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二战日本为何进攻美国?石油只是表象,中国才是关键

觅翠谈历史 2023-11-03 14:45:0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

二战,是一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的战争。而在这场战争当中,我们的主要敌人就是日本军国主义者。这场战争中,1941年算是一个分水岭,因为在这一年日本海军偷袭了珍珠港。美国正式参战,我国在正面战场上的压力,骤然减少。

而这也成为了日本在二战中深受诟病的一点,很多人都不理解日本当时究竟为什么要选择南进,选择去挑战与自己体量差了不止一个数量级的美国,而不是和德国一起去夹击苏联。

很多人认为,日本挑战美国的本质原因是因为石油,日本没有石油,当时中国也没有石油。日本为了维持战争的消耗,只能从美国大量的进口石油。

但是随着日本军队在中国越来越深入,美国也开始中断对日本的石油供应。日本为了寻找新的石油来源,只能冒险打荷属印度尼西亚的主意,但是印尼是受到美国保护的。既然早晚都要开战,不如连带着美国一起打了。那么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

一、德日合流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入侵我国满洲地区,抗日战争正式开始。不过,这一场战争从来都不仅仅只是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情。在日本开始入侵中国之后,国际社会掀起了一片声浪,其中大多数都是反对日本的声音。

在国联关于中日满洲纷争的《李顿报告书》中,就明确提到了应当由“国际共管”满洲地区。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国际社会,尤其是列强普遍不关心中国的领土主权,但是列强国家,却普遍不满日本独吞中国的利益。

(李顿报告书)

这也让日本帝国在此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帝国如果想要“崛起”并且“屹立于世界之林”,就绝对不可以仅仅只是单打独斗,日本帝国显然是需要一些盟友的。

此时,正在试图摆脱《凡尔赛条约》桎梏的纳粹德国,自然就成为了日本帝国最合适的合作对象。此时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大家都是希望突破现有国际秩序的“新近国家”,且都面临着被国际社会孤立的境地。

1932年德国驻日大使狄克逊就曾经向魏玛共和国提议,加强德日两国之间的关系,但是却遭到了魏玛共和国的忽视。而在1933年《李顿报告书》上,德国同样投下了赞同票,可见这个时候双方的关系还算是一般。而在希特勒上台之后,德国于1933年10月便退出了国联。

(希特勒)

此时的德国,开始主动寻求与日本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希特勒甚至亲口对狄克逊表示,如果日本帝国要求德国承认满洲国,那么我们可以答应,但是一定要让日本在经济上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是德国的底线。

1935年,对于德日两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的德国否认了《凡尔赛条约》中有关限制德国军队的条款,德军也重新开进了莱茵非军事区。希特勒的举动大大的刺激到了法国和苏联,苏联和法国以及捷克斯洛伐克之间先后签订了互助条约。希特勒为此必须加紧拉拢英国,得以离间苏法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东方,希特勒也在加紧拉拢日本。

而此时的日本,正在逼迫中国签订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随着日本在中国的进一步深入,英法这些传统列强对于日本更加的不满。因此德日两国可谓是一拍即合,1936年10月,两国正式签订《反共协定》,1937年意大利加入该协定。

(何梅协定)

二、美国态度的变化

1931年日本入侵我国东北地区的时候,当时的美国其实对于日本的做法并没有多少不满,因为美国在东北本身就没有太多的利益。当时美国的胡佛总统甚至表示:“维持世界和平的事情,和我们没有关系。

如果日本人说,我们无法遵守华盛顿协定了,因为半个中国都在布尔什维克化,我们不仅需要在北方面对强大的苏联,甚至还要面对侧翼的赤化中国,我们的生存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请让我们重新构建中国秩序!”

