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宋朝开始,曹操的形象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慢慢被“黑”。
我们了解三国历史,永远绕不开的是陈寿的《三国志》,陈寿本是蜀国人,后来蜀灭亡,陈寿就成了晋人。曹魏受禅于汉,司马氏受禅于魏,因此晋是奉曹魏为正统的。所以《三国志》中曹操的传记为《武帝纪》,虽然陈寿是蜀国人,刘备也只能是“先主”。自然魏晋时期,对于曹操的评价基本上是肯定和褒扬之词。
东晋后期,刘裕又篡了司马家的政权,所以还是一脉相承的,对于曹操基本上是肯定的。但是此时由于东晋南迁和南朝偏安,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裴松之在给《三国志》作注的时候,把曹操残忍好杀、奸诈的一面如实地记录下来。裴松之本来是东晋臣子,后来成了刘宋的史官,最主要的当时南朝只能居于南方,而曹操一直是北方势力的代表。
隋唐都是大一统的王朝,所以对于曹操评价很高,尤其以唐太宗李世民为代表。他曾经说曹操:“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受李世民的影响,唐朝很多人对曹操的评价都比较高。大多说他用兵如神,像孙子、吴起一样,是一个不世出的人才。但是,自唐以后,对于曹操的评价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即肯定了曹操的政治功绩和优秀品质,又评价其为“乱世之奸雄”。在曹操东征陶谦的过程中,司马光认为曹操“杀男女数十万,泗水为之不流”,具有残忍嗜杀的性格特征。《资治通鉴》中很多记载比较全面完整地记载了曹操整体形象,没有刻意掩盖其过失,也没有过度夸大曹操的功绩。北宋的大文豪苏轼在他的笔记《东坡志林》中曾经记载这样一件事:说当时很多小孩子在家里调皮捣蛋,大人就给点儿零花钱,让他们去听说话艺人讲故事。小孩儿听艺人讲三国故事,听说刘备打败仗,小孩就皱着眉头哭起来,听说曹操打败仗就特别高兴。为什么小孩有这样的情感反应呢?显然是因为在说话艺人的刻画下,刘备是一个好人,是一个仁慈的人,好人吃了败仗,小孩不高兴,才哭。而曹操是一个坏人,坏人吃了败仗,小孩非常高兴。艺人讲的故事中已经有了鲜明的倾向。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倾向,小孩才会有听后的反应。所以通过这条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北宋时,民间讲述的三国故事就已经有了尊刘贬曹的倾向。靖康之变后,赵宋南迁,偏居于一隅,这时更是和当年偏居于益州的刘备一样。当时南宋很多读书人、将领的毕生之志就是北伐中原,所以这时候如果再推崇曹操,则显得有些奇怪了。刘备毕竟继承了大汉的基业,虽然偏于西南;而南宋在延续了北宋的统治,所以人们慢慢推崇刘备也是非常正常的。
再后来我们就更加熟悉了,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在整理前人说书的基础之上,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自此以后,人们了解三国一般都是从《三国演义》开始了,到今天依然如此,我们读小说、看电视剧、电影等等。罗贯中完全继承了自宋以来,尊刘抑曹的倾向,所以我们小时候初读三国,大都会站在刘备一边。明清就更不用说了,据说清朝人都是拿《三国演义》当兵法看的,所以各种戏剧里边,曹操就成了白脸了。1800多年的历史变迁,曹操的民间形象一直在时刻变化,到今天人们对于曹操的争论依然很多。有人认为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也有人认为他阴险狡诈、残忍好杀。
历史学家谭其骧曾说过:“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是是非非,尽可能做到恰如其分,不应该恶之则恨不得把他打入地狱,爱之则唯恐捧不上天。”
我认为说得非常中肯,一个人肯定不会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对于一个历史人物我们应该客观全面地认识。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对于如何评价曹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那才是本来应有的状态!如何看待曹操,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参考:《曹操形象之演变》、《三国志》
罗贯中版三国里的曹操形象基本比较正面,现在我们看到的三国演义不是罗贯中的原版,是清初毛氏父子改编的
二创三创怎么乱改事实都无所谓,问题是很多人不看也不能理解的了正史,拿民间传说小说电视剧乱套历史,明明就是历史虚无主义还一本正经地讨论火箭该不该烧煤式的问题。
就因为宋朝够丢人所以使劲强调正统但他上位也不合法,宋朝之前只有黑前朝证得天应正,到宋我是汉人正统传承承袭大唐。
看看刘震云的故乡相处流传,里面的曹丞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