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学业随夫回国,50年后,在她追悼会上,徐光宪哭得肝肠寸断

历史不惧孤 2024-01-31 19:25:45

什么是最好的爱情?

“你陪我校服到婚纱,我陪你青丝到白发。”

这正是“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与妻子高小霞真实的爱情写照。

两人相濡以沫52年,家庭和谐温馨,事业比翼齐飞,双双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传为佳话!

徐光宪高小霞院士伉俪

1998年,高小霞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她微笑着对丈夫告别:

“老头子,我今生最幸福的事就是和你成为夫妻。以后我不在了,你要好好活着。”

追悼会上,徐光宪最后一次深情拥住妻子,泣不成声:

“我一生中最满意的,是和小霞相濡以沫度过的52年。我最遗憾的是没有照顾好她,使她先我而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对院士伉俪的传奇人生,感受他们一生的温情与坚守——

徐光宪

01

1920年,徐光宪在浙江绍兴的一个殷实家庭呱呱坠地。

他的父亲徐宜况是一名律师,母亲是家庭主妇。

两人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常常告诫子女:

“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

父亲的循循善诱,母亲的谆谆教诲,让徐光宪从小就立下鸿鹄之志,希望学以致用,回馈社会。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在徐光宪13岁那年,父亲因病离世,家境一落千丈。

1939年,徐光宪前往上海,投奔大哥徐光宇。

在大哥的引荐下,他去到一位煤球厂老板家中担任家庭教师。

与此同时,他节衣缩食,为上大学努力攒钱。

前排右二为徐光宪

1940年,20岁的徐光宪考取上海交大化学系,并获得了奖学金。

在课堂上,他邂逅了同班同学高小霞。

高小霞总是穿着一件士林蓝布衣服,下课后顾不得肚子还饿得咕咕叫,就赶到有钱人家当家庭教师。

尽管生活清苦,但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这个朴素、顽强、聪颖的女孩,深深地吸引了徐光宪。

高小霞

两人熟络之后,徐光宪发现她跟自己的经历非常相似——

他们的故乡绍兴与萧山相隔不远,算是同乡;

高小霞也因为父亲病逝、家道中落而不得不半工半读;

两人虽在少年时期经历了家庭变故,但都怀着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努力追求属于自己的未来。

相似的经历和三观让他们心生共鸣,两人之间的友谊逐渐升华。

徐光宪高小霞结婚照

02

两人共同探讨功课,互相切磋,互相学习。

时间长了,他们顺理成章地陷入热恋。

高小霞虽是一名理科生,但她对文学怀有浓厚的兴趣。

她经常给徐光宪念莎士比亚的剧本,并能流利地用英语背诵出其中的精彩对白。

当谈到莎士比亚的悲剧故事,她会忍不住感慨:

“我们将来也许也会是一个故事。”

徐光宪坚定地回应:

“我们如果结婚,将永远相伴终身,不会成为故事。”

1946年4月18日,在各自事业稳定后,两人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这年,徐光宪26岁,高小霞27岁。

从此,不管走到哪,他们总是习惯手牵着手。

这一牵,就是一辈子!

徐光宪夫妇

1948年,这对才华横溢的年轻夫妇,双双通过留学生考试。

然而,两人的积蓄只够供一个人前往。

高小霞毫不犹豫地说:

“你一个人出去。”

徐光宪不同意,他想把机会让给妻子。

但高小霞坚决地说:

“无论你怎么说,我是肯定不会去的。”

于是,徐光宪只身赴美留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主修量子化学,辅修物理学。

一年后,他因成绩优异,被学校聘为化学系助教,年奖助金1800美元。

高小霞

拿到奖学金后,徐光宪立马把妻子接到美国,并承担她的学费。

很快,高小霞顺利进入纽约大学学习分析化学。

为了减轻丈夫的负担,她一边读书,一边兼职做分析技术员,月薪有200多美元。

徐光宪夫妇

每天徐光宪等小霞回到住处,总在半夜12点左右,天天如此。

就这样,夫妻俩在异国他乡,辛苦而幸福地奋斗着。

徐光宪夫妇

03

1951年,徐光宪获博士学位。

导师贝克曼非常器重他,再三劝他留在美国:

“我希望你留下来在哥大做讲师。或者,我可以推荐你到芝加哥大学马立根教授处做博士后,待遇从优。这样你有了稳定的工作,你的妻子也可以结束半工半读生活,全力准备博士论文,岂不是两全其美?”