“那么我们其实是说不出来什么的,我们应当利用这次机会,在中国大陆构建均势。”而在1932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之后,他曾经发表了一项著名的“防疫演说”,将日本的军国主义者比作为“瘟疫”,而美国则是“可能会感染瘟疫”的人。但是罗斯福的演说一经发出,立刻就在全美引起了轩然大波。

(罗斯福总统)

美国和平主义者发起了两千五百万人的签名运动,要求“将美国置身于战争外”。而美国的媒体《华盛顿日报》也公开表示,希望总统不要在煽动战争了。美国的保守派以及孤立主义议员,甚至要求弹劾罗斯福总统。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情况,背后没有人推波助澜是不可能的。

当时美国的犹太财团以及黄蜂族,实际上在“中日冲突”中获利非常高。在三十年代中期,日本占到美国远东贸易额的42%,中国仅仅只有日本的一半,而剩余则大多数为苏联所贡献的。因为在当时,日本不仅与中国持续关系紧张,甚至和苏联之间也是如此。因此维持地区内的紧张形势,设计有益于美国同时向地区内的三个国家出售军事物资的。

当然,日本始终都是大头,日本当时占到了美国对外出口额的三分之一。1937年,美国向日本出口了价值2.8亿美元的物资,其中战争物资大约占到了58%,1938年这个数字为2.3亿美元,战争物资占比则是67%。

(罗斯福总统)

在这一段时间内,日本90%的石油供给来自美国,55%的军火来自美国,80%的军需物资来自美国,45%的进口额都是美国贡献的。

1940年7月,美国《幸福》杂志发起了一项调查,美国15000名商界人士,对于中日之间的战争态度,40%主张对日绥靖,35%主张任其“自然发展”,19%主张强硬态度。这也能看出,此时的美国对于日本的态度基本上都是绥靖主义。

然而随着1940年,德意日三国轴心国联盟建立之后,情况就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因为其实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都非常的清楚,在日本加入轴心国之后,日美之间事实上就成为了敌人。昭和天皇曾经明确询问过首相:“如若此联盟签订,那么日美双方是否将会为此爆发战争?”可见此时的日本上下,其实都是很清楚加入轴心国会有什么结果的。

(裕仁天皇)

但是日本为了获取东南亚地区的利益,依然选择了和德国站在一起。因为此时的德国已经在欧陆战场上连战连捷,在当时的人看来,英国也是挡不住德国的兵锋的。

三、日美矛盾激化

1941年底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间,然而在战争爆发之前,日美两国之间的较量也相当的精彩。1941年日本高层正式的确定了南进的战略,但是当时的日本海军以及日本陆军之间却产生了一定的分歧,这个分歧点主要在英国。

(太平洋战争)

日本陆军认为,东南亚目前处于英美等国的控制之下,如若日本帝国打算进入东南亚,那么首先则需要驱逐英美两国在东南亚的势力。不过不可同时与诸多西方国家开战,应当慢慢来,首先驱逐英法,再等待几年之后,再驱逐美国。

但是海军则认为,英美两国是分不开的,对付英国就等于对付美国。所以日本应当优先对付法国以及荷兰等“无关的国家”,尽可能避免与英美发生直接冲突。最终海军的主张占据了上风。

1941年4月,日本为了迷惑美国对美方提出了《日美谅解备忘录》,其中规定了美国需向日本定期提供包括石油在内的战争物资,但是日本也需要退出中国,除满洲之外的中国。但是何时退出,则是由日本方面来决定的,同时日本不得进一步扩大中日问题。

(苏德战争)

但是日本的野心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中国,苏德战争爆发之后。日本陆军开始主张北进,但是海军却认为,一旦日苏之间爆发战争,美国将会介入战争,英国必然跟进。海军没有把握打败美苏英三国,但是海军有把握击败美英两国。

而在当年5月12日,日本要求美国承认汪精卫政府。美国意识到了日本的野心已经无法抑制了,因此开始缩减对日本的战争物资的供应。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也是因为日本的财力已经接近枯竭了。即便是日美之间保持和平,日本也榨不出油水了。

1941年7月,日本开进法属印度支_那,日本认为仅仅进入维希法国的殖民地,不会引起美国的激烈反应。然而罗斯福却早就已经打算对日开战,直接借着这个由头对日本实施禁运。美国要求日本立刻,全面的从中国以及法属印度支_那撤军,否则禁运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近卫首相)

日本没有想到美国的反应竟然如此激烈,近卫首相希望能够和罗斯福亲自会谈。但是却遭到了美方的拒绝,同年11月,近卫内阁下台,东条政府开始执政。仅仅数日后,日本就确定了对美英荷三国开战,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

参考资料

谯大俊.试论1941年日本对美开战决策[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3):7[1]唐庆.1931~1941年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2(4):4.

0 阅读:9

觅翠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