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直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极为推崇的求知方式。
饱读史书的伟人深知这一点,因此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数年的他,曾多次走出去深入了解社会、增长见识。
穷游湖南,拜访名流
1917 年的暑假,骄阳似火,伟人和与一个名叫萧瑜(萧子升)的好友,毅然踏上了穷游湖南的征程。
他们身背简单的行囊,怀揣着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望,一路前行,未带一文钱却走了900余里,在五个县留下了求知的脚印。
他们领略着大自然的壮美,探访历史古迹的神秘,也接触民众深入了解社会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也开阔了眼界胸襟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安化县就是他们路过的一个县城,这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小城,到了此地他们想去拜访当地文化名流夏默庵。
夏默庵,曾是清末的贡生,学识渊博,又不少优秀著作,因其深厚的学养和在文化界的崇高声望,是位在安化声名远扬的人物。
伟人和萧子升听闻夏默庵的大名,怀着敬仰之情决定前去拜访。
对联刁难,初现僵局夏默庵性格高傲,对一般人常常不屑一顾,当时还是穷酸学生的伟人自然就吃了闭门羹。
可伟人并不因此止步,多次前来求见,来到夏府当他第三次拜访夏默庵时,这位清高的名流终于露面。
即便是见面了,夏默庵仍然没有丝毫的热情,反而带着几分不屑和不耐烦。
聊了几句后神色冷淡的夏默庵随手提笔写下上联:“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如今春天到了还是春天过去了,怎么大清早鸟儿就叫个不停。那神情仿佛在借对联表达对他们大清早上门打搅了他雅兴。
伟人是个聪明人,看到这上联时就知道这是夏默庵有意为难,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迎难而上。
巧妙应对,惊艳众人伟人的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大脑飞速运转,片刻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心中已有了应对下联:“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这个下联一出,在场众人先是一愣,随后爆发出阵阵惊叹。他们惊讶于这个少年竟然能如此迅速且精妙的应对。
伟人的下联对仗极为工整,“青草池”对“绿杨枝”,“蛙句句”对“鸟声声”,在词性、结构和类象上都完美契合。
而且立意高远,巧妙地以“为公乎,为私乎”回应了夏默庵上联中的“春到也,春去也”,不仅在形式上对仗,在内涵上更是针锋相对。
尤为精妙的是,下联运用了《晋书》中的典故。晋惠帝听到蛤蟆叫,问官员其叫声是为公还是为私。伟人借此典故,有力地反问夏默庵,暗指其行为的公私不明。
这一典故的运用,不仅展现了伟人深厚的文史功底,更增添了下联的深度和力度。
众人纷纷称赞伟人的才华和智慧,夏默庵一看,也觉得对边胜过出边,便连声赞叹:对得好!一改之前的傲慢态度,对伟人刮目相看,热情地将他们迎进屋内。
化敌为友,传为佳话屋内,夏默庵让座奉茶与伟人促膝长谈,他们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理想,从历史典故谈到当下局势。
随着交流的深入,伟人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以及非凡的气度,让夏默庵越发欣赏和尊重。不仅将自己多本著书拿出来与对方探讨,还虚心听取他的意见。
伟人在阅读时也认真对其著作做了笔记与批注,一来二去,两人最终成为了忘年之交。第二天伟人临走时,夏默庵还特地准备了8块银元送给他作路费。
这一对联的精彩对决,成为了当地的一段佳话,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美谈,也让伟人的名声在当地逐渐传颂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