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雨今年涌现出了不少高质量的产品,在各个群体中也收获了十分不错的评价,从最近出的产品可以看出水月雨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补足,比如最近出的梅这款耳机,在让“梅兰竹菊”终于成型的同时也凭借其typc-c的接口满足了没有足够前端又想要体验到不错的hifi声音的初烧入门需求。
在拿到手后的这几天使用下来我愿意给梅一个十分不错的评价,我会认为它是一款情感表现十分出色同时声音偏中性凝实的一款耳机,USB-C在线交互式DSP耳机线使得其具有了很强的可玩性以及多变的声音表现,是一款十分适合初烧入门购买的产品。
本文主要基于耳机外观,佩戴综合感受,对于耳机的综合体验,一句话购买建议以及最后的对于耳机的声音体验构成.如果没有耐心读完全文的可以跳过最后的声音体验.最后一部分较为繁琐且主要为主观感受,主要是关于本人对于声音总结以及适用曲目的评判同时为耳机综合体验以及购买建议提供依据。
耳机外观在外包装方面水月雨延续了一贯的风格:代表该耳机的二次元人物作为外包装的主体,十分有水月雨的二次元风格(就是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根本发现不了耳机的存在)。
同时标题下方所标注的USB - C在线交互式DSP动圈+平板混合式双单元全线路HIFI全平衡可换线入耳式耳机表明了耳机所具有的最基本特质。
同时也是一贯的风格,梅在背面将耳机的频响曲线以及耳机的一些基本参数表明了出来,帮助大家对于耳机有更进一步的认知。
打开外包装后映入眼帘的便是耳机本体,耳机为10mm蓝宝石振膜动圈单元+6mm环形平面磁单元配置,其中环形磁路平面磁单元负责高音部分,负责8000Hz以上的高音细节,提高声音的平滑度并且补足高音方面的细节的同时兰保值振膜动圈单元提供宽频平滑响应和超低失真的快速瞬态,当然具体声音如何还是要真正上耳听了才行。
耳机的配件还是比较齐全的,dsp耳机线,耳机盒、耳套以及耳机本体,这里要说一下这款线材与水月雨家的那款169的Free DSP Type-C线有很高的相似度,结合上线的售价以及梅本身仅398元的售价可以看出水月雨家的诚意以及梅这款耳机确实从售价上能够感觉到是一款很有性价比的产品。
佩戴综合感受佩戴舒适度:腔体较轻且耳部贴合紧密,支持长时间佩戴无不适感。
医用级树脂腔体构筑的梅整体上的重量属于十分轻的类型,实际佩戴下来其能够很好贴合耳部并且没有不适感,在选择合适大小的耳套之后完全可以长时间佩戴没有不适体验,其的腔体较大,耳廓有略微的充满感。
隔音表现:隔音表现十分出色,正常音量播放音乐几乎可以屏蔽所有外部声音。
因为其的腔体能够很好的塞满耳部的原因,其在佩戴好的情况下有十分出色的隔音表现,在不播放音乐的情况下便能屏蔽大多数包括较小音量的人声在内的环境音,在以正常音量播放音乐情况下能够屏蔽几乎所有外界声音,即使是轻轨上的到站声都仅能略微听到。
听诊器效应:走路声音较为明显,以正常音量播放音乐可以忽略。
梅在走路时因为其很好的隔音以及与耳部的贴合导致在不播放音乐的情况下能够较为明显听到自己脚步声,线材与头部贴合,在扭头等动作的时候衣物与线材摩擦声等较轻,以正常音量播放音乐可以忽略走路声,如果播放音乐声音较小还是能够感受到一些听诊器效应带来的影响的,因此这里建议梅可以用来通勤但不适合跑步一类的场合。
总结:梅除了有优异的佩戴表现以及隔音效果之外其在声音方面也做到了十分突出的水平。
