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曲县河曲马场景区简介
河曲马场景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古称“玛麦玉龙松多”藏语意为“黄河和黑河交汇后的开阔河谷地带”。是藏族英雄格萨尔王少年时代的主要活动地以及统一岭国的出发地。景区因1958年国营河曲马场的成立而得名,是国家级3A级景区。景区总面积18.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面积4.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400米,年日照时间3000小时以上,全年平均温度-3℃~10℃。水域面积达8396亩,被誉为“甘南最美湿地草原”。景区距离玛曲县城仅12公里,是离城市最近的湿地草原。景区周边一小时可达尕海湖景区、郎木寺景区,两小时可达拉卜楞寺景区、九曲黄河第一湾景区、花湖景区等甘南大环线上的诸多知名景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玛曲县重点打造的景区之一,玛曲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展示的精品名片。
河曲马场景区是全国唯一一个“中国三大名马”之一,河曲马的保种培育基地。是藏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回归地,是候鸟迁徙的通用机场。景区依托优美的草原湿地景观和人文底蕴,打造出了时尚高端的草原野奢观景酒店,以及星空观景房、观景房车、观景式餐厅、湖畔咖啡屋、河曲马骑行基地等独具特色的休闲体验项目,受到游客一致好评,使景区成为集休闲观光、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一、甘南最美的湿地草原景观
河曲马场景区的湿地、河流、草原、林地等自然地理及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水域面积达8396亩,在这里你既可以领略青藏高原独特而综合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还可以了解灿烂多彩的藏民族文化。
二、玛麦玉龙松多格萨尔王命运的转折点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玛曲是世界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摇篮,是藏族英雄格萨尔王崛起的发祥之地。第十一世班禅大师为玛曲亲笔题词:“天下黄河第一弯·格萨尔发祥地兴旺发达”。
目前已经出版的120多部《格萨尔王传》中,有40多部反复出现玛曲的地名。在茫茫的草原深处,密集分布着与格萨尔传说风物77处,其中岭国本部的九座神山中七座神山在玛曲境内,欧拉曲合河畔格萨尔马蹄印迹、欧拉秀玛喀尔科岭国天子荼城、采日玛西哈岭天子珊瑚城等最为有名,是青藏高原风情、遗迹和格萨尔风物传说分布最密集最多的县。
早在1985年,著名藏族学者、格学研究家嘉洋哲赞·噶·洛桑华丹先生参加了在内蒙古赤峰市召开的“全国首届格萨尔研讨会”,并提交了题为《玛曲县的岭国遗迹》《浅谈玛麦玉龙松多》的论文,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和肯定。
著名学者降边嘉措指出“黄河首曲”玛曲县“对格学”的研究意义不可小觑。2002年中国《格萨尔》研究会会长降边嘉措教授在考察完“黄河首曲”甘肃玛曲县后表示,长江上游是格萨尔的诞生之地,黄河首曲是格萨尔成长和发展的地方,“格萨尔从这里走向辉煌,岭国在这里崛起”。
专家们在玛曲县的考察,不仅找到了史诗中多次出现的玛买哲多,更主要的是发现了格萨尔走向辉煌的地方——玛麦玉龙松多,从而证明玛曲县所在的黄河首曲就是传说中格萨尔赛马夺冠的起源之地。
在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千周年综艺晚会上,玛曲县弹唱表演的节目《格萨尔发祥的地方》、《说唱玛麦玉龙松多》赢得了高度评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热地、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观看演出并给予肯定。中国向联合国申报有关格萨尔的综合资料中,采用了玛曲县千人弹唱表演及有关风物资料。
