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得不冤!
2024年上半年,中国餐饮业遭遇寒冬,105.6万家餐饮企业倒闭,几乎赶上2023年全年的数字。
然而,在这片萧条的市场中,一家日本餐饮却逆势而上,同期销售额同比增长24%,达到1632亿日元,创下历史新高。
这家日本餐饮究竟是谁?它的优势又在哪儿?
这家日本餐饮名叫萨莉亚。它的崛起,是一个长达20年"暗藏野心"的故事。
2003年,萨莉亚悄然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门店。
当时,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消费市场一片繁荣。然而,萨莉亚并没有像其他外资餐饮品牌那样急于扩张,而是选择了一条缓慢而稳健的道路。
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萨莉亚每年平均只新增约20家门店,这种"龟速"扩张在当时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萨莉亚的这种"慢"不是没有原因的。它在中国的发展策略,其实是在复制自己在日本的成功经验。
回溯到1967年,萨莉亚在日本千叶县成立第一家门店。创始人正垣泰彦最初打着"正宗西餐"的旗号,但很快发现高端路线难以为继。
而且没过多久,一场意外的火灾将餐厅化为灰烬。也正是这场灾难,成为了萨莉亚命运的转折点。
重新开业时,正垣泰彦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餐厅定位为意式料理,并且不断降价。
当价格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时,奇迹发生了。门口排起了长队,客流量从每天20位暴增到800位。
(目前,根据大众点评的数据,人均30到50的均价,可以说是西餐界的一匹黑马。)
然而,仅仅依靠低价是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生存的。萨莉亚的成功,更多地来自于其背后近乎"变态"的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
在选址方面,萨莉亚采用了独特的"113策略":选择一流城市的一流商圈,但专挑地下室或角落等三流地段。
这种策略既保证了客流,又大大降低了租金成本。
在运营效率上,萨莉亚专门成立了"工学部",研究如何提高效率。
从取消后厨的菜刀,到员工不用托盘直接用手端盘子,再到发明"一按就出水"的拖把,萨莉亚在每个细节上都精打细算,将效率提升到极致。
为了节约成本,它不仅自建工厂生产食材,甚至连蔬菜和大米都是自有农场种植的。
这种模式虽然前期投入巨大,但长期来看大大降低了食材成本,同时也保证了品质的稳定。
正是这些看似"抠门"的做法,让萨莉亚在确保低价的同时,仍然保持了超过60%的高毛利率。这为它未来的快速扩张积累了充足的资金。
萨莉亚的这套模式,在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的"失落的二十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当其他餐饮企业纷纷倒闭或缩减规模时,萨莉亚却逆势扩张,从1995年到2000年,平均每6天就开出一家新店。
如今,这个模式正在中国市场重现。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者的观念也在悄然改变。"成分党"、"国产平替"等词汇的流行,反映出人们对高性价比产品的追求。
这种变化,与90年代日本消费市场的转变惊人地相似。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蛰伏多年的萨莉亚终于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萨莉亚开始加速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不仅新店数量大增,营收和利润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萨莉亚最新财报显示,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期间,公司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05.8%,达到人民币6.9亿元,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七成。
据悉,萨莉亚计划在2025年在中国新开136家门店,2026年在广州的新工厂也将投入使用,为未来在中国开设1000家门店做好准备。
当然,萨莉亚也并非没有挑战。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于餐饮体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仅仅依靠低价和预制化的产品,可能难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此外,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和食材价格的波动,萨莉亚的成本控制压力也将越来越大。
面对这些挑战,萨莉亚似乎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据悉,公司正在探索新的菜品开发和用餐体验提升,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萨莉亚也在加大对自动化设备的投入,以应对人工成本上升的压力。
萨莉亚的成功,也为中国本土餐饮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即使在困难时期,只要找准定位,坚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有机会实现逆势增长。
对于消费者来说,萨莉亚的成功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它的存在,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高性价比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餐饮市场的价格体系。
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像萨莉亚这样的企业,无疑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喘息的空间"。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萨莉亚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所有餐饮企业都应该走低价路线。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独特定位和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找准自己的市场位置,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提升。
结语萨莉亚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成功,更是一种经营理念的胜利。它告诉我们,在任何市场环境下,始终坚持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才是企业长青的秘诀。
无论是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还是通过创新提升用户体验,核心都是要让消费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价值。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萨莉亚用20年的时间,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商业的长期主义。真正的商业成功,往往需要耐心、远见和持之以恒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