这里我的声音表述主要是基于其的默认条件下的声音表现也就是水月雨最想让大众听到的声音来进行的阐述,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梅下的声音表现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可自定义的eq表现以及网上的eq参考模板都可以使其焕发出别样的声音体验,我初步试了一下网友投稿的MAY*日轮,声音方面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先不说这种改变究竟是不是更合口味,但梅确实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充满可玩性的调音道路。
在声音方面梅的声音实际上延续了最近的水月雨新品的声音表现,整体上的调音风格进一步的向符合大众口味的方向走了,再也不是大家所调侃的所谓“发出了没有低频的声音了”,梅的低频属于较为充足且有质感的类型,这使得其在低沉氛围方面有了不错的表现力的同时在高音方面也属于比较自然清亮且有穿透力的声音表现。
再结合上出色且凝聚的人声质感使得梅在人声方面,特别是在以人声为主的曲目方面有了十分突出的表现力,凝聚且有一定密度的声音在情感表现方面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所在,特别是在一些比较深刻情感表现的曲目方面,这一点在民谣方面有很好的表现,能够发现特别是针对于那种对于往事的怀念以及忧伤情感方面的塑造最为出色的同时也有不错的情绪感染力。
相对来说凝聚且突出的人声使得其在声音的宽松度方面是难以兼顾的,这使得在偏悠闲的曲目方面可能较难让人感受到曲目当中的悠闲感并且因此放松下来,因此在我的感觉当中梅更加倾向于是一款适合闲暇时使用的产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过程当中使用梅一定的注意力会被音乐所分散而难以全身心的沉浸在工作当中的同时可能在耐听度方面会有些许的缺憾。
梅下的声音是一种很独特的声音表现,其的声底属于中性偏厚重的类型,这种声音表现使得其在欧美流行以及港台老歌方面有十分不错的表现力,这种表现力源于厚重的氛围感带来的一种微糊之感与突出且存在感强的人声带来的清晰压迫感之间所产生的一种矛盾,有一种黄昏当中静静聆听黑胶唱片的古老感觉,有一种黄昏当中光线透过布满灰尘的房间当中落在正在播放音乐的碟片上的既视感。
当然这种感觉很难让人理解,按照现实来举例就是在kTV当中唱功很好的朋友一定程度上调高麦克风的音量唱粤语歌的感觉会比较贴切,这种声音十分适合表现基于歌手嗓音变化所带来的情绪变化的同时偏厚重的声音使得其格外适合偏平静且充满力量感的坚定风格的声音塑造。
同时这种人声一定程度上的突出使得在Acg歌曲方面十分适合,不单单是Acg歌曲,单纯看番的角度上来说我也会认为梅是一款十分出色的产品,不论是充满青春的活力亦或是直面困难的坚定,甚至泽野弘之特色下的那种场面感在梅之下都能够被很好的表现出来。
在纯音乐方面和人声实际上比较类似,在低频方面梅的表现属于偏向于整体氛围表现的感觉,那种快节奏曲目当中的激情氛围呈现不是梅特别适合的类型。
梅会更加适合偏慢节奏偏舒缓宁静的声音表现,在低频方面梅属于比较适中的类型的同时在高频方面自然且通透,这使得整体上的氛围表现当中颇有一种清秀之感,特别是在弹奏乐方面,声音干净凝实的同时略显清亮,在舒缓的曲调之下有一种傲雪寒梅之感。
正如同梅的意象一般,整体上梅之下所呈现出的声音都是清秀当中蕴含着质感的声音,无论是人声亦或是纯音乐当中都是如此,主乐器的声音往往占据了听者的全部注意力的同时其演奏当中所呈现的情感也变得格外突出,那种轻快之感抑或是平静之感,甚至是二胡当中的那种沉郁悲怆之感都能被很好呈现。
