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的历史由来和特色

文化愿补不足 2024-09-15 00:20:49

川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乃至更早的时期,《宋玉对楚王问》中有“其为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所谓“下里巴人”,就是指四川民间通俗的歌舞或者歌者舞者。据《太平广记》及《稗史汇编》等文献资料记载,

自蜀郡守李冰起,便有《斗牛》之戏。三国时期,更是出现了四川第一曲讽刺喜剧《忿争》,成为川剧喜剧的鼻祖。

到了唐、五代时期,出现了“蜀技冠天下”的局面,可谓是历史上川剧最为鼎盛之时。这一时期常演的剧目有《刘辟责买》《麦秀两岐》和《灌口神》等。并出现了中国戏曲史迄今为止最早的戏班,即《西阳杂俎》中所载的干满川、白迦、叶硅、张美和张翱五人所组成的戏班。

从《斗牛》到宋杂剧《酒色财气》,历时千有余年,它们都属于地地道道的“四川戏”,可以视为广义的川剧。

在现代意义上的川剧,应该是明朝时期,在宋元南戏、川杂剧、元杂剧基础上产生的“川戏”。到了清代,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和灯戏五种不同的声腔杂陈,晚清时期,出现了五腔共和的新局面,各类声腔的特色剧目和保留剧目开始形成。其后的川戏改良运动,成立了“戏曲改良公会”,集资兴建了“悦来茶园”“蜀剧部”等演出场所。川剧艺人还自发组织了“三庆会”,川剧才开始真正地兴盛起来。不仅出现了一大批名角,创作上也多有突破,流行剧目更是多达七百余个。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它是在本地文化的基础上,吸纳其他剧种的长处,杂糅而成。语言生动,风趣幽默,充满鲜明的地方腔调,是川蜀文化的集中体现。若是入川,不可不看。

川剧除象旦行浣派、丑行傅派、曹派等以杰出艺人称派外,主要则是按流行地区分为四大流派。这四派,俗称“四大河道”,是按四川省内的几处河道河流的名字分派的。它们分别是资阳河派、川北河派、下川东派和川西派。这几种不同特色的流派,其艺人的师承关系和风格也各有不同。具体如下:

一是“资阳河派”。资阳派主要在自贡及内江地区各县市,以高腔为主,艺术风格最谨严、精细。

二是“川北河派”,主要分布在南充及绵阳的部分地区,以唱弹戏为主,受秦腔影响较多,声调粗犷豪放。

三是“下川东派”,主要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一带,此流派戏路比较杂,声腔多样化,吸纳中原剧种文化较多,尤其受徽剧、汉剧影响为最大。

四是“川西派”,主要在以成都为中心的温江地区各县,以胡琴为主,形成独特的“坝调。

川剧在形成过程中,先后吸纳了外来的昆、高、胡、弹声腔,源于本土的灯戏,也吸收了江南塞北的民间小调,才逐渐演变成自己的声腔。其主要唱腔分别是昆腔、高腔、胡琴腔、弹戏和灯调。

川昆,由江苏的昆曲演变而成。江苏的昆曲于明代后期流入四川。到了清朝,大量移民的现象出现,其中不乏官宦和社会名流,而这些名流们又多是江南人,嗜好昆曲,因此也携带着家班入川,昆曲就随之入川。昆曲到了四川后,在唱腔上保留了原先的曲调,但为适应四川观众,唱白都改用了四川方言,成为“川昆”,以“二下锅”“三下锅”的组腔形式进行演出,或以昆腔与其他声腔的组腔方式融入戏中。同时,又习惯地把吹腔融进昆曲声腔。就这样,昆曲在长期与四川方言、民间音乐、川剧锣鼓的结合中,慢慢演变为具有四川特色的昆曲——川昆。1912年,昆曲戏班“舒颐班”入盟“三庆会”,昆腔成为川剧五种声腔之一。

高腔的主要特点是:行腔自由,不用伴奏,只用一副拍板和鼓点调剂节奏,婉转悠扬,铿锵有力,并有帮腔相和。打击乐器是大锣大鼓,贯穿曲牌始终,使帮、打、唱三者紧密结合。在演唱过程中,宣叙调与咏叹调交替使用,帮腔与唱腔互为增辉,加之以密锣紧鼓,使舞台气氛变化无穷。高腔是一种一唱众和的徒歌式声腔,不托管弦,非常口语化,与四川方言和地方的秧歌说唱等民间艺术紧紧结合,曲牌众多,又有帮腔、打击乐(锣鼓伴奏)烘托,深受四川人民喜爱。自民国元年组成“三庆会”始,逐渐成为川剧的主要声腔。

