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词赋自古都是文人雅士用来抒发心中情感的一种手段。
不管是提倡“诗言志”的复古派,还是讲究优美婉约的其他诗人,其作品都是追求尽可能的高雅,很少会出现一些平庸的字眼。
但这一切在伟人毛主席看来却大可不必。
他老人家的文学作品遣词造句不拘一格,什么词语都能够用,读起来非但不会别扭,反倒气势豪迈,酣畅淋漓。
毛主席曾经在邓大姐的“催逼”下写了首新词,这首新词发表之后,不但世人震惊。
就连当时重病的周总理都捧腹大笑,爱不释手。
这首词是毛主席的那篇佳作,为什么会让总理如此可乐呢?
才情高绝的毛主席毛主席不但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文学家。
他老人家的作品大道至简,无不包容。
抛去其他的光环,毛主席的作品的成就在中国近代的文学史上都是无出其右的。
在主席少年求学时代,就已经显露出了超凡的才情。
16岁离开家乡的时候,他写了一首非常出名的七言绝句以赠父亲,其中的两句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两句诗不但体现了毛主席惊才绝艳的文学造诣,也流露着一往无前的革命情怀。
毛主席的一生是对这两句诗最好的佐证,他老人家为了中华民族能够重新崛起,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最后终于不负所望的建立了新中国。
在主席上学的时候,由于是农村来的,所以很多同学都看不起他。
毛主席对此不屑一顾,他的心里面装的是国家和人民,而不是小小学堂里面的是是非非。
一次几个富家的同学实在挑衅过甚,于是毛主席巧妙的修改了前人的一首小诗,来作为回应。
这首诗就是《咏蛙》。
其中后两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异常的霸气,让当时学校的老师都叹为观止。
虽然毛主席一生非常的儒雅谦虚,但他的身上也带着与生俱来的霸气。
说句不客气的话,要是没有这种霸气,毛主席也就不可能一步步走到巅峰,成为被所有人都敬仰的领袖。
1925年的时候,毛主席离开家乡准备前往广州发动农民运动。
来到橘子洲头的时候,想到曾经读书时的一幕幕,主席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
那一年毛主席32岁,正是一个男人最巅峰的年纪。
但当时的国家异常的动乱,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毛主席才会问出“这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话语。
在屡次的反“围剿”以及长征途中,毛主席更是留下了非常多著名的诗篇。
那一首首作品,无不诉说着革命历程的艰辛和共产党人的豪气。
正是因为毛主席这种乐观积极的心态,所以他和共产党才能够最终走向胜利。
这真的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信手拈来的真知灼见毛主席不但在诗词方面的造诣不弱与古代的任何一位大文豪。
在写文章方面更是非常了得,他老人家经常用最朴素的语言写出最准确的真知灼见。
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写的《论持久战》,非常精准的判断了中日双方的局势。
这篇文章不但给中国所有的抗日民众鼓舞了信心,而且还给大家都指明了方向。
事实证明,中日之间的战争走向完全被毛主席给预测到了。
除了这一篇传世之作,毛主席还写了《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以及《愚公移山》等许多让党内外都奉为经典的佳作。
就算是到了现在,我们读这些文章的时候都能够感受到毛主席那炽热的感情和殷切的希望。
在毛主席的笔下,世间万物都能够化作一个个带着墨香的文字。
现在的很多大企业家都喜欢闲暇的时候读一读《毛选》。
这部巨著中蕴藏着非常多的真知灼见,细读能够品味出非常多的人生至理,对工作生活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诗圣杜甫曾经评价诗仙李白是“笔落惊风雨,诗出泣鬼神。”
而毛主席更是“诗出动天地,笔落定乾坤。”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的问题非常多,全世界几乎都不看好中国的发展。
为此毛主席面对美国记者采访的时候,非常巧妙的用了“纸老虎”这个词。
这让当时的美国记者非常的惊讶,因为她面前的这个中国领导人实在太有才了,总能用最幽默的话表达出最强大的自信。
事实上这并不是毛主席的幽默,而是他透过现象看到了反动派的本质。
要知道毛主席在美国的粉丝是特别多的。
美国人非常的有意思,他们很多人都反对抵制中国,但却异常的崇拜毛主席。
在他们的眼中,毛主席不止是中国人的领袖,更是一个有着强大魅力,有着最具东方神秘色彩的精神象征。
在美国人眼中,他老人家就如同超级英雄一样,不可思议的挽救了当时千疮百孔的中国。
这是非常符合所有美国人世界观的。
他们幻想出来的超级英雄,却在中国实实在在的出现了,这怎么能不让他们崇拜和喜欢呢?
别出心裁的词作毛主席为人非常的儒雅谦虚,所以当时在延安一起共过事的人和毛主席的关系都非常融洽。
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大姐和毛主席的私交就很好。
当年贺子珍大姐在陕西产下李敏的时候,邓大姐就专门前去看望,并且还给孩子起了个小名“娇娇”。
对于很早就参加了革命,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的邓颖超,毛主席也是非常尊重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邓大姐负责全国的妇女工作,不时会和毛主席一起参加一些重要的会议。
邓大姐特别喜欢毛主席的诗词,所以借着机会经常向毛主席催稿。
1965年的一天,在一次会议结束之后,邓大姐又爽朗的笑着问主席最近有没有新作,她可好久都没有拜读到主席的佳作了。
对此毛主席也笑了起来,说过两天一定奉上。
当时新中国的外交压力不小,不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频频给中国使绊子。
就连之前的老大哥苏联,也从1960年开始和中国悍然翻脸,不但撤回了自己的专家,而且各种小动作不断。
1963年的时候,苏联更是和美国、英国一起签订了一个限制核武器实验的国际条约。
这个所谓的条约很明显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可这不但没有吓到中国人民,反而更是激起了大家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志气。
在我们国家的自主研制下,1964年10月16日尼泊尔成功的爆炸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
这一声巨响震惊了整个世界,让叽叽歪歪的美、英、苏三国彻底的闭上了嘴。
想到这里毛主席于是挥笔写下了《念奴娇·鸟儿问答》一词。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这首词的借助鹏雀问答的语气,不但狠狠的讽刺了当初签订核限制条约的三国,戏谑了一通当时苏联的领导人赫鲁晓夫。
而且充分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气概和不屈精神。
尤其是末尾的一句: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气势实在是太足了,把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完全体现了出来。
邓大姐当时看到了这首词非常的喜欢,连连夸赞。
对于这个经历惯了枪林弹雨生活的老革命家来说,这首词实在是太切合心意了。
1975年的时候,工作人员在整理毛主席诗稿的时候发现了这首词,于是征得主席同意之后,便和其他的作品一起发表了。
重病在身的周总理得知毛主席的作品发表,专门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找来拜读。
当看到这一首《念奴娇·鸟儿问答》的时候总理现是一愣,然后开怀大笑了起来。
邓大姐正好进来探望总理,看到这一段时间都愁眉不展的总理如此的高兴,便非常好奇的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得知原委之后,邓大姐也跟着笑了起来,然后说这首词还是在她的催逼下主席才写的。
这让周总理觉得更加有意思了,越看越是喜爱这首词。
结语:虽然新中国的领导人都是从战火年代走过来的,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他们在生活中带有浪漫主义色彩。
可能是因为最了解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所以领导人们不管是日常的谈话当中,还是文学作品当中,都非常的幽默诙谐。
当然毛主席的作品当中一点也不缺威武霸气的诗词,其中《念奴娇·昆仑》应该是霸气诗词当中的代表作。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拜读,绝对不会失望。
声明:文中图片均来自于公众网络,如有侵权烦请告知,违者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