梅下的声音和温暖这个词是毫不沾边的,在那种喜庆以及温暖的氛围方面梅的声音表现实际上仍然会更加偏向于清醒厚重一些,同时充满质感的器乐演奏稍许磨灭了声音的宽松感,这使得我会在通勤路上使用梅的同时不会在日常的学习中长时间使用梅,这种声音的些许侵略感在更改调音为Harman target后有一定程度的减缓,这里仅供参考。
我会认为弦乐当中梅的表现最为突出,梅之下的弦乐声音较为贴耳的同时有一定声压级呈现,再结合上一定的器乐解析使得梅之下的弦乐显得婉转的同时基于曲调变化所带来的情感塑造格外突出,无论是悠扬宁静之感抑或是忧郁悲伤之感都能够得以很好体现,当然,我这里会更加推荐小编制曲目,大编制曲目方面可能那种宏大的场面感不是梅的强项。
一句话购买建议:为什么要购买该耳机:
该耳机有丰富的可玩性以及出色的佩戴体验以及通勤属性的同时在声音方面也十分适合大众的喜好(不喜欢也可以通过下载调音配置文件找到一款自己最喜欢的声音),是一款十分适合在闲暇时间以及通勤过程当中佩戴静静享受音乐的耳机,type-c的耳机线使得不需要额外购置多余的设备就可以享受hifi所带来的乐趣。
为什么不要购买该耳机:
该耳机过于丰富的调音配置令人沉迷的同时找到一个自己最满意的配置成为了一个比较困难的选择的同时在我的听感当中梅不是特别适合那种温暖喜庆氛围的塑造,如果没有特别多的时间对于声音进行探索并且特别喜欢偏温暖氛围的话,对症买耳机可能是更加理智的选择。
声音体验:该部分较为复杂,是我做出上文声音总结的依据,不想浪费时间的可以跳过,我已经将不同曲风下的声音特色用一句话描述制成了表格,看表格就能大致了解该耳机的具体声音风格啦。
声音表现:人声低音:有一定的低音质感,不过量感不是特别强,有稍许清新感。
在低音方面梅有一定的下潜与适中的量感,不过其的量感不能够算特别强的类型,属于重质不重量的感觉,这一点在“只要平凡”当中的男女低音对唱当中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出来,不管是男声还是女声部分都能够感受到一定程度的低沉氛围塑造,不过相对来说男声方面低沉氛围表现更好的同时整体上的氛围仍然略微呈现出了一丝的清新感。
高音:高音自然且有穿透力,深刻与清新情感都能有很好表现。
对于高音部分来说梅的表现会更好一些,梅的高音部分属于有一定质感与密度的同时也有一定穿透力的声音,同时高音方面的延展较为自然,这使得其在高音特别是在女高音方面有着自然且深刻的声音表现,特别是在“戏折”一类的戏腔唱法当中,能够感受到情感的婉转的同时“青藏高原”当中穿透云霄之感也能够有十分完美的呈现。
古风(4分):人声清晰,声底中性偏厚,更加适合怀念情感表现。
水月雨的耳机在人声的清晰度方面的表现都不错,在我的听感当中梅下的人声不属于特别贴耳的类型,其有一定的距离感的同时十分的清晰,同时清晰的人声有一定程度的凝聚力,这使得其在“风起天阑”一类曲目当中那种怀念等的情感表现会更加鲜明。
在声底方面比较出乎我意料的是,我不认为梅下的声底是十分干净的类型,相对来说其的声底有一种中性之下略微偏厚的感觉,这使得其的声音相对来说可能会更加偏向流行一些,在古风当中能够感受到曲目当中蕴含着的些许历史厚重的同时少了一丝留白下的清新,相对于烟雨江南我会认为梅更加适合鏖战沙场。
民谣(4分):人声凝聚,复杂且深刻情感表现突出。
在声场方面我会认为一定的人声距离之下带来了些微舒适的民谣声音表现的同时,梅下的人声是属于比较凝聚的类型,这种凝聚的声音会使得人声在情感表现方面更加出色的同时会稍微丧失一些平静悠扬之感。