《格萨尔王传诞生篇》 中记载,为免遭迫害,格萨尔5岁时与母亲移居至玛麦玉龙松多,据著名藏族学者、格学研究家、原玛曲县副县长、甘南州文联副主席嘉洋哲赞·噶·洛桑华丹考证玛麦玉龙松多正是指现今河曲马场景区一带。这里原本是“宝藏之门”,水草丰茂鸟语花香,不仅是牛羊成群的天然牧场,还是动物遍野的安详乐园。
如今,格萨尔的少年成长史无疑成为珍贵的精神遗产,具有重要的继承和借鉴作用。正是少年格萨尔在玛麦玉龙松多,也就是河曲马场一带八年的生活磨砺了他坚强的意志,为日后称王打下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基础。经过悉心的治理,环境得到了改善,消灭了肆虐的鼠害,建立了通商的城堡,改善了一系列的公共设施。通过这些举动,证明了雄狮大王格萨尔非凡的能力,赢得了广大部落民众的信赖和认可,迎合了岒国的进步人士希望出现一个公正、诚实、有为的王位条件,合情合理地成为王位的竞争人。格萨尔的少年时代就是一个拼搏、奋斗,不屈于压力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的体现,也正反映了现在玛曲县各族人民改造自然,团结进取的精神面貌。
三、藏族第一支马球队诞生在河曲马场
马术是西藏民间最常见的竞技形式,而马球据说是古代藏族有名的马术角逐。大家所熟知的马球的起源,有一种呼声最高的说法就是“吐蕃说”原因很简单,马球英文是“polo”,这与藏语“波郎”或“氆氇”的发音非常相似;另一个佐证是出自公元3世纪至6世纪的西藏史诗,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反映游牧部落社会的史诗《格萨尔》,书中第十二章中描绘了本教王国统治者格萨尔王与门阗的巴迦尔代王之间的马球运动。
马球藏语称之为“博洛” ,主要流行于欧洲、中东、南美等地区的富人阶层,被认为是一项“贵族运动”。在河曲马场马球队成立之前,这项运动在玛曲草原乃至藏区已经消失了数百年。
2010年,甘肃玛曲县为弘扬藏族传统马球文化,在河曲马场成立了藏族第一个马球队,并专程从内蒙古邀请高级教练来训练指导,使马球这一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回归藏地。
虽说马球是“贵族运动”,但玛曲的马球队丝毫没有“贵族运动”的影子,完全是当年吐蕃人创立马球时的原生态,只不过把单纯的军事训练变成了体育运动。碧空如洗的蓝天,碧草连天的草原,一阵阵浑厚的吆喝声,更伴有一声声的骏马嘶鸣,阳刚与雄壮碰撞出一种近乎原始的激情。
据悉,玛曲县目前有7支马球队伍,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马球正在恢复和回归到藏区的群众中。为藏区传统民族体育运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为藏区群众及四方宾朋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如今,马球比赛已被列入甘南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河曲马场是鸟类的“通用机场”
平坦低洼的地势,湿润多雨的气候,不仅形成了河曲马场景区极富特色的草原湿地景观,而且还极大的为鸟类栖息提供了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身处首曲臂弯里的河曲马场景区,是国际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和中途停歇地。
河曲马场水域面积8396亩,其间河流众多,较大的有郎曲河、加曲河、赛日曲、达尔钦河、西柯河、麦曲、俄尔瓦斯河等28条。良好的自然生态让这里成为鸟类迁徙通道上的重要“中转站”,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鸟类途经这里,往返于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之间,迁徙行程近万公里。
河曲马场景区致力于建设生态景区,认真贯彻州委州政府提出“生态立州”的战略要求,往返中转的鸟种数量也是不断增多,大量的黑鹳、黑颈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随处可见的斑头雁、赤麻鸭等珍稀鸟类聚集景区内,使这里成为国际濒危物种黑颈鹤的重要栖息地。
2020年11月初,3万多只候鸟聚集在河曲马场景区内的新闻也在央视播出。成群的候鸟聚集在河曲马场景区内的热尔钦湖,迎着冬日暖阳盘旋飞舞做着南迁越冬准备,为景区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五、河曲马文化