徐光宪婉拒了。

徐光宪夫妇

当时,中国已开始抗美援朝,美国即将通过法案阻止中国留学生回国,钱学森回国已受阻。

在这危急关头,高小霞毅然放弃读博,徐光宪也放弃优越的工作、丰厚的薪水。

他们以探望徐光宪生病的母亲为由,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徐光宪夫妇

回国后,徐光宪夫妇受聘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在几十年的教学中,高小霞、徐光宪教授带出数十名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更是不计其数。

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家,徐光宪还撰写了《物质结构》和《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等重要教材。

徐光宪

与此同时,徐光宪根据国家需要,4次改变自己的科研方向:

1951年,他在北大化学系,从事量子化学研究;

1953年,拓展到实验配位化学;

1957年,调到技术物理系,搞放射化学和核燃料化学;

期间,徐光宪虽然没有直接参加原子弹的制造,但是他培养的学生都是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才。

可以说,赫赫两弹,有他一功!

1972年,北大化学系接到一项紧急任务:

分离稀土元素,纯度要求很高。

徐光宪被任命为负责人,开始稀土萃取分离的研究。

04

稀土有多重要呢?

有这么一个说法:

“如何称霸世界?你需要足够多的航母,足够多的战机,最重要的是,你还需要足够多的稀土。谁掌握了稀土,谁就全天候掌握了战场!”

稀土是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和钇共17种元素的统称。

它被誉为“工业味精”,只需一点点,便能改变一切。

例如,稀土中的钕(nǚ)元素,可以制成钕铁硼永磁材料。

它的重要性无处不在,小至我们手中的手机,大至高铁、飞机、火箭卫星,都离不开它!

战争机器的制造,更是离不开稀土的助力:

制造一艘核潜艇,需要4吨稀土;

制造一架战斗机,需要400公斤稀土;

制造一架坦克,需要铒、钕等稀土元素。

更神奇的是,如果把稀土元素混合到土壤中,还能提高玉米14%的产量、大豆20%的产量,并降低储藏中的腐烂率。

稀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我们非常幸运——我国的稀土资源储量世界第一,这无疑是一笔巨大财富。

但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我国尚未掌握稀土提纯技术,我国只能以“白菜价”将稀土卖给美国,再用几十倍几百倍的价格购买美国加工好的稀土产品。

中间为徐光宪

正是在这样的憋屈背景下,年过半百的徐光宪,接下了稀土元素的分离和提纯任务。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成功研发出“串级萃取法”,使我国的稀土原矿得到成功纯化。

从此,我国摆脱了稀土贱卖的命运,从稀土资源大国转变为稀土生产大国。

1990年以后,中国的单一高纯稀土产量占到全世界的九成以上,被世界惊呼为“中国冲击”!

徐光宪也因在稀土领域的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

而他的妻子高小霞,也是一位稀土研究专家。

她将剩余废土再利用,成功研制出“稀土微肥”,为农业增产开辟了新的前景。

徐光宪夫妇

05

1980年,徐光宪、高小霞双双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人们敬佩的凤毛麟角的院士伉俪!

1993年,这对院士夫妻,荣获首届“中华蓝宝石婚佳侣奖”。

当两人手牵手走上领奖台,绽放出幸福的笑容时,这仿佛是一幅“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中国传统画图,真实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右边为徐光宪夫妇

1998年夏天,高小霞被确诊患癌症,住进了医院。

当时,她身上穿的,还是不吸汗的“的确良”衬衣。

护士看了大惑不解:

“您身为北大教授,科学院院士,怎么都不懂得享受?”

病床上的高小霞,笑着解释道:

“我和我丈夫都快80岁了,我们还在工作,不会享受生活。

什么是享受生活?我从来没想过。

当我和我丈夫付出很大的艰辛,做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后,那种高兴的心情是一般人理解不了的。享受的快乐已经融进在我们的工作之中,我们已很满足了。”

在妻子住院的5个月,徐光宪衣不解带地守在病榻前,任谁来换班都不肯离开。

然而,高小霞的病情还是一天天加重。

1998年9月9日,79岁的高小霞带着对丈夫和家人的无限眷恋,离开了这个世界。

临终前,她含笑道:

“老头子,我今生最幸福的事就是和你成为夫妻,跟你过了一辈子我很满足。以后我不在了,你要好好活着。”

追悼会上,徐光宪哭得肝肠寸断。

他不断自责没能早点发现妻子的病情,后悔没有早到肿瘤医院就诊。

“我一生中最满意、最幸福的是和小霞相濡以沫度过的52年,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能牵着她的手,一起为了共同的理想奋斗,不舍不弃。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照顾好她,让她先我而去……”