这一点在赵雷的歌曲如“南方姑娘”“成都”等当中就能够感受出来,相对来说注意力会更加倾向于歌手的嗓音以及由嗓音所带来的情感表现当中,对于背景bgm当中的些微平静氛围的刻画投入的注意力会更少一些,这种情况有好有坏,好的部分是那种复杂深刻的情感在梅之下更加容易呈现出来,坏的部分是声音方面可能不是特别的耐听的同时在“Five Hundred' Miles”一类的偏悠闲流浪风的民谣方面的氛围塑造偏弱。
流行(5分):声音偏厚重且凝聚,港台老歌与欧美流行方面表现出色,有种年代之古老感。
正如同我在古风当中所提及的一样,我会认为梅的音色表现会更加适合流行一些,通过梅我们实际上也能够看出水月雨在声音方面的改变,最近的声音不但发出了有低频的声音还逐渐往大众喜好方面去靠了。
梅有不错的人声与背景bgm之间的融合,能够感受到声音有很好融合的同时不错的人声密度以及偏厚的声音带来了不错的情感表现,这也使得其的声音在流行老歌以及欧美流行方面的适配度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以“大地”为例,能够感受到人声与背景bgm在同一空间位置的情况下有很好的相互结合,共同塑造了一种既缥缈又清晰的一种比较偏矛盾的氛围塑造,缥缈指的是声音是一种偏厚重且微糊的声音,这带来了一种些微的雾里看花之感,清晰则是其的人声密度以及凝聚力属于比较强的类型,这使得人声有着很强的存在感而不是可以轻易忽略的感觉。
这种声音表现在欧美流行以及90年代的港台流行当中的表现可以说十分的出色,隐隐有一种Live感以及老旧唱片的感觉,仿佛隔着一层雾看着那个黄昏的年代,需要注意的是我从来没说过梅的音色属于温暖的类型,中性偏厚的声音带来了一种沧桑的成熟感。
Rap(3分):声音不是特别的干净利落,动态感不强。
这种偏厚的声音自然很难称其为干净利落的声音,在“老子明天不上班”一类的Rap当中也确实是如此,能够感受到声音当中虽然不能够说有黏连感但是声音也绝对不是那种分的很开并且动态感很强的类型,如果人声力量感更强一些可能会更好。
Blues(4分):有一定人声解析,坚定情感刻画鲜明。
严格上来说梅下的人声实际上解析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在人声占据主导的曲目当中,因为人声的密度以及凝聚力比较强的原因,歌手嗓音细微变化下所塑造出的那种特别是力量感有一个很明显的体现,在“City”当中能够很好的感受出声音当中的那种坚定感,不过也是因为人声凝聚力比较强的原因,氛围不是那种平静之下所蕴含着的坚定而是在整首歌的旋律当中都一直蕴含着的坚定感。
Soul(4分):清醒坚定氛围呈现的淋漓尽致。
这里再次强调一遍,在我的听感当中梅的声音是属于一种十分清醒且稍微偏厚重的声音,这种声音我会认为更加适合一些偏坚定且深刻的歌曲塑造,这一点在Soul当中也是如此,“斯卡布罗集市”“The Thing About Love”当中的那种虚幻感是全然感受不到的,所代替的是歌手那坚定且清醒的情感在曲目中呈现的淋漓尽致。
Jazz(5分):人声平静且充满余裕,平静氛围感染力强。
这种声音在Jazz方面就拥有了其独特的优势,歌手那平静舒缓的嗓音所带来的平静氛围就有了很好的刻画,能够让人在聆听着歌手优美的音色的同时不自觉的平静下来,“Narrow Daylight”“What A Wonderful World”等歌曲当中都有着不错的声音感染力,偏厚重的声音表现更进一步地增加了歌手声音当中的余裕。
这里同样需要点明,就如同我上文当中所说的一样,出色的人声质感以及存在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听者的注意力主要是集中在人声上面,那种声音的宽松度方面存在了些许的缺憾,这会使得如果打算边工作边听的话注意力其实会有一部分被人声所吸引,反而闲暇时听会更好。
