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自古最血腥的叛乱,又是如何被平定的?

黑玫说 2023-12-05 12:38:21

前言:

谁不曾向往盛世?大唐天下太平,美女如云,歌舞升平。那么,一片祥和景象之下,究竟埋藏着什么隐忧?

三个节度使如何联手造反,打破千载太平的安详?坚固的潼关能挡的住来势汹汹的叛军吗?

一、李隆基继位唐朝,延续盛世太平景象

公元712年,李隆基在武则天的扶持下登上帝位,两年后正式继承唐朝皇统,是为唐玄宗。他加强中央集权,清除昏庸奸佞,继承了父辈遗志,开创了开元盛世。

这一时期,唐朝国力鼎盛,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富裕。长安大街上,到处弥漫着快乐的气氛。宫殿楼阁金碧辉煌,富甲天下。歌舞升平,美酒当歌,彩衣美人如云。百姓安居乐业,太平景象无处不在,令人向往。

唐玄宗本人英明聪慧,深得民心。他选拔忠诚有能之士执政,使唐朝政治清明。赋税适度,百姓安居乐业。形形色色的妙曼舞姬在长安大街上翩翩起舞,美酒佳肴让来客流连忘返。这样的太平盛世,令所有唐人引以为豪。

然而这片祥和安详的景象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隐忧。唐玄宗采取分而治之的方式,设置多个藩镇以加强边防。这确保了边境的安全,也让唐军得以腾出手来对付突发事件。但这样一来,藩镇节度使掌握了当地的兵权和政权,渐渐脱离中央统治,成为半独立性质。这为后来的叛乱埋下了隐患。

二、三镇节度使串联谋反,唐军抵御不住叛军攻势

在眼看国泰民安的唐玄宗难以想象,他最信任的心腹之臣,恰恰野心勃勃,早已经谋反称帝。安禄山原是范阳节度使,后被授予平卢军及河东节度使,成为管理三镇十余万大军的最高统帅。他野心勃勃,眼看自己掌控重兵,便产生谋反的念头。

755年十月,安禄山先联合史思明两人,然后再拉拢高仙芝,三人达成共识联手起兵造反,很快攻占河北大部。高仙芝占领洛阳后,安禄山立即自称大燕皇帝。

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起初并不相信。毕竟,安禄山向来温顺,与自己交好。且绝大部分边防主力不在河北,唐军抵抗能力有限。直到颜真卿亦报告造反军势大如破竹,李隆基这才确信安禄山叛变的事实。原来,自己一手提拔重用的心腹之臣,竟然异志已久。

唐玄宗仓促调拨潼关将领高仙芝、封常清率部抵御。但临时招募,难敌来势凶猛的叛军。无奈之下,只能采取守势,留在潼关固守腹地。更让唐玄宗震惊的是,十一月,洛阳竟沦陷。封常清和高仙芝等只能退守潼关,死守大唐腹地。

此时还来得及派遣精锐援军来助阵。安禄山军虽然气势汹汹,但潼关固若金汤。只要守住了潼关,便可与安禄山周旋,等待精锐大军赶到增援。

三、主帅被杀 潼关沦陷,长安沦为人间炼狱

可就在此时,唐玄宗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他听信奸臣起初谗言,一时糊涂冤枉杀害了封常清与高仙芝二人。如此一来,大唐损失两员猛将,守备力量骤减。安禄山得知消息后喜出望外,迅速集结大军,倾巢而出向潼关发起凶猛攻势。

没想到奸臣谗言害死忠良,自己判断失误阻断援军。这下子大势已去,郭子仪等军队远在边关,赶不回援。在叛军攻势下,潼关终究难以支撑。经过英勇抵抗,哥舒翰等率领唐军殊死奋战,仍不敌大军压境。终于,756年七月,潼关沦陷。大唐腹地登时洞开,叛军长驱直入,一路杀到长安城下。

