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县位于江西赣州市南部。东毗会昌县、寻乌县,南邻定南县,西连信丰县,北接赣县区、于都县。全县区域面积2350平方公里,辖8个镇、10个乡,常住人口34.72万,户籍人口41.86万。县政府驻欣山镇。
安远因位于安远水南而得名。安远水,为安远境内最大河流濂江河的重要支流,在欣山镇西霞山汇入濂江河。南朝梁大同年间,从雩都县划出南部区域设县,即“县南七十里安远水南置安远县”,因水而名,故名安远县。安远县又别号濂江,因境内最大河流濂江河而得名,清同治版《安远县志》记载:城东有濂江,水之清,别号曰濂江。
西汉时期,安远县境域属豫章郡雩都县地。之后一直到南朝中期,安远县境域都属雩都县地。南朝梁大同十年(544年),分雩都“县南七十里安远水南置安远县”,以雩都县南部的3个乡为其辖区,以水名县,属南康郡。隋开皇元年(581年),撤安远县,重新并入雩都县。
唐贞元四年(788年),虔州刺史路应以“雩都县以地僻人稀,每有赋徭,动逾星岁”奏请设县,获准,于是分雩都3乡及信丰1里,于八月四日再次设置安远县,属虔州。五代吴天祐七年(910年),以虔、韶2州设置百胜军,属百胜军;南唐升元元年(937),改百胜军为昭信军,属昭信军。北宋开宝八年(975年),改昭信军为军州,属军州;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军州复为虔州,属虔州。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改虔州为赣州,属赣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赣州为赣州路,属赣州路;二十四年(1287年),撤安远县并入会昌县;至大三年(1310年),再次设置安远县,属宁都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还属赣州府;万历四年(1576年),划出黄乡、双桥、南桥等15堡设长宁县(今寻乌县)。清袭明制,仍属赣州府。1912年废除府制,直属省辖;1914年,实行道制,属赣南道;1926年,废道,再次直属省辖;1932年,属第十三行政区;1935年后,属第四行政区。
在土地革命时期,安远属中央革命根据地21县之一。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攻克安远县城,成立了安远县苏维埃政府。1933年8月,属中央苏区粤赣省。1934年10月,县委转入地下活动。
1949年8月20日,安远解放,属赣州分区;同年11月23日,属赣西南行政区。1951年6月,属赣州专区。1954年5月,属赣南行政区。1964年5月,属赣州专区。1971年1月,赣州专区更名赣州地区,属赣州地区。1998年12月,赣州地区撤地设地级市,隶属赣州市。安远是“中国采茶戏艺术之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的发源地。
赣南采茶戏原名安远九龙山采茶戏,发源于安远县九龙山,成形于安远、信丰、赣县等地。自乾隆至道光末年,是安远九龙山采茶戏大光时期,并发展成为赣南采茶戏。乾隆年间陈文瑞的《南安竹枝词》载:“长日演来三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可见当时采茶戏的盛行。随着茶叶贸易、文化交流的频繁进行,特别是客家人的迁移,产生在安远的赣南采茶戏在周边省、县广为流行。王耀华的《客家艺能文化》就有如此论述:“采茶戏最早出现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形成赣南采茶戏。此后,往东流传到闽西宁化、清流、长汀、连城等地;往南传入广东韶关地区和梅县、湛江一带;再随着广东客家的迁移,而一路带往广西玉林、钦州,另一路则传到台湾的苗栗、新竹、中坜、桃园、平镇等地。”
1979年赣南采茶戏被拍摄成彩色戏曲影片《茶童戏主》。传统剧目《睄妹子》、《补皮鞋》、《钓拐》、《老少配》历演不衰,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第一批非物质史化遗产。
安远是全国的“中国客家小吃之乡”。主要特色农产品有:黄金西瓜、甜橙、三百山脐橙、鸡腿蘑、香菇。特种养殖产品有:麻羊、河蟹、三黄草鸡。特色食品有:苦笋罐头、东江泉酒、豹骨酒、饮料、米粉、韭菜面条、三百山矿泉水、月亮巴。
安远境内主要景点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东升围、莲花岩、无为塔、龙泉湖、永镇桥、永清岩、燕子岩等。东江源头三百山是江西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北有庐山、南有三百山”之称,山内瀑布众多,有独特的原始森林景观。
安远县境内遗存大量具有客家特色的房屋——围屋,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它的外墙全砖结构、围内室外铺地全部用卵石、实心炮楼做法独特,为客家围屋中仅有,被称为“东方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