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画坛,除了鲁迅美术学院几位老先生之外,辽宁省还有三位画家享誉全国:沈阳的山水画家宋雨桂、本溪的画虎名家冯大中、抚顺的版画家于景财。近三、四十年,宋雨桂、冯大中依然被众人津津乐道,而于景财却被大众选择性地遗忘了。
最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偏居一隅的画家又重新被新文化的视角所发现。当某些画家带着更大的成就再次走进大众的视野时,既能唤醒大众的记忆,又因几十年远离闹市默默地专注于求索的情怀,而更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更能燃起大众关注的热情。
前几天,由于私心景慕,笔者给于景财做了一次专访,没想到点击量的峰值蹭地一下蹿了上来,关注度很高,热度也接连攀升,不断持续。
于景财之所以引起热烈反响,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版画重拾了观众的旧梦,温润了怀旧的情感;另一方则是因为于景财不忘初心地深耕艺术让浮躁者敬重、笃定恒心地探索未知让迷失方向者敬佩,而雾凇霜雪的大成则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地树立了一个榜样,让尚未取得成功者敬仰。
《鲁迅(木刻)》 作者 于景财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297mmx420mm
于景财1938年出生于吉林省抚松县一个弥漫着文化气息的大家庭,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少年喜欢绘画,青年考取了石油部直属油校。在校期间,于景财常常去图书馆看书,有一位老师也常常去图书馆画速写,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老师给于景财画了一张肖像,“神形兼备、栩栩如生”,一下子震惊了于景财。回到宿舍,于景财依样临摹,画了几张,拿给老师,老师也大为震惊:“哎呀,你很有灵气,坚持画,一定能成功”。在老师的指导中,于景财开启了绘画之路,练造型、色彩,练笔墨、构图,也翻阅传统绘画、参考艺术理论,既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又开拓了艺术视野。毕业之后,正赶上“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社会浪潮,于景财被分配到新中国炼油第一厂,从事宣传工作,画大画、搞创作,挥洒汗水,贡献青春,很快,于景财就在被誉为“第一朵金花”的抚顺石油一厂成为冉冉升起的绘画能手。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全国以王进喜为模范典型,掀起工业学大庆的热潮。鲁迅美术学院的朱鸣冈、成祖德、李福来等老师到抚顺炼油厂深入生活,创作版画,宣传石油工业,于景财作为炼油厂宣传画的主创人员,被推举出来,加入其中。在集体创作的版画组画《石油战歌》中,《今朝更好看》《光辉照前程》《急农业之所急》《红日照油海》四幅版画均由于景财主创,并全部入展第三届全国美展,于景财也创作了《检修之夜》在1978年入选全国石油版画展并收录画集、《琴弦》在1983年首届全国石化美展中获得铜奖,他还创作了《抚顺西露天矿》《抚顺罗台山庄》《朝阳》《雷锋》《理想》《鲁迅》《自学》《革新》《张海迪》《春雨》《植树》《跨越》《幕雨》《采油姑娘》《夜校》《合力》《助力》《炼厂化验工》等百余幅版画,这些版画无不脍炙人口,被人熟知,尤其在全国各类展览中,屡次引起轰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新闻媒体都做过刊登转载,《植树》等版画还上过头版头条,时任美协领导的华君武、著名版画家李桦、国画家叶浅予、李琦等老一代艺术家也都分别在不同场合给予于景财高度赞扬。可以说,于景财的版画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记录了版画时代的繁荣,也在大众心中留下了难以消弭的印记。
