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天生丽质,而有些人天生励志。
而我就属于后者,每次选择都是不得不。因为孩子叛逆不得不去读书求变;因为怕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去学习文案写作;因为压力太大,不得不去跑步。
最初做这些“不得不”的事,内心是抗拒的,一边抱怨“我为什么要这么辛苦”,一边又想“这是我的命运,我只能靠自己”。
在做了N多不得不的事情后,我发现自己从厌恶慢慢到了习惯,从习惯变成了生活方式。
从此,读书、写作、运动成了生活中重要的事。
现实很无奈,命运还可以选择曾经的我是个“差评师”,习惯在内心中否认别人。
遇到比我优秀的人,心中想的是“有什么好拽的,不过如此”,反正一门心思挑别人的问题,获得心理平衡。
当然,我并没有说出自己的感受,但这样“憋”出来的无名怒火,让我对自己有点愤怒,有点嫌弃自己怎么干啥啥都不行。
我不爱承认自己是自卑的,但我的所作所为都在验证我是一个毫无自信可言的人。
具体的做法很多我已经忘了,但只记得那些年我活得不快乐,内心很压抑,夹杂着对自己的否认,对现实的不满,对人生的怨气。
当年,孩爸经常吐槽我是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说我有着跟自己身份不匹配的幻想,说我是一个没活在现实中的人。
我内心是很愤怒的,经常跟他吵架,觉得他没心没肺,既不懂我,更不懂呵护和理解。
那些年似乎我的一切都没得到认可,婚姻中不被欣赏,工作中也没做出多好的成绩,孩子教育上也寸步难行。
经济上的窘迫再加上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我无数次觉得生活无趣,人生太苦,却从来没想过要改变自己。
直到孩子越来越叛逆,在外边玩的时间越来越晚,作业压根都不写了,我才猛觉得:我真要变了,如果我再不打起精神,我娃就要完了。
于是,被逼无奈的我做了三件事:读书、写作、跑步。
这是2019年的想法,从那以后我开始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开始创建账号日更写作。
这源于村上春树对我的启发,他日常是这样做的,而我也比葫芦画瓢跟着他一起做。我当时想得是,即便不能解决我的问题,起码让心里好受一点。
尽管命运没有太过于善待我,但我也不想向命运屈服,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抗争一下,而选择的方式就是努力。
倒逼一下自己,你比想象更强大我不是一个有天分的人,学什么东西都有点慢,干啥都比别人慢个半拍,脑子反应也有点后知后觉。
不过我决定要改变,起码努力一下不会比现在更差。
那年我还在上市公司做着质量管理的工作,当时公司因为要搬迁到离市区几十公里之外的地方,它意味着我无法每天回家照顾孩子,可能面临着长期驻厂。
我只想在离职之后,能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可一想到10多年的工作经验,似乎并没有给我更多选择,离开所属行业,我似乎什么都不会。
没有希望的时候,就读书吧。当时我称得是公司所谓的“才女”,在公司的刊物上经常发表文章,也有一点文青的浪漫与天真幻想,文字也比较伤感。
2017年4月我决心改变后,就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利用早起和中午午休时间一年内读完了100本书,并写了100篇所谓的“书评”。
这些不成熟的文字,也得到了很多书友的赞誉,也满足了内心的一些小虚荣。像是得到鼓励一样,继续利用于下班后的时间读书,写读后感。
两年的读书和佛系写书评的基础,让我在一年半后创建自媒体账号时有种如鱼得水的畅快。在别人看来,我从一个小白起步,进步得很神速。
刚刚几个月的写作,就拿到了各种奖励和签约,也第一次让我惊呼:原来写文章是能赚钱的。
写作,让我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也得到了物质上的报酬,我更加想要到这件事做好。
也第一次让我觉得,除了抱怨,除了哀叹命运的不公,我还可以通过努力做更多事,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而不是永远等着被选择。
真正的对手,只有你自己回望这几年持续成长的经历,让我很多感慨,我跟孩子昨晚聊:跟其他同学相比,也许妈妈并不出彩。但妈妈是一步步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即便现在仍然是别人的起跑线,我也不觉得自己差。
孩子很认同我,我也在顺势启发他:真正的对手,只有你自己。即便你现在不如别人,也没必要妄自菲薄,不要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优化自己你就赢了。
我邀请孩子跟我一起践行正念,用积极主动的思维去面对学习,面对落差,面对现在和未来的各种跌宕起伏。
我知道,孩子对我的话半信半疑,他愿意相信我,但又不是太相信自己。
不过没关系,都会有一个从质疑到相信再到坚定的过程。而我能做的就是先让自己践行起来,以持续的学习和进阶,来让孩子相信妈妈可以做到改变,他同样可以做到。
每个人对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隐形的自己。
永远不要否认自己做不到,永远不要觉得我不行,永远不必对过去说抱歉。
把纠结和内耗的时间,都用来赶路,过去不重要,现在怎么想,怎么做最重要。
相信之后,努力过后,会发现:外边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才是自己最强劲的对手,也是可以为自己创造奇迹的人。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