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俊杰笑书郎
编辑 | 俊杰笑书郎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未来,对我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
这句话是一个少年在临死之前,留下的“自杀理由”。
当很多人都在忙忙碌碌搏一个美好未来的时候,这个少年却在年仅18岁的时候,就彻底断绝了自己对未来的一切畅想。
但绝对不会有人想到,他曾是人人羡慕的学霸,甚至还曾自费出版过历史方面的书籍,深得校内领导甚至是行业专家的赞许。
然而,即便荣誉满载,他最终还是走上了绝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天才的荣耀”他叫林嘉文,出生于1998年。
因为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所以他自小算是在书的海洋里长大,耳濡目染之下,也就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应的,他对学习也抱有很高的热忱,小学时候就从不贪玩,将可以跟同龄人玩游戏的时间,全部拿来读书和温习功课。
这样的孩子,总会成为别人口中的“好孩子”,所以林嘉文是走到哪被夸到哪。
而在诸多书籍中,他尤其钟爱历史一类的书,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其历史知识储备量就已经让历史老师汗颜不已。
到了高中,他将自己的所学融会贯通,自费出版了《当道家统治中国》和《忧乐为天下》两本历史书籍。
还未成年,便已经出版了专业度极深的书,这绝非“天才”就足以形容的。
像是李裕民这种研究宋史的大家,也开始对林嘉文有了不少关注。
外界对于他这个天才更是推崇备至,纷纷预言这孩子以后肯定会成为某方面的顶级专家。
然而大家没想到的是,其实在这种“天才”表象的背后,是常人所不敢想象的痛苦。
“天才的痛苦”诚然,当一个被羡慕的天才,起初林嘉文心里是非常欣喜的,毕竟哪个孩子没有点虚荣心,这些荣誉和称赞都让他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然而日子一长,这些称赞就慢慢变成了越加越重的期待,开始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最初,大家只是惊叹林嘉文的天才之举,但很快大家又开始给他施加很多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好像林嘉文要是达不到的话,就枉费了“天才”之名。
所以站在林嘉文的角度上想,他已经开始面临着诸多的压力。
父母方面,他们开始有意无意地督促孩子更加用功,甚至还会有些强制性地让他学习;
社会方面,大家开始对他抱有极大的关注度,一举一动都会被人迅速放大,压力十足;
个人方面,林嘉文为了满足大家对他的期待,也开始自我忧虑,生怕自己辜负大家。
各方面的压力都汇聚到林嘉文的心里,让他久久不能释怀。
要知道,他不过是一个高中生,本该是专心学习的年纪,却过早承受了多数人这辈子都不可能承受的压力,其后果可想而知。
另外,作为一个与同龄人拉开巨大差距的“天才”,林嘉文还是孤独的。
即便在家里有父母的陪伴,可父母并不能走进他心里,帮他排忧解难。
每当这个时候,他就独自看书、思考,自我怀疑和否定,有时也会想:这种生活是我想要的吗?
林嘉文的精神世界,已经形成了“从孤独到学习再到孤独”的恶性循环,且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有无限的压力伴随着他。
可能已经有朋友猜到了,一段时间之后,林嘉文患上了抑郁症。
抑郁症这三个字,多么“心酸”的字眼,却悄然走进了天才的身体。
他开始失眠,开始焦虑,开始彻底断绝与人的交流,直到母亲带他去看过医生之后,他才稍微好转了一些。
但仅此而已,因为回到家里他面对的生活依旧没有改变,甚至父母都没有将他的抑郁症放在心上。
母亲只是看着少了药片,觉得儿子有吃药就是在变好,可事实上,林嘉文只是偷偷扔了而已。
在被抑郁症困扰的时间里,林嘉文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我的未来还有意义吗?”
又或者是在想:“眼前的一切褒奖,似乎不是一种荣耀,反而是一种枷锁。”
思考得多了,林嘉文也就开始有了异样的心理。
“天才的陨落”越发严重的抑郁症,让林嘉文几乎丧失了睡眠,情绪上也越发郁结。
2016年2月13日,春节过完的第六天,林嘉文便做出了他认为最正确的决定。
这一天,母亲张罗了一桌好饭,一家三口在饭桌上有说有笑,仍旧沉浸在春节的气氛中。
饭后,林嘉文返回自己的房间,并悄悄关上了门。
他慢慢走到书架前,抚摸着那些让他拥有渊博学识的书籍,仿佛回忆起了十几年来的一幕幕场景,有被人簇拥时的得意,也有孤独时的落寞。
接着坐到那把熟悉的椅子上,掏出纸笔,缓缓写就了一封信,而这封信,便是留给父母的遗书,也是对外解释自己“寻死”的缘由。
在给好友发去最后一封电子邮件后,他迈步走向窗边,纵身一跃。
彼时父母还不知道,直到楼下越来越喧闹,父母才起身去看。
在见到有人跳楼的瞬间,父母当即便意识到了什么,父亲将儿子的房门踹开,却发现早已空无一人。
儿子跳楼自杀,这对每一个父母来说都是无法言喻的悲痛,而林家父母看到儿子的遗书时,更是充满了心痛与懊悔。
“未来,对我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这句话像一根针一样,深深刺进了父母的内心。
原来,儿子居然承受了这么重的压力,甚至到了“不屑于活着”的程度。
整整两年,林嘉文都在深深的抑郁症里挣扎不已,也正是这痛苦的两年,才让他最终做出了令人惋惜的决定。
后记林嘉文已经走了,可是有些痛苦与阴影却依旧笼罩在很多青少年的身上。
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内卷也随之严重。
于是,父母和老师们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有个更加轻松的未来,即便他们并没有像林嘉文一样拥有“天才”之名,可依旧被施加了太多太多的压力与期待。
长此以往,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反过来说,前不久高考刚结束时,有些家长就看得非常开,觉得孩子只要认真努力过了就不负青春,所以该带着孩子出去玩就玩,该高高兴兴办升学宴就办,孩子想要复读再搏一把也是鼎力支持。
那么对于林嘉文事件的遗憾,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大家是怎样的看法呢?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内的娱乐人物故事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本文信源:1.澎湃新闻——高中生出历史专著,学者赞“解放后最年轻具有研究能力作者”
2.央广网华商报——18岁史学奇才因抑郁症自杀 曾出版几十万字专著
3.中国青年报——自杀的18岁“史学奇才遗书部分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