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真是为纪念屈原吗?答案或许真还不一定

吕布省愚 2024-06-11 14:09:21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290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 9 分钟)

夏日的一丝清凉,或许就是在人们徘徊于江河湖溪畔观看赛龙舟的时候,溅出的水花泛滥在空气中的那一刹那,才能够真正让人体会到。公元2024年6月10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您好,这里是您的老朋友,省愚杂谈。

一直以来,鄙人最愿意讲述历史故事,然而恰如其分地遇到端午节,此处或许就有着千言万语想说诉说了。咱们这代人,或者大部分国人一千年来都清楚并且执着地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这里就必须要展开讲述一下端午节到底是在纪念谁的。

读史知今世,

来者犹可追。

读史知未来,

鉴往纠昨非。

没错,今日,咱们依然讲述历史故事及其背后的深远意义。

·纪念屈原之说出自南北朝时期

根据现在的一些可靠史料推测,农历五月初五纪念屈原,最晚出现在南朝的梁代。此处有一个尽人皆知的传说,称,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文人吴均所作 《续齐谐记》中载:“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讲故事,讲生活

时至唐朝,纪念屈原之说便已成为主流,所以前文中鄙人也曾提及,千余年来这几乎都是人们心中不变的定理。《襄阳风俗记》中,对于端午节与屈原之间的关系描述得耿加透彻:

“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以祭之,屈通梦告妻:所祭食皆为蛟龙所夺,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其妻以竹为粽,以五色丝缠之。今俗其日皆带五色丝食粽,言免蛟龙之患也。”

上面这段记述不仅奇幻,甚至还有一丝浪漫,真佩服古代人们的思潮,犹如律动中的音符,难以捉摸下一音节的主流。本来为驱瘟送邪而进行的划龙舟习俗也加上了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身体的意义。端午纪念屈原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里对于爱国忧民、清高自守、卓尔不群的理想人格的追求。而屈原的这份爱国精神,感动了古往今来的文人。

所以,说了这么多,端午节真的古往今来就是为纪念屈原的吗?其实不然,在下接下来为大家给出几个不同的答案。

·纪念伍子胥之说

上一段讲到的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而另一位很可能是端午节纪念源头的历史人物生活在春秋时期,他的名字叫伍子胥。

历史上的楚平王可是一个春秋时期恶事做绝到极致的人物形象,有碍于最近三十年影视作品较少染指春秋时期,使得人们对于楚平王的光辉事迹了解并不多。而楚平王曾干出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即是冤杀伍子胥的父兄。通常在中国古代史书的观点,楚平王冤杀伍子胥父兄是受奸臣蛊惑,这里所谓的“奸臣”即是深受楚平王重用的费无极。然而在下却不这么认为,没有昏君,哪里来的佞臣呢?都说是费无极蛊惑楚平王,如果楚平王自身没有主观能动性,那他又如何能冤杀忠良呢?毫无疑问,这也是鄙人长久以来阅读历史的本真态度。

回到主题,由于父兄受到楚平王的冤杀,导致伍子胥最终逃离楚国,转而投奔吴国国君吴王阖闾,这位阖闾有个儿子特别有名,名叫夫差。

在伍子胥充满仇恨的眼神加持下,最终吴国于阖闾时期成功破楚,吴王阖闾与越王勾践作战时阵亡,其子夫差继位吴王,攻陷越国,勾践随即向请和,夫差许之,这也就为后来著名的“卧薪尝胆”的故事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伍子胥极为反对夫差同意勾践的请降,伍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但是,只有忠勇没有佞臣,这不太符合古代帝王驭下之术,所谓“驾驭臣下”,最好的方式就是制衡。所以,在伍子胥企图建议夫差彻底灭亡越国以绝后患的时候,奸臣伯嚭适时地走上了历史舞台。

吴国击败越国时,越卿文种带着美女珍宝,暗中献给伯嚭,伯嚭收受了贿赂自然要为越国说好话。后来伯嚭竭力劝说夫差受降,使得勾践免于一死。所以,主张受降的伯嚭与主张追击的伍子胥便成为死对头。此时,伯嚭陷害伍子胥勾结齐国,夫差选择相信伯嚭,导致伍子胥被迫自刎而死

夫差赐死伍子胥,子胥自杀前留下遗言,希望能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城门上,好看着越军灭掉吴国。夫差闻言大怒,令以皮革包裹子胥尸体,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吴地人传说伍子胥因而化为河神,故于端午节祭拜伍子胥,粽子也是奉献给伍子胥的祭品。

粽子,您爱吃吗?

