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春秋战国最富裕的国家,却未能跻身战国七雄,到底怎么回事

北斗维斟酌历史 2024-09-02 14:34:41

提到春秋战国最富裕的诸侯国,大家可能会提到齐国。齐国濒临大海,有鱼盐之利,加上国内纺织业发达,因此能够成为关东的经济强国。但要说最富裕的国家,那还得是宋国。

齐国虽然濒临大海,但上古时代航海技术落后,人们更多还是依赖于内河水运,因此齐国在对外贸易中并没有获得多少经济利益,主要还是依赖于鱼盐之利。而宋国则不同了,宋国地处于黄淮之间,沟通者黄河、淮河两大水系,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交通中心。

在运河开凿之前,淮河一带的物资会通过淮河和各大支流北上,运输到宋国、郑国、鲁国一带,中间可以转为陆运,再进入淮河、济水等水系,因而宋国、郑国就成为了南北经济交流的咽喉。读《左传》可知,郑国、鲁国早期都曾出现过如弦高这样的商人,而宋国是殷商后裔,自古以来就是以经商闻名于天下。春秋时期的主要城邑都建设在高处,以防止被洪水淹没,古文献称作“丘”。《左传》记载以“丘”为名的城邑有48处,其中11处在宋国,可见宋国的城市比较多。

另外,宋国的地形也非常平坦,境内几乎没有大山,因此宋国能够成为当时主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农业发达自然是不用怀疑的。

凭借在商业、交通和农业上的优势,宋国成为春秋最初比较显眼的诸侯之一。春秋早期的历史,说简单一点就是四周的齐、晋、楚、秦低调扩张,中原的郑、宋、鲁相互斗争,这也说明了郑、宋、鲁在春秋初期的底子还不错,实力不容小觑。

宋国人虽然富裕,但战斗力比较差。在春秋初期的几次大战中,宋国总是被郑国击败。加上宋国内部总是出现政变,自然也就在中原争霸的舞台上屡次败北。齐国崛起后,宋襄公带领宋国坚持站在齐国这一边,逐渐成为了北方诸侯联盟的重要“元老”。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内乱,宋襄公又带领诸侯平定齐乱,威望上升。

这时候的宋襄公认为自己接替齐桓公来带领诸侯“尊王攘夷”,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宋襄公空有抱负,却没有实力。在泓水之战中,宋襄公最终被楚国击败,未能实现霸业的梦想。

此后,晋国崛起,晋楚争霸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处于晋楚之间的国家就惨了,他们总是被晋楚轮番进攻,要么依靠于楚国,要么投降于晋国。宋国和郑国也就只能在晋楚之间来回摇摆。这时候的宋国,早已失去了扩张的最佳机会。

如果观察淮北地图就会发现,春秋时期的淮北有许多的小国存在,这些小国甚至延续到了战国,被誉为“淮上十二诸侯”。这些诸侯的经济都比较富有,谁能够吞并淮上诸侯,那一定就能够成为东方最富裕的国家。试想,如果宋襄公在平定齐乱后不选择和楚国争锋,而是承认楚国的霸主地位,然后趁齐衰晋乱的千古良机吞并淮上诸侯,那宋国的崛起也不再是梦。

然而现在晋楚争霸,宋、郑等中等诸侯只要稍微有军事动作就会引起晋楚的武装干涉,吞并他国实现扩张是难上加难了。这时候的宋国,只想实现晋楚和解,有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来发展经济。这个愿望最终在春秋后期实现。

前579年,宋国的执政华元召集了第一次和平会议,晋楚两国第一次达成和解,史称“第一次弭兵之会”。前546年,宋国执政向戌再次召集了第二次和平会议,这次会议有14个大国和中等国家参与,是春秋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大会之一。此后,晋楚基本实现了和解,宋、郑都获得和平的发展机会。

弭兵之会后,宋国再次拥有了对外扩张的机会。当时楚国在南方陷入了和吴国的缠斗,无力北伐;晋国六卿的内斗越来越严重,国家都快瓦解了,更是无心干涉他国事务。这时候宋国要是出兵兼并几个小国,那其他大国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事实上,宋国当时也的确扩大了土地。公元前563年,晋国为了防止南北咽喉的偪阳国倒向楚国,于是带领十三国联军攻打偪阳国,经过很长时间,终于将偪阳国消灭。此后,晋国将偪阳之地送给了宋国。