长安,这座历史上辉煌灿烂的都城,在叛军疯狂焚杀劫掠下沦为炼狱。安禄山放任手下胡人士兵四处强掳良家妇女,到处抢夺财宝物资。曾经繁华喧嚣的长安大街只余一片死寂,笑声,哭喊,请求,恸哭,撕心裂肺的惨叫此起彼伏。整座城市被洗劫一空,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在血雨腥风中,唐玄宗仓皇带着亲信与宫人出逃四川。一路上,他心力交瘁,每每想起昔日最信任的心腹之臣安禄山竟狼子野心,简直不敢相信。更让他悲愤欲绝的是,自己亦听信奸佞谗言,错杀忠良。如今大势已去,销帆难追。在逃离路上,甚至还发生了与图文无关著名的马嵬坡之变。太后被杀于佛堂前,宰相被斩立决,朝堂顷刻死一空。大唐江山从此分崩离析,一去不复返。

四、肃宗李亨即位始组织反攻 收复河山失地

面对大唐濒临覆灭的困局,太子李亨挺身而出,临危受命。756年八月,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他深感责任重大,立即行动起来。在短时期内收拢散落的唐军,任用郭子仪为统帅,迅速组织力量反攻,很快一路收复河北地区,为日后平定叛乱积蓄实力。

与此同时,安禄山的统治也出现裂痕。安庆绪继位后,渐渐失去军心民心。加之唐军反攻步步紧逼,757年再次失利,不得不由洛阳南下邺城。

失去洛阳,安庆绪前途渺茫。然而命运无常,转瞬之间,此人竟死于史思明之手。原本牢不可破的造反联盟四分五裂。

肃宗在反攻过程中也深感责任重大。他明白万一这次平叛不成,自己和唐朝的前途就再无转机。于是日夜兼程,与军民同甘共苦。最终,在郭子仪等将领的奋勇作战下,唐军顺利收复长安,继而乘胜追击。761年,史朝义溃败自杀,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叛乱正式宣告结束。

五、江山固辞再难容,黯然神伤谁为属

叛乱虽然平息,可大唐却再焕发不起昔日的辉煌与气魄。安史之乱威胁到大唐的根基,其影响深远且无法挽回。光是长安城就损失近20万人口。民不聊生,疆土沦丧,国势日益衰弱。肃宗与群臣在平定叛乱后也深切意识到这一点,国家经此一役,元气大伤,难再重振雄风。

更糟糕的是,此后大唐地方藩镇势力益发猖獗。各路藩镇看中央皇权严重削弱,纷纷称王称帝。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战乱此起彼伏。

肃宗在位期间满怀雄心壮志复兴唐朝,奈何昔日声威不再,元气难返。逐渐感到疲惫不堪。他本人英明卓识,却也无力回天。终其一生也未能使唐朝恢复往日荣光。

时至今日回望历史,命运竟如此无常。大唐肃宗也好,安史叛将也好,都未能逃脱时势使然的悲剧命运。大唐社会动荡,人心难收。太平佳丽的唐朝风光,也就此一去不复返了。江山固辞再难容,黯然神伤谁为属啊。

结语:

历史怎能不惋惜,盛世易逝。大唐江山,历经风雨,亦终将覆灭。残酷的现实无情踩灭希望。我们又能从历史长河中汲取什么样的智慧与警示呢?让我们共同思考,传承历史珍贵智慧。

7 阅读:3079
评论列表
  • 2024-06-30 21:52

    小学毕业的水平都比小编的水平高[得瑟]

  • 2023-12-06 08:55

    公元712年,李隆基在武则天的扶持下登上帝位,(小编你张口就错,李隆基是武则天扶持上台的?)

  • 2023-12-06 08:53

    一派胡言,武则天扶持李隆基?你怕是秀逗了吧,看到这句就知道是啥水平了。

  • 2023-12-06 09:47

    小编能不能先看看内容再发表,写的什么啊,高仙芝啥时候造反了?而且是安统领三镇节度使好不?

黑玫说

简介:天天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