“伍子胥之说”的故事到此暂告一段落,不过尚未完全结束,后文还有彩蛋。然而,作为看官,您的感受怎么样呢?是否觉得与过往的认知有着一些多样性呢?

·介子推与秋瑾

除纪念伍子胥之说外,在今山西地区,还有纪念介子推之说。介子推是何人?历史上著名的“割股奉君”的主人公。这“割股奉君”的故事着实是有点毁掉当代人三观的意图,以后咱们会在《先秦人物列传》的合集中为您讲述。不过,单纯记录介子推的故事结局,在《琴操》中记载介子推于五月五日抱木焚死,晋文公为了哀悼他,就下令五月五日不得举火。这也是端午节在山西地区最为古老的传说。

近代时期,又因清末革命烈士秋瑾于五月五日就义,端午节又被赋予纪念秋瑾的意义。

但是以上两位并未大范围或者长时期成为五月初五节日祭奠的主流对象,不过下一段落要提及的这位人物倒是为“伍子胥之说”提供了更多的真实性。

·纪念孝女曹娥之说

东汉之后,三国归晋,紧接着就是十六国时期以及南北朝时期,华夏大地四处飞扬的硝烟真实性地影响了当时人们的基本生活,此处,思想的寄托与信仰,便是统治阶级施政的重要来源。

汉朝之后,关于农历五月初五,有了纪念孝女曹娥的意义,据《后汉书·列女传》及《会稽典录》记载了一段孝女曹娥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 孝女曹娥者,上虞人。父盱,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汉安二年,迎伍君神,溯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娥年十四,号慕思盱,乃投瓜于江,存其父尸曰:父在此,瓜当沈。旬有七日,瓜偶沈,遂自投于江而死。县长度尚悲怜其义,为之改葬,命其弟子邯郸子礼为之作碑。”

简答翻译一下,大概意思为,曹娥为会稽上虞人,其父亲曹盱于汉安二年,也即是公元143年端午节在江边迎水神伍子胥时掉进江中溺死,当时十四岁的曹娥沿江不断痛哭,十七日后投江而死。

所以这段表面上有可能认为是“纪念曹娥”之说的故事,倒是为“伍子胥之说”加成。

·为何纪念屈原之说成为主流?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纪念伍子胥”之说很有可能是端午节纪念的真实起源,那如今又为何是“纪念屈原之说”成为主流呢?此处,或许要辩证地看。

中国近代以来屡被侵略、被压迫,社会就格外提倡屈原的这种爱国精神,民国以来屈原的诗词一直散见于中小学教科书,或许,此刻正捧着手机的您当初上学时也背过屈原的《离骚》。

风驰电掣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意义在大中华地区也就因此深入民心。1919年之后,端午节、屈原传说、爱国精神三位一体的组合形态相当长时期一直占据了主流,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开始把端午节定为诗人节也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

进入20世纪中期之后,郭沫若编写的话剧剧本《屈原》被用于宣扬爱国主义,且更强调其斗争精神及深入民众、关心百姓疾苦的方面,把屈原事迹与当时的进步思想联系起来。虽说后来因为一些偶发性事件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罕有人提及,但是进入70年代末期开始,端午纪念屈原之俗仍然被广泛用于增强国民爱国精神。

所以,此时,什么伍子胥、介子推都被人们抛诸脑后,故事到底是怎样不重要,讲故事的人与听故事的人都愿意相信这是事实,也就无所谓结局了。端午节不管纪念谁,如果今时的您我还能保留着对于古代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敬畏,这就值得推崇。

0 阅读:8

吕布省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