公元前487年,曹国叛晋攻宋,最终反而被宋国吞并。曹国,位于菏泽一带,是当时天下的交通枢纽,史称“襟带河济,扼控鲁宋”。曹国被宋国吞并后,宋国的经济实力,交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春秋末期,中国南北运河打通了。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实现北伐,在长江和淮河之间开凿了邗沟,实现江淮之间的水运得以打通。此后,吴国的军队就沿着邗沟进入淮河,再从泗水逆流而上,进入了淮北一带。为了成功实现和晋国在黄池会师,夫差又下令开凿了荷水,沟通了泗水和济水。这样一来,黄河、淮河和长江就沟通到一起了,南北水运迅速发展了起来。

而宋国,正好处于黄河水系和淮河水系的交汇一带,运河的开凿自然让宋国的经济实现了飞越。荷水开凿后,宋国刚刚占据的陶邑迅速成为了运河转运的枢纽,短短十年时间就成为了全国最繁荣的城市之一。传统范蠡也隐居到陶邑,成为了巨富,人称“陶朱公”。

春秋末期到战国的宋国到底有多繁荣呢?《吴越春秋》记载“宋人居枢而资转来物,得金若流沙”。《庄子·逍遥游》载:“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汉书·地理志》载道:“宋地,房、心之分野也。今之沛、梁、楚、山阳、济阴、东平及东郡之须昌、寿张,皆宋分也。”

这时候,晋国进入到了卿大夫内斗最激烈的阶段,齐国出现了田氏代齐,楚国被吴国攻击,元气大伤;越国虽然灭了吴,并将首都迁徙到了山东半岛的琅琊,但越国最终未能在北方站稳脚跟,很快迁了回去。这时候宋国是最富裕的国家,如果宋国大规模改革、扩大军事规模,那就可以趁机消灭附近邳、郯、莒、薛、滕、邹等小国,甚至可以吞并楚越延伸到淮河北部的土地,一举成为了和“战国七雄”并列的大国。

然而,宋国国内也出现了问题。从春秋向战国转变的过程中,各诸侯国内部的卿大夫势力都迅速膨胀,导致国内政局动荡,晋国出现了“三家分晋”,齐国出现了长期的内乱。春秋中期,宋国出现了“华向之乱”,主政宋国的华氏被清除出宋国;春秋后期,又出现了“向魋之乱”“大尹之乱”。前 469 年,戴氏控制了宋国,开始了“戴氏取宋”的历史。

在整个战国时期,宋国都被戴氏控制。由于根据还没有稳固,戴氏前期只能选择将重心放在国内,减少在国际上的事务,以防止外部干涉。直到前372年,戴氏才最终成为了宋国国君。但是这时候,战国已经进入到了中期,战国七雄基本形成,宋国丧失最了春秋战国之交的最佳扩张机会。

公元前328年,戴偃发动政变,自立为君,史称“宋康王”。戴偃敢自立为王,就说明了他有角逐中原霸主的雄心壮志。随后宋康王“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有其地。”号称“五千乘之劲宋”。然而,宋国的急剧扩张会伤害齐国、楚国和魏国的利益,于是三国联合进攻宋国,宋国最终被瓜分了。

宋国最大版图

此后,齐国占据了宋国的大部分土地,使得齐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空前的扩张,这又引起了其他诸侯的恐惧,于是出现了五国联兵伐齐的战争,最终导致齐国衰落,而原本宋国的土地被他国继续瓜分,其中最富裕的陶邑竟然被秦国给吞并了,成为了秦国在关东的飞地。可见,对宋国的争夺战争也是战国时期的重要转折点。

5 阅读:2658
评论列表
  • 2024-09-02 18:15

    虽然我没有证据,但我感觉小便是宋吹。论经商,宋比不过郑,论资源,宋国没有任何优势。古代航运业极其落后,宋国居淮黄之间受洪水泛滥之害远比航运带来的好处大,齐国一个“渔盐之利”的“经济战”打得周边国家无还手之力,奠定了齐国称霸天下的经济基础。小便竟然说齐国的“渔盐业”不如宋国的“航运业”。宋国有多富没看出来,倒是创造了两个千古流传的成语——易子而食,析骨而炊[呲牙笑]

    用户10xxx26 回复:
    宋怎么说和中山都是并列战国八强,兵车五千乘中等大国
    九重昆仑通天塔 回复:
    在南宋之前,黄河都是走河北山东,入渤海,并不走淮泗。
  • 2024-09-21 21:27

    宋国属于...黄泛区

  • 2024-09-29 13:12

    宋是商人后裔,旁边的诸侯国都是周人,不搞你干谁

北斗维斟酌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