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张恨水想纳妾,听闻女学生2个要求,他转头怒斥:你想得美

初拾说 2023-06-19 16:34:43

上世纪30年代左右,中国文坛迎来前所未有的震荡。

自作家张恨水的《金粉世家》与《啼笑因缘》接连问世后,这种雅俗共享的章回体爱情小说,革新了原本严肃的新文学体系,不仅深受大众喜爱,即便在后世也依旧热度不减。

作为民国最高产也最富有的作家,鲜有人能与张恨水比肩。

被戏称“鸳鸯派”创始人的他,一生创作了120多部小说,留下近三千万字的经典作品。

而这灵感不竭的创作背后,则是张恨水本人对爱情的不倦追求。

有句话曾这样形容张恨水:我愿用尽一生,寻一知己。

作为民国著名的才子,他一生写尽痴情爱恨,也用一生追寻金玉良缘。

因为太渴望拥有作品中真正天作之合的缘分,所以张恨水的感情事业,也极为丰富。

.

年轻时期的张恨水,最羡慕《浮生六记》中沈复与芸娘的爱情故事。

在新旧文化交替的民国时代,许多人勇敢挣脱包办婚姻的束缚,去寻求真正的爱情。

遗憾的是,接受过先进文化教育的张恨水,却因为无法违背传统孝道,而被迫接受了由母亲安排的包办婚姻;而结婚当天,原本如花似玉的新娘更是被掉包,换成了长相普通、目不识丁的徐大毛。

这是张恨水的第一段婚姻,充满戏剧性的开端,似乎也注定这段感情的不如意。

因为嫌弃妻子名字太土,张恨水为其改名“徐文淑”。

作为旧社会最传统的女性人物,徐文淑不仅没有读过书,而且自幼裹脚。

这样的形象,让崇尚新式婚姻观的张恨水根本无法接受;不管是洞房夜的仓促逃离,还是结婚后的种种冷待,都充分展现着张恨水的深深无奈。

所以,结婚满一年后,为了离开这段不如意的婚姻,张恨水选择离开家乡,前往汉口工作。

在汉口生活的这段时间,也是张恨水真正走向文坛的开始。

落脚于一家报社的他,因为出众的文笔而受到领导的器重和外界的关注;随着张恨水的名声不断打响,四年后安徽《皖江日报》投来橄榄枝,重金聘任其为报社总编。

这份收入不菲的工作,也让张恨水真正有时间开启文学创作。

此后十余年,他奔走于天津、上海等地,最后在北京安顿下来。就是在北京的这段生活,让他认识了第二位妻子胡秋霞。

当时的张恨水已经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长时间的奋笔疾书,让他的生活日常一塌糊涂。

友人见他孤身在异乡、生活状态潦草不已,便劝他再纳一妾,来操持家务。

张恨水虽然结婚多年,但因为与徐文淑毫无感情基础,所以两人始终不曾圆房;而一心想要抱孙子的张母,得知儿子有纳妾的打算,自然喜不胜收、痛快答应。

就这样,在朋友的牵线搭桥下,张恨水来到一家收留流浪女子的习艺所,经过仔细挑选,将一个眉目清秀的女孩带回了家。

而这个被张恨水赎出来的女孩子,则是胡秋霞。

彼时的两人,也仅是一面之缘,根本谈不上喜欢。

张恨水之所以在众多女孩中挑选了胡秋霞,除了她长相俏美的天然因素,更是出于对她身世的同情。

穷苦人家出身的胡秋霞,自幼经历了被拐卖的种种磨难。

后期被卖到北京的她,曾在大户人家做丫鬟,却每天遭受毒打和苛待,最终才选择逃出来,后期被习艺所收留,才保住一条性命。

胡秋霞虽然读书不多,但却善解人意、体贴周全。

在胡秋霞的陪伴下,曾孑然一身窝在小屋写作的张恨水,也迎来了创作力的爆发。

此后的他将所有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成为民国头号的“畅销书作家”。

更为难得是:因为作品众多,许多报社争相邀约,推辞不过的张恨水索性开启“同时创作” 模式,比如他当时共有《春明外史》《春明新史》《金粉世家》《青春之花》《天上人间》《剑胆琴心》6部长篇小说在不同报刊连载;虽然是同时创作的小说,但每本书的情节、人物都不相同,这种创作能力实在令人惊叹。