彼时,沈阳的宋雨桂、本溪的冯大中也走向了全国,他们与于景财一起成为继鲁迅美术学院关东画派之外相互影响的画坛新秀。他们亦师亦友、切磋交流画艺,成为互为敬重的朋友,时至今日,北京的画家只要说到他们其中一位,都会不由自主地提及另外两位。
《理想(木刻)》 作者 于景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420mmx420mm
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经济浪潮不断冲击艺术家的创作思维,艺术家都纷纷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转变思路、不断调整画风。宋雨桂立足沈阳,专注彩墨山水,冯大中也从本溪到沈阳居住,专注画虎,他们以沈阳为根,睥睨北京,眺望全国,而于景财则躲进小楼,远离繁华,渐渐地脱离了大众的视线。
性格使然?目标深远?还是其它?当笔者试图寻找过去的于景财时,几次三番电话联系之后,终于得到他的认可,笔者从北京到抚顺,在他家里,畅所欲言,聊了一个上午,笔者似若找到了答案。
于景财并非不善于言谈,而是一位淡泊名利的人,他温和,却弥漫着真力,他谦虚,举手投足之间却没有任何伪装和世故。与他聊天,似若感受到绚烂至极的从容、感受到绚烂至极之后的安宁,也似若感受到从容、安宁背后,依然涌动着澎湃的内蕴。他的画如其人,不娇柔,不做作,爽爽朗朗,落落大方。想必,这是品格、气质、学养不经意的流露。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八十年代,面临着转型期,于景财也和很多画家一样明确了以水墨作为主攻方向,可是,他并没有急于求成,更没有四处走穴,大赚特赚,即便依仗着过去画宣传画、刻版画练就的手底功夫,也能表现出气韵生动的中国画,然而,他从未想过振臂高呼、展示功夫、大秀肌肉,因为他有更高的追求。是的,如果仅仅以熟练的技巧重复过去,无疑只是一位熟练的技工、一个赚钱的机器,而非真正的艺术家。显然,依仗过去,透支未来,则违背了他的初心,他不甘心停留在过去,也不愿意躲在温柔乡里,一味地固守继往成绩,既回不到过去,也不敢往前。他需要重新“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为此,他困惑过、挣扎过、痛苦过,还曾重新背起行囊,以一个大画家的身份求学于鲁迅美术学院,问道孙恩同等老一代画家。期间,尽管他也创作了一些作品刊登在校刊上,成为学校的标杆,他的国画《山里红》还曾获得第二届全国石化美展银奖,可是,他深知:“那是他人之路,而非自己之貌”。
于景财 《长白神韵》 94x238cm
艺术是一个不断否定自我、不断探索未知的过程,也正基于此,艺术才充满魅力,可是,否定自我就要告别版画、诀别过去,而探索未知却是一条险绝之路,于景财深谙其道,也深知其理,却也势在必行、势在必得,因为未知让他向往,艺术的魅力则充满诱惑,当然,勇往直前也是他性格使然、初心所在。
那些年,于景财告别了版画的表现形式,决绝地走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他笔耕不辍,废寝忘食,而砚边春秋让他无心他顾,世俗功利也与他渐行渐远,喧嚣浮躁他更懒得理会,他只在笔墨里“心斋”“坐忘”,宁静而淡泊,求索而修远。于此同时,于景财放眼世界,纵览大千艺术;他深入传统,汲取古人之法;他涉猎姊妹艺术,借鉴时人风采;他还尝试使用各种宣纸、各种笔墨材料、各种表现形式,试图寻找属于自己心性的寄托、情感的归依。一路攀登高峰,一路心情舒畅,他领略艺术融合心性的风光,他像当年表现炼油厂的工人一样,深入生活,搜妙创真,他像当年描绘炼油厂的场景一样观察自然,师心独见。当眼界搜尽古今经典之后,他的技法伴随着艺术也因“废画三千”进入了化境状态,他创造了“雾凇霜雪”。
观于景财的雾凇霜雪,可以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写生意味,尽管是高度的提炼和概括,而非面面俱到的刻画,却依然可以感受到“外师造化”“应会感神”的取景之妙。于景财出生在吉林,生活中抚顺,长白山的雪山是他少年的记忆,让他留恋、回味,工作之后,他还曾无数次前往,观山、看水,寻找记忆中的永恒,他家客厅还一直悬挂着早年创作的大画《长白神韵》。而抚顺的郊野则是他茶余饭后携手老伴散步遛弯的情景之地,那里的一花一草都似若有情,让他入身、入意,尤其在朝暮交替的冬季里,他曾无数次观察雾霜变换的自然景观、冰雪覆盖的高尔山,也曾一遍遍描绘,一遍遍诠释,久沁成习,雪山雪景的变幻、雾凇霜气的升腾,他都了然于胸,熟记于心,放笔可在手底下,闭目如在眼前。每每意有所适,心有所遣,他便情不自禁,即便身居陋室,心、手、意,也彼此传递,饱满的情感在“游观”与“澄怀”之间一次次生发于缣素,呈现出眼中的具象和心中的意象。当眼中的具象与心中的意象统合一体、融成精妙,那具象得乎寰中,那意象则超于象外,既表现出别于古人的“览物所得”,又因“澄怀昧象”别于今人而升华了境界。
