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摸底排查”结果:国内能一次拿出50万元的家庭,超乎你想象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4-07-27 01:35:31
前言

之前,曾有专家在采访中表示“谁家拿不出五十万”,在社会上激起了强烈反响,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十分拮据,根本没有那么多财产。

针对这种奇怪现象,央视曾专门对我国居民的银行储蓄开展了一次“摸底调查”,可调查结果却让人十分震惊,我国的绝大多数人银行账号的储蓄情况竟然都是“口袋空空”。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那么,我国能拿出五十万的家庭究竟有多少?真实的民众财富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财富的“二八定律”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人认为国民财富水平已经大幅提升。然而,针对全体国民的银行储蓄调查却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中国能够一次性拿出50万现金的家庭竟然屈指可数。

当然,一个家庭拿不出五十万存款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五十万,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为例,很多家庭的年收入就已经接近了五十万,但由于当地居高不下的房价、生活水平而无法积累财富。

据统计,中国绝大多数的家庭资产,有70%集中在了房产上面。他们虽然享受到了房产增值时代带来的财富积累,但也不得不面临财富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即便是那些名下有着多套房产的家庭,也需要面对财富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在急需大量资金的情况下,房产可能无法快速变现,导致家庭难以灵活调配资金,应对突发需求或把握投资机会。

其次,财富分配的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很多人或许都听说过著名的财富“二八定律”,即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了百分之八十的财富。但中国目前的财富结构可能比这更为严重。

根据胡润百富的报告,中国拥有600万元以上资产的富裕家庭,掌握着全国86%的总财富,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普通家庭只能分享剩下的14%的财富“蛋糕”,他们自然也就无法积累足够的大额可支配资金。

此外,50万元存款保险限额的设置,既是中国家庭财富的缩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的资金配置。据报道,2015年中国设置50万存款保险限额时,能达到这一标准的银行储户只有0.37%。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更多的家庭在存款储蓄上突破五十万元,但他们也会为了增加资金的安全性,而选择将存款分散到不同银行,或者投入到地产或其他理财产品中。

在追求多元化理财和投资的家庭中,他们的家庭财富更多地分配在股市、基金等金融产品,或更偏向于长期稳健的保险产品,通过各种投资组合实现分散风险的目的。

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理财和投资的门槛仍然不低。无论是优质理财的资金门槛,还是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所需要的知识门槛,都意味着能够实现这种投资组合的家庭本身就比较少见。

这不但要投资者在金融领域内有着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风险管理能力,还需要投资者能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对自己的投资理财产品进行有效管理,显然不适合那些忙于工作的普通家庭。

超前消费的错误观念

据调查,在我国1.75亿的90后中,高达86.6%的人存在各种分期付款或逾期未还的债务。这一惊人的数字背后,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在超前消费时代普遍背负沉重债务的现状。

从父辈的“量入为出”到新一代年轻人的“及时行乐”、“超前消费”,这种消费观念上的转变,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分不开关系。已经不愿“没苦硬吃”的年轻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很多“超前消费者”认为,只要能负担得起月供,就可以先享受高品质的生活。他们虽然在短期内享受到了生活质量的提升,但随着疫情时代等意外的到来,也有很多人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其次,互联网时代的各种诱惑无处不在。社交媒体上光鲜亮丽的生活展示、各大电商平台的营销推广,都在不断刺激年轻人的消费欲望,让很多年轻人难以抵挡诱惑。

再者,金融科技的发展也让借贷变得更加容易。即便不考虑那些非法信贷,光是信用卡分期、花呗白条等金融产品,就可以让年轻人可以轻松获得超过他们负担能力的信贷。

而如今居高不下的房价也是很多年轻人负债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到大城市买房的年轻人光是凑齐首付就要掏空双方父母的四个钱包,再背负上几十年的房贷也就不足为奇了。

面对年轻人负债累累和超前消费的问题,不但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年轻人自身也要积极行动,养成制定预算、固定储蓄的习惯,不断提升技能以增加收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理性消费,谨慎使用信贷产品,遇到财务困难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缓解年轻人的债务问题,引导他们走向健康的财务生活。

我们还应注意到,超前消费和负债问题虽然在年轻人中更加常见,但并非年轻人独有,而是整个社会面临的挑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任重而道远的“共同富裕”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共同富裕”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国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想要真正实现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近年来,中国在脱贫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0年,我国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这只是我们迈向共同富裕的第一步。

绝对贫困虽然消失了,但相对贫困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舒缓,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收入差距依然存在。

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虽然在过去的十年里,已经从2.81下降到2.56,但双方的差距依然十分显著,而且广大农村区域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机会等方面依然十分落后。

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是一个突出问题,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虽然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但缩小区域差距仍需持续努力。

收入分配差距则是制约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虽然较2008年的峰值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国际警戒线。

此外,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也是一个重要挑战。虽然我国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和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仍需提高。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多管齐下,全面推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但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升低收入群体收入,同时合理调节高收入。还要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十分关键,通过提高保障水平来缩小城乡、地区和群体间的差距。必须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全民素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不容忽视,这将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可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发生。

需要强调的是,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基础,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又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同时,我们也要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而是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它强调的是机会公平、权利公平,而不是结果的绝对均等。

总的来说,“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就一定能逐步缩小差距,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结语

我国50万存款的人数不到百分之一,鲜明地反映了当前我国财富分配的不均衡状况。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只有全民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然而,我们也应明白,这一数据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优化结构,我们有信心能够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逐步缩小贫富差距。

参考文献

国家统计局——《2023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环球网——《存款保险条例出台:最高偿付50万 覆盖99.63%存款人》

4 阅读:5702
评论列表
  • 2024-07-28 14:21

    很多吗?只要不婚不育,很容易拿出来的[笑着哭]

    Thallo‐‐仰&望 回复:
    还要不买房,不看病。生活花销省着点。
  • 2024-08-26 23:36

    500我能拿的出来

  • 2024-08-23 23:42

    十万分之一吧,

回顾过往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