杰出的创作力,也让张恨水拥有了庞大的读者群;毫不夸张的讲,从达官贵人到贩夫走卒,几乎都喜欢读他的作品,就连著名学术大师陈寅恪,以及蒋介石夫妇都是他的忠实粉丝。

当然,在众多读者中,最为尴尬的,估计还是鲁迅先生。

因为两人的文学观念和创作方式不同,张恨水所描写的痴男怨女,曾被鲁迅痛批“脂粉气太浓、不知所谓” 。

可同时,鲁迅又是出了名的孝顺,因为母亲酷爱张恨水的小说,总是来信催促他去买张恨水的新书。

所以,即便两人在文坛是对立的,可每当有张恨水的新书连载,鲁迅必然要第一时间买回去给母亲。

虽然在文坛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作品的畅销和庞大的读者群,却依旧无法填平张恨水心中的遗憾。

纵然有两位贤惠的妻子,可对张恨水来说:这两段婚姻,一是不得已的包办,一是同情心而生的缘分,这其中毫无他渴求的爱情成分,更不是他一心向往的自由恋爱。

直到1929年,有一位留学回国的苏姓女子,出现在了张恨水的生活中。

自幼酷爱文学的她,十分仰慕张恨水的才华,经常拿着小说去和张恨水讨论情节。

这番交流中,34岁的张恨水发现,这个年仅二十、刚留学归国的女学生,对自己的作品理解很是深刻;两人许多想法上,都是不谋而合,而自己想不到的点,也能被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孩及时补充上。

这场相遇,让张恨水万分欣喜,受困于传统婚姻的他,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红颜知己。

随着两人不断交往,一颗爱情的种子也顺利萌发。

可就在张恨水表明心迹时,这个接受新式文化教育的女孩,却提出了两个要求:

第一,要张恨水与两位妻子断绝关系,因为自己无法接受三妻四妾的形式。

第二,如果张恨水娶自己为妻,便要承诺一生不再另娶。

对这位苏小姐来说,真正的爱情就应该是两情相悦、恩爱白头;张恨水与两任妻子,毫无感情基础,让他答应这个要求,应该也不会难。

可是涉世未深的苏小姐万万没想到,听到这两个要求的张恨水,却立刻变了脸:

“你要我再不移情可以,但是让我休掉两位妻子,我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她们一个是我的原配,一个是我助我事业成功的得力帮手,让我如何忍心舍弃她们…”

就这样,这段美好的感情,最终因双方不肯妥协,而被迫匆匆结局。

到了1931年,张恨水的长篇小说《啼笑因缘》单行本出版。

作为公众人物的他,也在抗战舞台剧上,认识了一个高中生周淑云。

这个女孩比张恨水要小20岁,饱读诗书的她,不仅擅长话剧表演,而且很喜欢张恨水的小说。

随着两人关系越走越近,周淑云对这位大作家的仰慕,也逐渐变成了热烈的爱慕。

但考虑到自己的感情情况,张恨水还是将自己有两个妻子的事实,告诉了周淑云。

本以为对方会和当年的苏小姐般,无法接受;可没想到周淑云听后,却觉得张恨水是个有情有意的好男人。

因为不愿抛弃自己没有文化的妻子,因为担心她们没有谋生的能力,所以才独自养活一家人,即便遇到心上人苏小姐,也不肯妥协。

就是这番责任心,让周淑云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她此生就认定了这个男人。

两人正式结婚后,张恨水从《诗经·国风》当中,取出“周、南”二字,给第三任妻子周淑云改名为周南。

周南虽是张恨水的第三任妾室,但却得到了张恨水的全部宠爱。

她本就是才华横溢的女子,擅长话剧、也精通京剧,做起事来也大大方方、毫不扭捏。

这样的性格,恰是张恨水最喜欢的类型。

就这样,在张恨水的后半生中,一直都是由周南陪伴。

拜访朋友也好、接待宾客也好,出席活动也好…见过大世面的周南,总会把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而她优雅从容的行为举止,也获得连连赞叹,作为丈夫的张恨水怎能不欢喜。

喜得素心人,相与共朝夕!

可以说:遇到周南,张恨水是幸福的。

作为写出无数爱情佳作的著名作家,他也终于实现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心愿。

只是,这场如胶似漆的爱情外,却是另外两个女子的肝肠寸断。

作为原配的徐文淑,一生得不到丈夫的郑重对待,晚年凄凉去世;而作为妾室的胡秋霞,虽然有着为张家传宗接代的功劳,可后半生的时间中,她像是被遗忘的存在,只能守着孩子们度过。

曾经的恩情也好,温存也好,就这样被岁月残卷而去,只剩下一段被辜负的痴情…

——END——

作者:初拾

从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中,淬取平淡人生的醒世箴言!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源网络,侵权立删!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个赞再走呀

0 阅读:61

初拾说

简介:从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中,淬炼平淡人生的醒世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