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不过午,热到白露后。”
处暑即将到来的时候,一句古俗语不经意地出现在很多人的脑海中,似乎仿佛有了些明悟,但还是不大理解这话的意思。
事实上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难理解,我们应该都经历过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立秋到了之后温度逐渐下降幅度变缓,从正中午开始最热的时间逐渐推移到了下午甚至傍晚,以至于白露到了之后热度才明显减弱。
同时处暑又有什么特殊之处让这句话总要拿它说事呢?
立秋到处暑温度变化。到了立秋过后,气温已经悄悄变化,虽然地面温度并没有那么明显地变化感受,但是经过一夜的过程,草地和树叶上已经布满了露珠。
而且等太阳一出来,地面上的雾气也渐渐散去了,草地、树叶、房屋的屋瓦上还残留着许多露珠,上面还保持着清晨的湿润感,这时正是白露到处暑的时候。
这个时候仔细一看,树叶上的露珠有的还没干,而这时候午后太阳也开始有些小小的刺人,于是患有“暑”气的人也开始趁着热进行一次中午休息,这时白天最热的时间就是中午。
但是随着时间一点点推移,等到白露过后,中午的时候太阳逐渐没那么晒了,白天最热的时间就成了下午和傍晚再到夜晚,甚至有些人中午睡过了头晚上还要盖被子。
也就是说,就是处暑过了之后,到了白露,太阳直射的时间已经结束,温度也不像立秋立冬那样在稍微阳光一晒就下来了,温度也是一个逐渐下降的过程。
因此“处暑不过午,热到白露后。”这句话也就一下子变得容易理解了起来。
万物静默谷。古人对于早晚的温差也深有体会,在处暑温度开始逐渐下降的时候,植物们也明显开始适应这一变化,虽然天还是热的,但是植物们尤其是农作物在处暑的时候逐渐停止了生长。
此前我们说过,在芒种到立夏,植物们都在进行大规模生长,而且采取了大量的主动措施利用光合作用为自己进行制造能量、提高生长速度,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生存繁衍下去,同时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
但是在处暑的时候,植物们的生长速度几乎降到了冰点,存在“生必有余、死必无余”这么一句话,植物随着冬天的到来会逐渐消耗自己的储备营养,同时还会遭受寒风雪雨的打击,因此在冬天来之前植物们要尽快的进行繁殖,以补充自己的消耗,而且在节气的变化中,处暑也正处于农作物生长的临界点。
虽然处暑的白天还很炎热,但是植物们却能感受到昼夜温差逐渐变大,夜晚的温度也会更改,农作物在这一前提下就逐渐减缓生长速度,等冬天来了之后树叶也就逐渐开始发黄掉落,果实也就逐渐成熟。
但是我们人类看不到植物的态势,从这些植物的生长变化中我们也能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处暑已经过了,万物都静默在等待秋天的到来。
处暑已过,阳气渐褪,冬天渐来。
正值入秋,不仅植物们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动物们也能察觉到,尽管它们不能像人类一样仰望天空看夜空星河中的规律,但是它们同样有属于自己动物的智慧。
动物们有的已经在暖暖的洞穴中睡上了严冬的长眠,在冬天来临之前它们会凭借感觉、月相和温度等等过冬的经验,反正过了那么多年了,也没有白白死去,于是不久之后就会醒来。
人与自然。人类和植物、动物一样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某种灵性,能感知一定的规律,虽然人类的感知不如动物的强烈,但是在相对有意识的基础上,我们一样能感知到生活在自然中生活的自己所需要的环境。
但是在繁华盛世中人类不断跳出自然的桎梏,建造了层层叠叠的城市,矗立的建筑遮蔽了阳光照在大地上的程度,不经意间干扰了温差的变化,使得夏天炎炎烈日中人们净上午一个高温天气,等到下午还要披上件外套不然受不住夜晚的微凉。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自然中与之相互照顾,万物的生长、繁衍、旺盛都要受益于自然,而自然在这一过程中也是有回报的,自然中所有生物的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动物通过边生长边移动的方式进行繁衍,但是除了本身的繁殖能力之外,还需要把花粉和种子等繁殖物质携带在身上传播,人类同样是如此,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植物们“设计”出了“吸引动物传播花粉”的交易,也就是等动物们把花粉带到其他植物身上的时候,“代价”也就是植物所生长的果实就会成熟。
在这其中,无论是植物对花粉的“吸引”还是动物们的传播,都是生态平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人类生活在其中也是依靠着自然的环境生存下来的。
除此之外,植物在和自然界建立起生态平衡的过程中,“势单力薄”的植物们也不傻,它们还专门为了能有更好的生长环境和进行繁殖也是借鉴着动物的方法。
在植物种子成熟之后,种子并不是自己就会飞行起来把自己种在新的地方,而是借助风的力量能更远的飞行,而还有一部分甚至长出了扁平的海马尾似的翅膀,它们就会进行飞行的时候,拍打着翅膀飞向远方。
在飞行的过程中,种子的翅膀也不是单纯的装饰,它们在飞行的过程中能够更快的飞行,这样更容易找到更适合自己生长的地方,同时也有助于种子的传播。
结语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是多年演化的结果,不可轻易打破,否则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再漫长的年代中,不仅万物繁衍的速度会变慢,人类自身也会因为缺乏新鲜的食材、缺乏翻身的土地而生存艰难。
自然中的生物都有它们自己的天然适应能力,它们凭借自己的能力在繁杂复杂的自然中生存繁衍,人类应当学习它们,不断适应自然的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