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国帝王称号有几百个人,霸王称号独此一家,仅此一人,别无分号。
项羽是王中王,当年他分封诸侯的时候,虽无帝王之名,却有帝王之实!武庙基本上都是臣子之列,把项羽放进去算啥!
有人说项羽强大的时候,武庙十哲七十二将六大全明星人物合围他,还是被项羽突围了,了不起!
六个武庙,两个十哲,谋圣张良,兵仙韩信外加各路诸侯王联军,就为了打他,而且还是以多打少,这样一看就知道项羽的实力了,实力与他的性格无关,他可以是暴君,坑杀俘虏,但他的威慑力绝对毋庸置疑的。
古往今来以少胜多的战役很多,但基本都是避实击虚,以谋略取胜。而霸王是正面硬刚,直接砍穿对方。项羽诠释了在绝对实力面前,所有的谋略,兵法都是云烟。孤勇不敌,团战休矣!羽之勇,古今无二!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自号西楚霸王,权同皇帝!兵仙韩信、谋圣张良、政务天才萧何,一起帮着刘邦才最后把他灭了,武庙十哲跟他不一个档次!纯粹军事来讲,勇武的将军很多,但是天赋异禀、指挥能力一流的很少!韩信被拜为大将军后,为何要先绕着打下北中国,然后刘邦招降南方诸侯,合围项羽,因为韩信知道,就他的谋略战术,对付一般的敌人可以,但是对于天赋异禀的、同样年轻的老领导项羽,基本无效!因为你一摆出造型,项羽就知道你要干啥、怎么对付你!项羽败在了太年轻、阅历不够,不会分配利益,导致战无不胜,但是却敌人越来越多的状况!
项王东城快战,用28人加他29人,冲击汉军的几千人的追兵,大捷,最后他只折损两人,他用最后这点人给手下和后世证明,不是他没能力,而是天命不在他!
有时候感觉就凭他死前那句:吾虽死却仍是西楚霸王。从汉起霸王一词单指项羽一人就知道,不是不配进武庙,而是武庙不配项羽。
有人说希望大家知道“霸王举鼎”这四个字的含量。从无败绩,自刎也是愧对跟随他打天下的800兄弟兵。
我感觉最后他可能是心累了,所以放弃了,不然他突围想活命还是可以的。
有人说项羽不是没能力统一,他就没想着统一,就想着恢复六国,各自为政,他自己当楚国的霸王。
我感觉当时时代观念就是分封,始皇帝郡县制二世而亡加上所有人更想要裂土封王,所以项羽是顺应民意,刘邦才是逆天而行,刘邦看的更远想要延续郡县制度但是除了张良所有人都反对,刘邦扛住压力并且做出妥协郡国并行,并且斩白马盟誓非刘姓不可王,后面又想办法剪除异姓王,才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
有人说恐怖的是,关于项羽这些记载都是敌方后来记的,所以记载中的霸王最多算是真实霸王的地板水平。
项羽肯定有厉害的一面,毕竟灭秦英雄,战力也高。当然司马迁是一个悲剧人物,有同情项羽的成分,所以把他抬到了本纪。
有人说为啥项王不进武庙很简单,因为放不下,因为武庙里有俩基本是靠击败项王才能进入,没击败项王这个成就,兵仙谋圣某种角度上功绩得减半。
确实像他说的那样,可以说靠项羽进的武庙,项羽是汉军最大对手,单单放倒项羽这一个成就,汉军进了一批武庙选手。
有人说武庙全称武成王庙,姜子牙是王,项羽是霸王也是王。把霸王放在武成王庙里陪祭,肯定不合适。
帝王本纪的王和分封的王不一样,项羽是掌权者,实际情况已经是帝了。再者首先你得知道设立武庙的目的和评选的标准;那是给后世之人立的打工人标杆,都是臣;而称王的、反叛的本事再大也进不了评选名单。
有人说项羽千古一霸王可不是虚名,自带王者光环,让士兵以一抵十。据记载,项羽部城下叫阵,刘备拒不出战,派一胡人神射手连续射下三员叫阵武将,项羽怒,出阵,胡人射手仓皇弃弓逃回城内。刘邦得知是被项羽逼退后,没有对胡人射手治罪。
项羽论阵前之勇,的确无人匹敌!残暴勇悍的秦军不是对手,其他任何军队也无法与他正面抗衡!汉军最终赢了项羽,也是凭战略消耗,逐步耗死了楚霸王。如果单纯阵前逞强比勇,后来席卷世界的蒙古铁骑在项羽面前也是插标卖首。当然项羽也不是只有勇,阵法谋略也很厉害。巨鹿之战,彭城之战都体系了谋略。九江王英布跟随项羽期间学会了鱼鳞阵,之后刘邦一看到鱼鳞阵就极度不适。
有人说武庙是臣,君不入臣庙。武侯祠是特例,历代都是修武侯祠,很少有官方修昭烈庙的。以至于昭烈庙破败的不像样了,所以把武侯祠挪过来了。进门先看见的是昭烈庙,因为先拜君,之后才能拜臣。建国后修路原本要扒昭烈庙,一句武侯祠还在里面呢,全部闭嘴,改方案。
这让我想起来李二要不当皇帝他的战绩也够入武庙,但为啥他没入因为他是皇帝啊,项羽地位跟皇帝一样啊怎么会入他又没对谁称臣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