妻子去世后,徐光宪心力交瘁、大病一场,亲友和同事们都担心他也要垮下来。

但是,他坚强地挺了过来,并重新投入到他们夫妇一生挚爱的教学和科研事业中。

“后来我多看《长寿》杂志和《健康文摘》,明白这种悲痛悔恨的情绪最是伤神;也想起小霞临终前的遗言,要我好好活下去,做好还想做完的一些工作,照顾好徐红,与她父女俩相依为命。”

徐光宪陪伴妻子高小霞一路走来,深知半工半读求学的不易。

因此在2005年,他设立了“霞光奖学金”,专门奖励那些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家庭贫困的学生。

看着青年才俊一批批成长,徐光宪心里充满了欣慰。

今日霞光绚烂,明日蔚霞满天!

徐光宪抱着两个可爱的外孙女

07

到了耄耋之年,徐光宪本可以安享晚年,远离世俗的纷扰。

然而,他依然为稀土资源的事情操碎了心——

自90年代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以来,许多企业纷纷涌入稀土行业,开始大量采掘稀土,不限量供应给外国。

并且,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些企业开始自相残杀式的价格大战。

以至于,珍贵的、不可再生的稀土资源,竟然贱卖到了猪肉价!

而且美日欧等国家,在中国稀土企业低价竞争时,他们疯狂抢购,将稀土储存于自己的仓库中。

在1990年之前,中国的稀土储量占全世界90%。

然而到了2006年,中国稀土的占比只有37%!

百年大计,毁于一旦!

并且,美日欧等国家结成了联盟——

当中国稀土价格上涨时,他们便联手停止购买。

也就是说,我们丧失了稀土的定价权。

徐光宪目睹这一切后,深感痛心疾首:

“我反正就是特别心痛,白云鄂博矿啊,我怕二三十年以后要用光了。然后中国变稀土小国了,那个时候稀土价格也许比现在的一百倍、几百倍都上去了。那中国要吃大亏了。”

于是,徐光宪两次上书国务院,请求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的稀土资源。

他坚决主张:

“自律限制产量,提升价格!”

“我提出控制稀土产量在全世界需求量的80%~90%,那么我国就有国际稀土价格的定价权,维持稀土应有的价格,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呼吁建立稀土资源储备制度。稀土用完了,没有替代,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字字句句,忧心而无奈。

为国为民,丹心可见!

徐光宪

徐光宪的上书,很快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2007年,国土资源部下令,稀土资源的开发限制8万吨,小于全世界的需求量10万吨。

这个消息一经公布,就引起日本、韩国、美国等恐慌,使稀土价格上升1~3倍。

2010年,我国发布了新一年的稀土方案,出口配额再次下降,同时启动新一轮监管行动,严查稀土走私及盗挖。

美日欧压力山大,联合将中国起诉到WTO,施压中国取消配额制度。

WTO裁定中国败诉,我们遵守规则,取消了配额制度。

但在2014年,我国又宣布将稀土出口关税上调10倍,同时出台“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

因此,即使配额制度取消,稀土产业也没有重演当年的疯狂盗采。

总而言之,这回我们一定要打好“21世纪的经济武器”——稀土这张王牌!

徐光宪

08

2009年,徐光宪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领奖时,他穿的还是1980年出国考察时做的那套深蓝色西装。

当时,女儿要给他买套新的,徐光宪说:

“别买了,那么贵!”

这是徐光宪发自内心的朴实无华。

之后,89岁的徐光宪穿着那套已有30个年头的西装,站上了领奖台。

他真诚地说:

“我得的奖是集体的工作成果。我已经跟大家说好了,500万全部都拿出来,经费使用要以稀土为主。”

徐光宪

2015年4月28日,徐光宪与世长辞,享年95岁。

桃李满天下,名利如浮云。

一生为科学,耄耋犹耕耘。

这首诗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诠释。

徐光宪一生立己立人,为国家需要4次转行,为我国的稀土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如今,他已卸下工作的重担,在另一个世界与妻子高小霞团聚。

这对院士伉俪,勤奋一生,淡泊功利,同心同德,相濡以沫。

无论是他们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还是他们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爱情,都值得我们钦佩与铭记!

参考书籍:

【1】《一清如水:徐光宪传》——郭建荣编著

【2】视频《稀土死斗:中国稀土,血泪三十年》——老K的无聊杂谈

0 阅读:0

历史不惧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