于景财 《喜上梅枝》 69x200cm
走进于景财的工作室,可以看到,他能驾驭势状雄强的大画,如《瑞雪冬韵》《不尽长江滚滚来》《长白神韵》等,也能表达玲珑雅致的小画,如《初雪》《丰收年》《迎春接福》等,他能描绘雾凇霜雪的山水,也能雪霁傲骨的梅花。大画,有截取式构图,也有全景式构图,然而,不管是哪一种构图,雾凇霜雪皆是主题。画面中,雾凇扶疏,霜雪交映,境界开阔,气象萧疏,远看有千里之远,近观又不离座外,望之,情意飞扬,观之,思绪浩荡;小画,则笔简而气壮,景少而意远,写景,有通神之妙,写心,有造化之品。显然,这是“凡数万本,方得其真”的笔端升华,也是“情满冬山、意满笔尖”的心境呈现。他的大画若悬挂于殿堂,则佳境叠现,气势恢弘,引人入胜;他的小画若装饰于居家办公,则有情调、有意蕴、有内涵,既增添了诗情画意的艺术格调,又增添了文人雅致的艺术氛围,温润心灵,蕴藉情感。
透过于景财的雾凇霜雪,可以看到,有银装,却无冰封,有素裹,却无苦寒,那雪是瑞雪、那雾是凝练、那霜是粉妆,仿佛那是一种极致浪漫的情调。画面中,无古人之粉本窠臼,也无今人之神乎其神,而是画风自然鲜活,爽朗清新。笔墨则不程式、不套路,用笔灵动而气韵飘举,用墨虚实相生而动静和谐,用色也轻能夺真、重尽其妙。“早年在鲁美学习时,看到传统画家留雪景的方式,虽然各有奇特,却还有很多研究的余地,我就开始尝试用淡碱水融合的方式,或轻刷、或喷色,把淡碱水涂在宣纸上,然后,勾勒、敷色、留白,画出雾凇形状,或者画出雪的感觉,可是,这个方法前人没有,只能自己摸索,说起容易,做则很难,有时,为了一个效果,没日没夜地画,睡不好,吃不好”。无疑,任何成功的探索都非一日之功,而是积年苦修的结晶。于景财三十年远离画坛,躬耕求索,追逐崇高,也终于在“独上高楼”之后,看到了“灯火阑珊”。
行文至此,笔者恍然找到了于景财三十年远离画坛的理由,想必,三十年磨一剑只为“雾凇霜雪”给大众带来惊喜。于此,如果说著名画家于志学创造了“冰雪山水”为中国画开拓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而被大众熟知,那么于景财创造的“雾凇霜雪”也必将因开拓了另外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而走进千家万户。也许,这正是笔者滔滔不绝、言犹未尽之所在,不过,笔者也仅仅管中窥豹,旨在抛砖引玉,期待学术界给予他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解读,以其为后学者提供借鉴和思考。
(文/桑干)
作品欣赏《抚顺罗台山庄(木刻)》作者 于景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440mmx240mm
《再创辉煌(木刻)》作者于景财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520mmx380mm
《蒸蒸日上(木刻)》于景财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580mmX390mm
《油厂化验工(粉印版画)》作者 于景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520x380mm
于景财 《报春》 67x69cm
于景财 《堆金积玉丰收年》 67x69cm
于景财 《桦林》 67x69cm
于景财 《迎春接福》 67x69cm
于景财 《欣春》69x46cm
于景财 《晟夏》 69x46cm
于景财 《金秋》 69x46cm
于景财 《瑞冬》 69x46cm
于景财 《不尽长江滚滚来》 96x260cm
1969《石油赞歌》套色版画组画
文章转自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