Rock(4分):有一定激情氛围塑造,爆发力不是太强。
那种强爆发的曲目方面梅不是特别的擅长,不过偏激情的氛围塑造方面梅还是表现不错的,用歌曲来举例的话就是在“Natural”当中缺少了一丝一惊一乍之下所带来的震撼感的同时在“What Are You Watting For”当中那种不要继续沉沦下去的激情动力方面有不错塑造。
Acg(5分):适合听歌也适合看番,曲风杂食场面感强。
作为水月雨家的老传统,在Acg方面的表现自然不可谓不出色,可以说这种中性偏厚的同时人声存在感很强的声音表现十分适合动漫主题曲一系列的Acg歌曲呈现,不论是“团子大家族”当中的那种平静童真亦或是“恋爱循环”当中所充斥的活力和对恋情的憧憬与忐忑,甚至是泽野弘之的“IVORY TOWER”这种大场面的激情氛围刻画方面都有十分出色的表现,这主要是基于梅之下着实出色的情感表现以及人声刻画所带来的,那种纯音乐类的Acg曲目并不在这里的讨论范围当中需要注意。
这里我也建议用梅来看看番,哪怕是单纯拿来看番也能够感受到梅的独特魅力,这边推荐“Carole&Tuesday”这部番,剧情以及里面的音乐都挺不错的(加点私货进来)。
纯音乐:鼓点(4分):下潜与量感适中,整体上声音有质感但较克制。
低频方面梅有一定的低频量感与下潜,这两者整体上都比较适中,不是那种特别强烈的类型,这使得其在“篆音”一类的低频鼓点方面的声音表现属于比较克制的类型,虽然仍然能够感受到一定的力量感以及质感呈现,不过那种拳拳到肉的感觉可能会稍微少一些,我会认为梅会更加适合架子鼓一类的表现,在电音方面可能会略微缺少一丝的力量感蕴含其中。
琵琶(4分):更加倾向于整体氛围的呈现,适合一些较大编制曲目。
同时相对来说梅在快节奏的弹奏乐方面会更加适合整体上声音以及旋律的呈现,在“听!秦王破阵乐!”当中能够感受到梅下的快节奏琵琶声不属于每个节拍之间都特别分明的类型的同时也不是完全糊成一团,这种比较适中的感觉再结合上梅比较中性的声音表现会更加适合整体上的声音氛围呈现,在该曲目当中的那种唐朝盛世由盛转衰之感会比“十面埋伏”当中的杀机四伏之感更有代入感。
古筝(5分):声音干净清亮且凝实,有一种寒梅傲雪之感。
相较于快节奏的弹奏乐来说,慢节奏的古筝曲方面的表现会更加出色一些,梅下的古筝声音属于偏清亮的同时有力量感以及一定厚度的声音,和名字相映衬,梅之下的“高山流水”颇有一种寒梅傲雪之感,干净清亮的声音塑造了一种清秀之感的同时一定的力量感以及厚重感增强了曲目的存在感,有一种虽出身清丽但是自身坚强巍然之感,我个人认为在一些偏慢节奏安静曲目当中梅的表现会更好一些。
钢琴(5分):有出色乐器分离的同时在宁静轻快氛围方面表现出色,整体氛围偏清秀。
在“Komorebi”一类的不同乐器之间量感差不多的合奏曲目当中能够感受到梅下有出色的乐器分离,能够十分清晰的从这首曲子当中感受到不同乐器之间虽然几乎是在同一空间位置当中但是很好的相互分离开了,完全没有糊成一团的感觉的同时,不同乐器之间的声音相互融洽最后构筑了一种和谐的音韵,没有那种各演各的感觉。
和古筝类似,我会认为偏安静氛围的慢节奏钢琴曲会更加适合梅的声音表现,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梅之下的弹奏乐声音显得比较凝实,但是整体上带来的感觉依然是一种偏清秀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琴声在空间上的凝聚所带来的,这使得琴声在整个曲子当中的存在感变强的同时也少了些许留白的悠扬之感,琴声几乎占据了整个空间,“天空之城”能够很好地呈现这一观感,能够感受到在静静的曲调之下的那种宁静典雅之感的同时在悠扬氛围方面的表现就略微有些许缺失。
