费,不然一家占据十多处宅子,一家只有一处住宅,乱盖无序不说还让以后的居民没有了宅基地。因而对于农村一户多宅的情况予以清退,历史遗留的也要逐步解决,而想要建新房必须满足一户一宅政策,就连翻建也是必须建新拆旧,从而导致农村建房不予审批。
第三、宅基地无地可用
其实有些人即便符合条件都是难以建房的,主要的原因是有些村子的建设用地几乎都用完了。这与很多村民一户多宅占地有关,更与大量的农村建设用地转变了土地,成为了耕地有关。
之所以转变土地性质则是地方政府卖“地票”的土地财政有关。因为每年的建设用地是有数的,城市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但是没有资源,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把农村的建设用地以地票的形式到土地市场交易,转变为耕地,而城市有了地票就可让建设用地指标扩大,便宜的一亩地可以卖到几十万,贵的以苏北卖到苏南的为例可以高达300万一亩。
所以地方把农村的宅基地使用地卖了一部分,村民新增人口建设用了一部分,现在竟然在村上找不到一块地来建房了。
当然,即便猫腻很多,也不是说房屋就一定不能建了,12月28日即将征询意见结束的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中明确,只要符合一户一宅、家庭人口居住困难,房屋属于危房的都是可以重新建设的。
那么,2023年马上就来了,你会在农村建房还是进城买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