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策划 | 资姐
排版 | 林小末
春华秋实,暑热渐渐消退,另一种别样的温暖涌上心头。源于收获,也是希望。秋天,被赋予人们太多的等待与期盼。由王骏晔执导,饶俊编剧,曹骏、安悦溪、罗钢领衔主演乡村振兴题材网络剧《在希望的田野上》在这个秋日暖心上线。该剧以励志作为故事基础,从青年党员视角出发,运用了当代乡村发展主义和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批鲜活热血青年形象,记录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风貌,探讨了乡村振兴的新问题,讲述年轻人在乡村振兴故事做出新模范作用。剧中由罗钢饰演的李世涛给人们留下了格外深刻的印象,性格倔犟、刚正不阿、一心为民、无私付出,他是一个“理想中”的角色,也是众多扶贫工作者的缩影。资姐专访《在希望的田野上》李世涛的饰演者 罗钢,这是一个关于收获与希望的故事。
/
资姐: 您的新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正在热播,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您在其中所饰演的角色吧。
罗钢:李世涛是外调来的教育局局长,同时还要负责扶贫脱困的工作。他是一个很倔的人,这一点和张楠很像。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一定要解决,不绕任何一个弯子,用自己的行动和工作成果服众,是这个角色身上很鲜明的特质。此外,我们再去看李世涛和张楠的关系,他既是张楠工作中的同事,也是他的伯乐,更是张楠的未来。但李世涛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他在剧中是担任着国家的政策以及乡村振兴事实的诉说者。
▼
资姐:剧中,您所饰演的教育局局长兼书记李世涛不忘初心,一生遵循“吾心光明”的处事原则勤恳工作,也是当代基层扶贫工作者的真实写照。在前期您做了哪些准备去贴近这个角色呢?对扶贫干部有没有加深更多的理解?
罗钢:我去年参演过一部天山电影制片厂的献礼电影,演一个把一辈子奉献给边疆的支边教师,那个时候就接触了农村的教育行业,跟着剧组走访了很多基层单位。这次演李世涛这个角色,也去翻阅了很多国家关于这方面的实施方案和政策。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去到很多村寨,实地感受到了国家对于农村教育的建设和脱贫建设所做的工作深有感触。去拍摄的时候,乡村振兴计划已经实施有一段时间了,所以我们看到的有很多乡村振兴成果,即便是山上的村寨,都通了水泥路,特色的民居房屋都很整洁,每家每户有干净的厕所,学校的硬件条件也很好,这就是变化,也是我们身为老百姓很高兴看到的一面。我们国家很多基层的扶贫干部,都是把一生甚至生命都奉献在了自己的岗位上,我们剧的花絮和片尾也能看到剧组对一些扶贫干部的真实采访,他们才是真的英雄,是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的人。
▼
资姐:李世涛是张楠的“伯乐”。不仅怜惜张楠的才华,还在张楠母亲生病时自掏腰包并以组织的名义将八万元交给张楠救急。您眼中的李世涛是什么样子的?细节决定成败,在角色塑造方面您做了哪些细节处理呢?
罗钢:李世涛是一个浪漫的人,他放弃沿海城市的升职机会来到偏远西部任职,本身就是充满浪漫主义的一个行为,而这一选择的根本,也是基于他想要帮助更多心存善意的贫困百姓,想要为铜江的教育和脱贫事业做出更多贡献的思想。他也是一个非常有“实干性”的人,“实干性”则是因地制宜,在坚定不移的坚持自己的理想的前提下,深入到第一线,去倾听和理解老百姓的声音,不断调整计划和方案从而解决问题。人物“浮在空中”是很多影视作品的通病,我觉得首先我们的剧本是非常扎实的,这为演员的演绎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我在处理李世涛这个角色的时候,尽力去把这个人物的特质和精神溶解在了他的一举一动中,“落地”就是要让观众觉得这个人真实,而不只是一个高大伟岸的形象,所以生活化是很重要的一点。
▼
资姐:在饰演的过程中,最触动您的情节是哪个部分?对于剧名“在希望的田野上”您是如何解读的呢?