当然,这种比较凝聚且突出的声音同样适配一些偏轻快的曲目,在“Flower Dance”等曲目当中能够感受到声音当中的轻快之感的同时整体上的氛围也是偏清新的类型,当然在那种温暖厚重的氛围表现方面可能就稍微差上了一些。
吉他(4分):在空间上偏远,声音宁静且有力度,更适合民谣吉他。
这一点在“钟摆嘉年华”当中有很明显的体现,一首表现节日喜庆祥和温暖气息的曲目在梅之下显得更多的是一种平静与祥和之感,这意味着梅对于曲目当中的那种氛围塑造是一种偏向于宁静的感受。
同时在那种摇滚吉他当中的激情氛围方面的塑造也差了一些,更加适合的还是“Like A Star”一类的民谣吉他一些,不错的吉他力度以及偏宁静的旋律构建了一种舒缓的感觉,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吉他在空间方面是偏远的类型,可能有些人不是特别喜欢,因为这使得以正常音量听的时候会隐约有点偏糊的感觉这需要注意。
埙萧(3分):深沉氛围塑造不佳且声音较为凝聚,不是很推荐。
对于中低频吹奏乐来说,首先梅下的声音在下潜方面是属于比较克制的类型,这使得其在“美丽的神话(埙萧笛版)”等曲目当中的声音表现和深沉二字肯定不相关的同时在声场方面梅更加注重于声音的质感,这使得在横向声场方面梅是比较凝聚的类型,这有利有弊,对于埙萧一类的吹奏乐来说是弊大于利的,因为这使得旋律当中的悠扬感有了一定程度的丧失。
竹笛(4分):声音自然且有穿透力,有一定器乐解析力。
还需要提醒一下的是在吹奏乐方面的声音和吉他类似,整体上偏远,这使得需要调高音量才行,我大概调高了三分之一的音量才达到了一个我比较满意的水平,在获得了满意的响度之后,在高频方面梅之下的声音属于自然且较为凝聚的声音表现,这使得其在中高频吹奏乐比如竹笛小号当中的声音是自然且有一定穿透力的类型的同时在空间上也有些微的灵动感,这种灵动感是因为梅有一定的解析所带来的,能够根据曲调的转折变化而感受到一丝的氛围改变,相对来说“春江花月夜”我的听感会更好一些。
小提琴(5分):声音贴耳有质感,曲调间婉转起承,更适合小编制曲目。
在我的听感当中弦乐的表现是要更好一些的,首先弦乐的声音更加贴耳,在将乐器从竹笛换成小提琴的时候,我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调低一格音量,能够感受到弦乐方面的声音属于一种凝聚有质感的声音,结合上不错的器乐解析所带来的曲调间的婉转起承,能够感受到声音当中蕴涵着的一种悠扬之感,同时其也有不错的声压级表现。
不过虽然如此我还是认为偏小编制的曲目会更加适合一些,原因是因为在声场方面梅不够宽松,这使得其在宏大感方面是一定程度上受限的,虽然能够感受到那种大声压下带来的些许震撼但终究少了一份史诗音乐当中的宏大悠远之感。
大提琴(4分):更加适合偏哀怨等的情感表现,情感抒发强烈。
和吹奏乐当中提到的一样,在空间方面我的听感下梅的声场属于比较凝聚的类型,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乐器以及人声的质感的同时在悠扬氛围方面,特别是那种音乐厅一般的live环绕感方面是比较缺乏的。
不过梅的优势在于其的弦乐方面的声音足够贴耳有质感,这使得在情感方面的表现属于足够深刻的类型,我这里指的是中低频的弦乐,比如“二泉映月”当中能够感受到那种哀婉悲怆之感,带来的那种情感呈现十分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