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14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2个节气。处暑的含义是暑热已经退去,秋凉正式登场。
8月下旬,阳光明媚,碧空万里。朵朵白云在空中游弋,宛如大海中的岛屿,又似草原上的羊群。雁阵一路向南掠过天空,阵阵鸣声透出丝丝凉意。漫山遍野的玉米田,平畴千里的谷地,成片的大豆、高粱皆已成熟,千里中原大地,处处呈现出五谷丰登的景象。
此时,中草药枸杞,自6月份开花,目前也到了硕果累累之时。
在植物学上,枸杞为茄科枸杞属多分枝灌木,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南、河北、宁夏、甘肃等省区。枸杞对于土壤要求宽泛,在山坡、荒地、坟丘皆可生长。
20世纪70年代,在温县徐堡村南500米、济河以北,有一座不大的山丘,阔约500米,高峰处达200米,当地人称之“大冢”。
大冢之上遍布丘陵沟壑。诸多酸枣树、刺蒺藜斜枝横逸,葳蕤婆娑。一簇簇拉拉秧、牵牛花,东拉西扯,上下攀缘,让人举步难行。沟壑内有大大小小的洞穴,听大人说那里常有狐狸、野兔、黄鼠狼出入,可惜在那儿我只见过田鼠、灰蛇和蚂蚱。
山丘上挤挤挨挨生长着枸杞树,高1~2米,枝叶扶疏,生机盎然。曲曲弯弯的枝杈上长满小刺,仿佛这枸杞树生出了牙齿,令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六七岁时,常与小朋友结伴至大冢一带玩游戏,学探险。
到了秋天,枸杞树上密密匝匝,结满黄豆大的红色浆果,小巧玲珑,珠圆玉润,甚是好看。
那时,曾经摘几粒红果品尝,糯糯的、甜甜的,味道很不错。
在我国,枸杞知名产地为宁夏、青海,在那里种植枸杞已成了支柱产业。其他省区市除普遍野生外,也有作药用或绿化栽培。
枸杞通常在3~4月播种(亦可在夏、秋两季播种),至6~11月渐次成熟。枸杞子需分批采摘,置阴凉处晾干,切勿在阳光下曝晒。
根据中医理论,枸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养肝明目之功效。枸杞常与熟地、菊花、山药等配伍,治疗腰膝酸软、头晕目眩、消渴阳痿等病症,疗效甚佳。
枸杞全身是宝,其叶、花、根皆为上佳补品。枸杞果泡茶、泡酒,持续服用,便可强身健体。
在中原地区,有食用枸杞芽的习俗。如枸杞芽烧黄鱼、枸杞芽拌香干等,风味独特。枸杞芽炒肉、汆汤、煮粥等,营养丰富,色香俱佳。
医学研究证实,枸杞果肉中,含较多胡萝卜素、枸杞色素、甜菜碱等活性物质,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
枸杞还可提振精神、抵抗疲劳,增强免疫功能,对各种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病有预防、缓解作用。
对于女性而言,枸杞也是一种美容食品。常吃枸杞可滋阴补血、美白嫩肤,能延缓皮肤衰老,常葆青春。
小小枸杞,资历深厚,能力卓越,不容小觑。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在“小雅”中有一首《南山有台》,称颂周朝君主爱惜人才、礼贤下士,西周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该诗就曾提到枸杞:“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这几句诗的大致意思是说,南面的高山长满枸杞树,密密麻麻,绿树葱茏,一串串枸杞果像红玛瑙般晶莹剔透。北部的山峰遍布李子树,枝繁叶茂,佳果飘香,一派丰收景象,令人心生欢喜。那些品行高尚、乐观豁达的贤人,是民众学习的楷模,是百姓的主心骨。因为他们的教化和影响,社会才变得更加和谐美好,优秀文化才能得以发扬光大,代代传承。
热熟谷,粒实鼓。处暑时节,天高气爽,正是枸杞采收季节。在此推荐两款枸杞食疗方,供广大读者试用:
1.枸杞菊花茶
枸杞10g,菊花10g,同置杯中,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可饮用。此方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作用,适用于长期劳累、熬夜所致眼睛疲劳者。
2.枸杞银耳粥
枸杞15g,银耳30g,冰糖适量。将银耳洗净泡发,切细,与枸杞一起入锅,加适量水,小火熬煮60分钟左右,调入冰糖即可食用。此方具有滋补肝肾、养阴润肺功效,适合干咳无痰、失眠健忘之人群服用。
作者简介
王西京,《河南思客》签约作家,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连续七年以上获得“河南思客优秀签约作家”。散文集《遇见美好》被收入“河南思客作家文丛”第二辑《涛自大海生》(河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