罗钢:剧终有一个角色叫刘曼青,本来都已经快到了退休的年纪,但是却加入了驻村队工作,最后牺牲在了扶贫一线。刘曼青去世以后有一场戏,按原剧本大家在回忆在追忆,他本人不在,导演通过艺术加工把他又变活了,他有出现在这个现场,但是大家也明白他并不在,但是此时他又都知道能听见能看见,很感人的一场戏。参加乡村振兴的有很多人,在全国也牺牲了很多人,所以我们通过这场戏在追忆这些人在悼念这些人。“在希望的田野上”其实很好理解,正是因为有奋斗在扶贫一线的每一个人,所以无论在祖国的哪个角落,都是充满希望的,这部剧也真实把这个“希望”很好的呈现出来,让大家都看到。
▼
资姐:《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部作品紧扣教育改革时代命题,奏响了乡村振兴的主旋律。在这样的背景故事下,演绎了李世涛这个角色后您应该对此的感受会更加强烈一些,能和大家简单的聊一下吗?
罗钢:我觉得让我最深刻体会到的是乡村振兴的源头应该是教育。以前大家可能总觉的要把重点放在经济上,让大家都富起来,但是其实只有头脑富足了,经济才能从根本上富足,这也是剧中教育局要去搞对口支援的原因。
▼
资姐:演员不是个轻松的职业,它需要随时情感充沛保持热情。饰演了这么多经典角色,您觉得是什么在支撑着你不断前进创作的呢?
罗钢:我觉得能不断有不错的戏演的演员都是幸福的,这也是支撑演员不断前进的动力。一个好的剧本,一个好的角色交到你手里,怎么去很好的把他完成,呈现出来给大家看,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成就,只要我不停地在演,这种责任和成就就是源源不断的。而演员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就是做好自己身为这个职业应该做好的事情。
▼
资姐:对于表演,您有没有独家的心得体悟可以和青年演员们分享一下?
罗钢:我也是在不断学习,人外有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青年演员只要做到努力和踏实就很好了,其次就是多观察体验。演员一定不能脱离生活,只有热爱生活,你的眼睛里才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会教会你怎么去塑造各种各样的角色。
Q&A
Q : 日常生活中最让你放松的活动是?
A:我喜欢喝黑茶,这个真的对身体特别好。早上起床有时间喝茶,看看新闻和球赛,对于我来说就是很放松的事情了。
Q:私下喜欢看书吗?
A:我喜欢看杂志,在90年代的时候我的工资是一个月几十块钱,那个时候大概一半以上的钱就会拿来买杂志,还不敢看的太快,不然月底就没得看了。
Q:一直在坚持做的事情?
A:坚持锻炼吧。年轻的时候喜欢打篮球,现在就是跑跑步,好的身体状态也能帮助自己更快投入工作。
Q:想尝试挑战的角色?
A:这些年演的角色反差也都挺大。有如毛主席这样的伟人,也有如小人物或者反派角色都有饰演过。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各类角色我还是都想再演演,不同的年纪对角色有不同的塑造,回头来看看也是一种乐趣。
Q:一直以来的人生信条是?
A:我的人生信条应该是坚持吧。从我刚开始演戏时,我就觉得我的先天条件不算是很优秀。有的演员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很强,还有的人就天生带着幽默细胞,这是先天和后天的天赋差异,但只要坚持,这种差异就不存在了。
/
“改革会有阵痛,但不改革就会是长痛”,面对严峻的脱贫攻坚任务李世涛如是说到,这也是每一个扶贫工作者严正坚守的信念源泉。《在希望的田野上》为我们真实还原展现了新乡村的发展过程,每个画面都无比贴近生活而更加生动可爱。我们因督导组暴雨道路不通而骑水牛过河而欣慰,因扶贫小组遭遇村民不理解的阻挠时而焦虑气愤,同时我们也感动于裴景春最后从大局出发的谅解,以及山村孩子们童真又令人落泪的梦想。这条路上艰难险阻很多,但大家都在用尽全力找寻一条蓬勃向上的路。在大家的目光之外,还有很多个如李世涛、张楠一样奋战在一线的人民干部,拼尽全力为我们努力营造一个暖洋洋的社会。他们是时代的平凡人,却成为了生活的英雄。
立足于真实,角色才会充满温度与力量。一个好的演员,不止要在剧本中勾勒角色,还要学会跳出剧本,在生活中去完善角色本身。从《茶颂》中忠诚真情的段子苴,《红十字方队》中敢爱敢恨的赵志伟,再到如今《在希望的田野上》中一心为民的李世涛,在诠释了那么多经典的角色后,罗钢老师依旧平和地说:我现在也还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踏实谦逊、热爱生活、日复一日的努力,像一碗温润的粥,需要时间的文火慢熬,不热烈,却足以温暖半生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