马是玛曲县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曲马场重要的对外名片。河曲马场是传统的养马地区,马匹养殖数量居全省前列,良种马河曲马的文化底蕴深厚。早年间,马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畜力和交通工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马的传统功能逐渐削弱,马匹数量持续下滑。
2020年9月18日,农业农村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全国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马产业出台的第一个发展规划,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马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近年来,现代马产业逐渐兴起,与马产业紧密相关的体育运动、休闲骑乘、文化旅游、专业化马产品开发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但现阶段我县马产业还有许多方面与发展新趋势、新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整体落后,河曲马这一靓丽名片优良特征未得到充分挖掘,马匹选育饲养与马术运动、体育健身、民族文化、休闲旅游、保健康养等利用环节缺乏有效衔接,亟需加快转型升级。
1958年这片水草交织的大美湿地上国营河曲马场正式成立,当时河曲马就被列为国家四类保护马。1984年6月甘肃省标准管理局颁发《河曲马甘肃省企业标准》,使河曲马的培育开始有严格的标准可依。不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海、四川两省的河曲马场都转向经济效益好的牛、羊方向发展,马场撤销或者解散。到1990年底,全国河曲马培育场仅留玛曲河曲马场一家。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河曲马保种选育基地,保护和发展河曲马品种的基地。河曲马场景区依托资源优势,为构建河曲马场景区马产业各环节互动互促的良性发展机制,我景区倡导“马业+”的发展模式,推动将马品种、马术运动、文化旅游等河曲马场景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马业产值比重,构建协同发展机制。深入挖掘马文化资源,打造具有鲜明景区特色的马文化品牌,弘扬我县马文化,提高群众参与度。发展主题、特色骑马旅游,推动马产业与特色旅游相结合。
河曲马场景区大力发展现代马产业,对于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牧民增收,培育体育和文旅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满足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弘扬河曲马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六、玛曲传统藏族文化
河曲马场景区始终将旅游体验的文化性、互动性放在第一位,管理层也一直试图寻找通过让游客与玛曲当地民间文艺、文化的近距离接触,增加游览景区时的体验感。我景区正试图通过民间艺人进景区的方式,着力打造一个能扶持、发展、服务民间传统技艺的平台,切实解决民间艺人的困难和困扰,让他们有班可上,有工可打。为民间传统技艺开拓一个重要的消费市场,并有利于玛曲传统民间技艺的品牌塑造。
河曲马场景区希望通过民间艺人进景区的方式,使游客进一步感受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良性循环之下,民间技艺不仅成为旅游景区常驻表演项目,而且成为景区营销宣传的新亮点、提升游客体验的新途径。
七、景区主要功能区介绍
1.玛缇·原野高端野奢民宿
“玛缇·原野”坐落于河曲马场景区核心观景区域位置,周身被美轮美奂的草原湖泊所环抱,远离工业污染,环境清幽空气纯净,民宿周边到处可见河曲马的骏美身影,还可以看到黑颈鹤、旱獭、鼠兔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置身其中,天地之间,草原湖泊交织如画,骏马流云随风而行。绿意蔓延天际,若至暮色四合之时,绿意渐渐褪去,高空俯瞰,十个“马蹄”皆散发出淡淡的光晕,梦幻迷离。“马蹄”“玛缇”“河曲马场”,以别出匠心的设计体现对藏族文化的深刻理解!
