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水军”、有偿删帖、流量造假……四被告被判赔100万元!这场公益诉讼背后有何深意?

河南法制报 2024-07-23 13:40:52

你在上网的时候,是否常常不知不觉就被带节奏了?或者你刷到的很多评论极为相似?这很可能是有人在网上操纵“水军”,开展有偿“转评赞”或删帖等业务。日前,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的一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民事公益诉讼案引发社会关注,也揭露了“水军”隐藏在互联网下不为人知的一面。那么,这场公益诉讼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0 1 回顾

1200余个虚假账号被判注销

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某写字楼内,男子杨某某和他注册的3家公司成了操纵“水军”的幕后黑手。他们招募大量人员充当“水军”,开展流量造假、有偿“转赞评”、删帖等业务。据统计,2021年至2022年5月,杨某某等一共在社交平台上“养”了1200余个“水军”账号,完成“转赞评”“直发”任务24万余条,任务金额合计高达896万余元;完成“投诉举报”任务1200余条,任务金额合计19万余元。

不久前,经杭州市滨江区检察院起诉,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杨某某及其名下的某传媒公司、某网络公司、某科技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民事公益诉讼案。法院认为四被告的行为扰乱了网络舆论环境和互联网信用管理秩序,破坏了相关行业、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损害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当庭判令四被告删除已发布的虚假信息,注销“水军”的虚假账号1200余个,在国家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公益损害赔偿金共计100万元。

此前,杨某某及其公司的行为已因构成非法经营罪受到刑事处罚,其中,公司被判罚金10万元,杨某某获刑9个月,缓刑1年。

0 2 意义

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

河南中砥律师事务所律师席军旗表示,此次对“水军”发起的民事公益诉讼有助于构建健康、有序、安全的网络环境,为我国网络空间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法治动力。

首先,这样的行动展示了我国对于网络环境治理的坚定决心,表明我们不会容忍任何破坏网络秩序、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通过法律手段打击“水军”,可以有效地震慑潜在的违法行为,维护网络空间的公平和正义。

其次,此次诉讼有助于保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网络水军的行为往往会对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等造成侵害,还可能引发网络谣言、虚假信息的传播,误导公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此类诉讼可以对这些违法行为进行有效遏制,保护受害者的权益,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

再次,此次诉讼对于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具有积极意义。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依法治理网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此次诉讼是对网络违法行为的法律追责,有助于强化法治意识,推动网络空间向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最后,此次诉讼对于提升全社会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具有示范作用,可以让广大网民认识到网络行为也需要依法依规,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 3 解析

“水军”操盘手为什么

被追究非法经营罪?

在这场诉讼之外,杨某某及其公司被判犯非法经营罪,那么,什么是非法经营罪?为什么他们被追究这个罪名?

席军旗解释,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在法律层面,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素包括:违反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造成不良影响;情节严重,具有社会危害性。杨某某及其公司的行为明显扰乱了市场秩序,无论是他们的“转赞评”数量还是涉案金额,都能够达到情节严重的地步。非法经营罪的行为人通常是故意犯罪,其目的是获取非法利益,杨某某及其公司获取了非法利益,完全符合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

“水军”可能涉及更多罪名

目前,杨某某及其公司已受到严惩,但这不意味着网上没有其他“水军”。其实,操纵“水军”及“水军”在网上的一系列行为,还可能涉及更多罪名。

河南中砥律师事务所律师史玉倩表示,制造、散布谣言,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诽谤罪;采取肆意谩骂、恶意诋毁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侮辱罪;组织“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基于蹭炒热度、推广引流等目的,利用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等推送、传播有关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信息,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规定的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打击“水军”有法可依

史玉倩表示,关于打击“水军”,除了上述刑法范围内的规定外,我国还有许多网络治理方面的专门规定。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指出,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不得通过人工方式或者技术手段实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以及虚假注册账号、非法交易账号、操纵用户账号等行为,破坏网络生态秩序。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指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用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指出,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不得操纵利用多个平台账号,批量发布雷同低质信息内容,生成虚假流量数据,制造虚假舆论热点;不得以有偿发布、删除信息等手段,实施非法网络监督、营销诈骗、敲诈勒索,谋取非法利益。

被“水军”侵权如何维权

“水军”猖獗行事,不少网友或商家深受其害,合法权益遭受侵犯。那么,他们该如何维权?

对此,席军旗表示,首先,被侵权的网友或商家需要保持冷静,并确保有充分的证据来支持对“水军”的指控。这可能包括截图、链接和其他相关记录,这些都可以作为将来法律诉讼的依据。

其次,可以向相关平台举报这些不当行为。大多数社交平台都有举报机制,可以用来举报恶意评论、虚假信息和网络欺凌。被侵权的网友或商家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便平台能够及时采取行动。

最后,如果问题严重,被侵权的网友或商家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采取进一步的法律行动,包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或要求停止侵权行为等。

0 4 思索

打击“水军”需多方合力

检察机关提起的这场公益诉讼,有力打击了“水军”,赢得多方好评。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式可以有效打击“水军”?

史玉倩表示,第一,官方平台应开通相关举报渠道,呼吁大家举报身边的“水军”;第二,提升网络平台对抗机器人“水军”的技术水平,加强技术管控,做到信息过滤、发布审核、账号清理、安全预警等多技齐发;第三,规范平台监管责任,发挥平台的根本防控作用。

席军旗表示,对于打击“水军”,也应当强化网络监管部门的职能,提高对网络舆论的监控能力,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水军”行为。监管部门、网络平台、司法机关应各司其职,多方共治,形成联动,有效打击“水军”。

此外,在法律层面,席军旗表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更新,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水军”手段的不断更新,法律法规也需要相应地进行更新和完善,比如对于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作出的“水军”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如何处罚都需要在法律层面上进行明确。

高考招录,小心这些“陷阱”!

河南警方开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一次集中统一行动

公检法通力协作,追赃挽损1621万!

依法守护,让老人老有所依

策划:河南法制报 记者 樊满江 李治群 执行:河南法制报 记者 张可 特邀嘉宾:河南中邸律师事务所律师 席军旗 史玉倩 编辑:程梦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