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放出30万只蚊子!广州一乡村“以蚊治蚊”预防登革热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4-10-26 21:15:43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宁 谭琪欣)蚊子不仅能传播登革热,也能预防登革热?10月25日,广州一乡村通过“以蚊治蚊”策略,每周放出30万~50万只蚊子预防登革热引发关注。

“叮咬人的蚊子有很多种,其中就有白纹伊蚊(花斑蚊),它们是传播登革热、寨卡等病的元凶。而我们放出的蚊子则是携带了沃尔巴克氏体的雄性白纹伊蚊,本身不咬人、不吸血,也叫作绝育雄蚊,当这些雄蚊与野外的白纹伊蚊雌蚊进行交配后,雌蚊所产的卵将无法成功孵化。”10月26日,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峡石村“以蚊治蚊”项目团队负责人钱伟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大概2~3代后,就可以降低当地的白纹伊蚊种群密度,减少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

10月22日,“以蚊治蚊”项目团队成员来到峡石村释放约3万只蚊子。广州日报图

绝育雄蚊这一品种系团队通过显微胚胎注射技术改造而来,自2018年在峡石村投放以来至今,成效显著。峡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杰湧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七年来全村没有发生一例本土登革热病例,基于每年的数据和观察体感对比,村里白纹伊蚊的数量确实在减少,登革热大规模传播的风险也随之降低。”

“每年4~11月都是登革热高发的月份,峡石村曾于2016年发生过登革热疫情,那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疫情防控,2017年5月我刚回村里的时候,已经开始筹备防治登革热,如果每年村里都得进行大规模的消杀,投入经费会相当大,同时化学消杀品也会对村里老小产生身体影响。”朱杰湧回忆,而“以蚊治蚊”的生物技术防控理念带来了新的转折点。作为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之一,峡石村的“以蚊治蚊”也成为他们在基层治理中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典型措施。

“实施第一年,我们的释放量很大,大约每周要放100多万,因为当时村里蚊子的密度是非常高的。但也比较顺利,用了不到两个月,就把村里的白纹伊蚊密度压到只有之前的20%。”钱伟介绍,项目落地以来,团队一直监测峡石村的蚊媒密度,如果密度在可控范围内,则不采取措施;若监测到密度显著升高,则进行投放处理。“因此,现在我们的投放量很少,每次大约20万只,一年仅需投放几十次。”

“我们团队‘以蚊治蚊’项目开展近10年了,不仅在峡石村,我们还在如广州市动物园,珠江公园等公共场所、学校社区等做过现场,效果非常好。”钱伟提到,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降低成本的同时切实降低登革热传播风险。

据广州市疾控中心最新发布一期登革热疫情监测信息通报:10月14日至10月20日,全市报告新增497例登革热病例,较上一周增加60例,环比增加13.73%,全市11区的157个街镇中有区域正在开展登革热疫情处置。

3 阅读:20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