简藏式典雅装修风格,64㎡的超大房间面积加上超大观景窗,让整个房间窗影婆娑、阳光溢彩,与简约的空间相得益彰。每一间房都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和故事,“赤兔”“的卢”“乌骓”“绝影”“黄骠”“蹑景”“神凫”.....,十间房正是以中国历史上“十大名马”而命名的。让人不禁又想起“玛缇·原野”这四个字来,狂野且极富自身的浪漫。
面朝广袤草原,背倚蔚蓝湖泊,高大通透的观景窗捕捉着窗外的每一个生灵和每一寸阳光。白色帷幔和素雅的房间内饰,搭配原木的简洁和藏文化的元素,让人一眼就爱上它的典雅和大气。
作为甘南地区屈指可数的高端民宿之一,这里每个房间皆是分离式卫浴,被子、枕头、拖鞋、毛巾、消毒柜、洗漱用品等全按五星级标准配置,充分体现了玛缇·原野的品质。玛缇·原野提供24小时管家式服务,以及一站式接送和套餐服务。每一位住宿客人不仅有随叫随到的接送服务,而且还赠有贵宾套餐服务,套餐内容包含:用餐、骑马/抖拍馆换装体验等,充分体现着无微不至的人文特色服务。
标准间、大床房,两种房型带来的是不一样的住宿感受。每个房间配置有天文望远镜和独立阳台,玛缇·原野的夜晚,将是告别手机、电视,与漫天星河惊喜邂逅的浪漫时光。
2.汽车宿营地(玛麦玉龙松多)
汽车宿营地建设场地总面积约3000㎡左右,以河曲马场景区总体旅游规划为主,结合景区当地藏族特色文化,以景区道路为主轴线东西两侧拓展,南北两端延伸,强调对藏地景区元素的呼应与强化处理。营地内设计建设有厨房、自驾帐篷营地、多功能厅、旅游厕所、9座观景式餐厅、6座小木屋、5座星空观景房和8台房车,用以满足部分游客的猎奇观景愿望。
星空观景房
星空观景房位于景区内房车自驾营地区域,由于景区离县城较远无任何光污染,且景区自然风光原始优美,是观星猎景的绝佳去处,因此景区考虑到部分游客的猎奇观景愿望,在房车营地区域内设计建设出5套星空观景房,每套室内面积38平方米,皆为双人标间。星空观景房外观为乳白色球体形状,背靠景区,面向优美的草原河流,顶部与正面为透明材质搭建,游客可在室内观星赏景。室内配有空调、壁炉、电视、热水器等设施,每套房间外均配有私人阳台,区域内还有餐厅、茶吧等休闲娱乐场所,能够极大限度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
置身星空观景房,会给人一种身处天地间的错觉,看静谧的草原风光、漫天繁星点点,听虫鸣鸟叫,河水潺潺,牧歌悠扬,安静唯美!
多功能厅
多功能厅位于营地内,建设面积225㎡。是指根据顾客需求设置的多用途厅堂,可用于举行小型宴会、酒会、自助餐和特色民族音乐会、文艺演出等活动。多功能厅整体采用藏式风格设计,全屋整体色调搭配协调,既符合景区风格定位,也能满足游客对甘南的认知感。整体空间在设计上同时兼容了熟食店、小酒馆和现场音乐空间的功能,是一个静下来感悟生活和听音乐的理想空间。
观景房车
观景房车位于景区营地内,8台房车按照景观布局与观景效果合理分布在营地住宿区域内,其中6台房车为标准房车大床房,2台房车为大房车亲子间,每台房车配备有独立卫生间、观星玻璃天窗、
小型客厅、电视、空调等,房间设施装修简约大气,干净整洁,符合现代游客审美需求和住宿需要,置身房车,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通透的观景效果和惬意的住宿环境,给人夜览星空的绝佳旅行体验和家在草原的无穷乐趣。
3.湖畔咖啡屋
湖畔咖啡屋位于景区热尔钦湖畔,是观景休憩的绝佳场地,湖畔咖啡屋整体建筑以木制观景平台为基础,建有两层集装箱式全景小屋,咖啡屋主要分室内室外两大区域,以满足游客的不同旅行需求,饮品主要为咖啡、气泡水、酸奶、果茶等为主,口味纯正亲民。独特的饮品搭配绝美的自然风光,听风起雨落,看夕阳跌落在湖泊中,将景区渲染成红绿相间的温暖色调,惬意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