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就像一扇窗,打开了有阳光,也有苍蝇。如果最开始面对这个问题只是看开窗的人心胸是否开阔,那么开窗之后时间久了,进来的东西搞不清楚是什么,会带来什么后果,那才是最考验人智慧的问题。稍不留神就可能错失机会,万劫不复。因为对于一个背负几千年传统的国家,每一步都太沉重,瞻前顾后,生怕被后人戳脊梁骨,说自己数祖忘典。
过去曾经有人对待这个问题就一种处理态度:禁止。结果大家都看到了,迭代的技术差距让国人付出的代价很多也很久。因为科技发展很客观,不是自己说行就行,在科学面前,比的不是人多,比的不是权力大小,比的是自由、是创意、是开拓冒险的精神。成功的背后有无数的失败,在一个传统国家面前,失败是不可容忍的,但在一个有活力的国家看来,失败是可以包容的,不是嘴上说说,事实上就是这么做的。所以不开放的结果就是有可能出现新智慧,自己却依然像井底之蛙一样自以为是。
明白这个道理或者说教训以后,开放好像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但要是真的这么简单就好了。在开放这个问题上,有很多东西是没有定论的,或者说是两面的,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可是有很多人却想把这些东西的好和坏截然分开(事实上也没做到),结果就是说开放实际没有开放。这就像做生意,只看到赚钱的机会,没看到赔钱的风险,非要变成一个只赚不赔的生意。想法是好的,可是没这种生意。有这种保守心态也不能归结为个人性格,毕竟历史传统背负太多,心态上就是保守的。
可是世界发展实在太快,抱残守缺,犹犹豫豫带来的后果就是:一日千里的落后。更何况老是觉得自己特殊,也就没有朋友圈,大家自然不想和你玩。你可以说不和自己玩的人都是坏蛋,可在别人眼里你也不是什么好人。要是开放只是一个开门的动作那确实简单,可是开放可能意味着要接受和自己不一样的想法做法那就很难。顾虑重重,忽左忽右,要么觉得这个人城府很深,要么觉得这个人有精神分裂,总之这种人朋友少,大家都理解。
在世界进入数据信息时代后,开放这个问题就更有趣了。数据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基础,就好像汽车与石油的关系一样。要想掌握更多的数据,就必须让数据能够流进来。当然对别人来说,自己的数据也要流出去,这样才公平。这个问题就看怎么看了,数据的护城河不能不修,要不然底裤都被人看完了,但是修多高,修多深就很有讲究了。可是要让别人的数据流进来有没有那么多忌讳,就只能看态度了。风险与机遇并存,让里面的很多人通过数据看到什么,会带来什么,面对这种未知,不同人有不同做法。解决不好这个问题,数据少,人工智能弱智一点,之后带来的后果可能就如同大刀长矛与洋枪火炮的关系,可以不在乎,但是以前最早也是拿这个说事的,结果也是惨不忍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