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自来水,城中数万人的用水如何解决?看看长安城的供水

文君侃历史 2024-07-18 14:06:05

在古代,没有供水管道,也没自来水,那百万人口的用水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第一段 傍水建城才是正解!

水是一个文明发展和昌盛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悠悠华夏五千年文明,和“水”之间有着密切不可分离的关联。

一个国家的都城的建立,往往都是先由重臣,亲信先勘查当地的水文情况,再主持营建。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城,意指保护国君的建筑;郭,意指是看管人民的构造,而城市则是守卫国家的最后一道防御工事。

旧时城邑四围有城垣及护城河,以资防守,因有城池之称。

在冷兵器时代,数米厚的城垣不过登城云梯便可攀登。

为保守起见,就会挖掘与城墙平行的宽深壕堑,再引入河水,成为护城河。

通常宽度达到30米,深度也在4~5米,可保都城无忧。

先有城池守卫百姓,再有居民安居乐业。

可见,这百万人口用水的前提就是城市周围有充足的水资源可供利用。

不论是何朝代,都城无非都选址在黄河,长江流域两处,这是文明的基石。

比如说长安城。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先后有21个朝代在此建都,素有“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美誉。

前人常称“八水绕长安”,这八水分别是:渭河、泾河、沣河、涝河、潏河、滈河、浐河以及灞河,悠悠河流自西向东,将富饶的关中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捧起。

既然城外的水源取之不竭,那城内的百姓该如何利用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我国悠久的水井文化了。

第二段 我国的井水文化

早在先秦,就有“黄帝凿井”,“尧时凿井而饮”的记载。

井的出现,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通俗地说,科技发展的意义就是利民,过去人们只能傍水而居,不论是饮水还是灌溉,都需要从河流中汲取,费时费力不说,还有偶有坠河身亡的危险发生。

更别说每逢旱季,涝季,河流干枯,河水改道,居民不得不迁徙,这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制约极大。

而当井普及到了万千家庭,虽然不及如今自来水供应那么便捷,但是作为那时长安的居民,天刚蒙蒙亮,在炎热的夏晨,从自家后院的深井中打出一桶清冽的井水,先饮上一口,再作日常的洗漱,然后收拾衣物外出工作。

日落时分,辛苦归家,再提起一桶井水痛饮,一个平凡的长安城居民就是在这两桶井水中,安逸的度过平凡的一天。

长安城内有里坊上百,井口上千,每口井都可以至少供养一整个家族的日常的生活饮用,可谓是井井有序。

中国有句古话:“井水不犯河水”。

井水来自地下支流,河水源于天上降雨,地下支流深藏地底,口感清甜,而河流中往往鱼虾成群,难免有人畜粪便污染。

上好的深井更会引文人墨客挥毫赞誉,他不仅是提供平民百姓日常生活饮水,还是寄托游子思念之情的媒介。

当他们离开家乡,想起家乡井水的清甜,想起背井离乡的故事,不由得也会泛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另外,解决长安城居民用水的还有一套复杂的供水系统。

这些设施包括渠道、水库、水塔等,他们将河水雨水收集并且处理完善,然后再把他们通过排水沟,引入到各个家庭和公共设施中,以便于饮用和灌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自来水如今已经逐渐取代了井水的使用,这不仅是因为自来水更加便捷,还因为多年来人们对地下水的过度采集以及污染,使如今很多甜水井已经渐渐变为了苦水井,从清冽可口的井水,变成了如今只能勉强用来搓洗衣物的废水。

长安建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然而早在唐朝的时候,便有记载某些井水已经完全无法饮用。

这主要是由于古代的排水系统不够完善,再加上长安城是不断地由旧都翻新成新都的城市,所以无法构建新的排水系统,自然许多脏污就永远的留在了井底之下,最后宋朝只得建都开封,便有这个原因。

现在的我们应当珍惜古人留下的宝贵遗产,这不仅是对我们所生存的环境负责,更是对中华文化保存得责任。

参考文献

漫话帝尧之—凿井而饮——《平阳记忆官方》

2、供水 ▏中国给水历史:从先秦“凿井”说起,您知道多少?——烟台城市管理

0 阅读:14

文君侃历史

简介:每天说点不一样的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