胡琴腔,又叫“丝弦子”,以小胡琴为主奏乐器,它从徽调、汉调发展而来,并吸收了陕西汉中二簧的成分,与西皮、二簧的音乐结构基本相同,但是它的腔调、板式、过门等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是用四川方言演唱的。乾隆年间就已经在四川风行。

弹戏,又叫“川梆子”,是秦腔在四川的流变。它改“陕白”为“川白”,同时又与胡琴、高腔等声腔和川剧锣鼓逐渐结合,组腔演出,不少川剧剧目都是以弹戏为主腔,又融入胡琴、灯调的。弹戏包括情绪极不相同的两类曲调:一类叫“甜平”,主调是表现欢欣、快乐;一类叫“苦平”,主调是表现哀愁、苦痛。板式有“一字”“二流”“三板”“垛板”“倒板”等。

灯调,源自四川民间灯会习俗和民间歌舞、音乐,主要声腔以“胖筒简”伴奏,和以民间小曲,亦称“胖筒筒”。它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南北小曲,乐曲短小,旋律明快,长于表现诙谐风趣的喜剧场面。灯调在运用时,采用曲牌相连的形式,因为乐曲比较短小,所以演唱时,一首乐曲大多配上若干不同的唱词反复地唱。

脸谱,在川剧的表演上占有很大比重,若没了它,就等于取消了川剧传统戏,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川剧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因为脸谱代表着一个人物的固有形象,意义非凡。

首先在色调上,脸谱象征着人物的类型。任何一张脸谱,无论图案多么复杂,都会有一个“主色”作为基本的色调。这个色调便代表了这个剧中人物的类型。通常,红色是代表忠诚勇猛的人物,如关羽。黑色代表正直坦率的老人物、如张飞、李逵、包公等。白色则表示奸诈,如曹操。这些人物形像都被脸谱的颜色表现出来,使人一眼便可知道他的基本属性。

脸谱色调的象征意义并非完全是艺术虚构,其创作过程往往来自生活。如性情急躁、刚烈的人,常常“脸红面胀”,被称之为“红脸关爷”“红脸汉”;而身体不好、体质虚弱的人,则面黄肌瘦;整日在田地里劳作的人,往往“黑不溜秋”;而达官贵人中的奸险之徒,养尊处优,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就白白净净…….这便是脸谱色调的生活来源。

其次,脸谱能外化人物恩德、内心情感。可以说,察“颜”以观色。从人们的脸色和面部表情,就可以看出其内心的态度。川剧脸谱正好艺术地反映出这一特点,将人物的内心“外化”和“物化”,并使之形象化。例如曹操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而在川剧舞台上则不然,他变成了阴谋家、野心家、大奸雄,为了舞台需要,脸谱艺术家们就会依据他的生活经历,不断变换着他的脸谱:在《议剑献剑》中,他还处于寄人篱下的地位,野心勃勃而不得志,所以给了他丑角,脸谱为“猪腰子”;刺杀董卓失败后在逃跑的路上暴露出他的多疑和残忍,就在《杀奢》中用花脸应工,脸谱为“大花脸”;当他得势之后成了“大奸雄”时,在《群英会》中脸谱则勾大粉脸。可见川剧脸谱虽名之曰谱,但在具体运用上却是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颇具灵活性,与“歌谱”“乐谱”等大不一样。

不仅如此,脸谱还可以美化人物形象,使剧目变得更加好看,给观众一种美感。同时还可以表现出川剧艺术家们的美丑观,对于剧中人物有着鲜明的爱憎和思想倾向,是川剧的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艺术道具。

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个行当均自成体系,各有成法。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变脸是川剧表演中的一种特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感情及思想态度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像脸谱,通过不同的脸谱显示出来。

最初的脸谱是纸壳面具,后来发展为草纸绘制,表演时以烟火或折扇掩护,一层层揭去。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制作脸谱的材料也发展成为现在使用的绸缎面料,极大地方便了演员的表演。变脸脸谱通常只会选用一些不知名人士,例如侠士、鬼怪之类的造型,而人们已经很熟知的脸谱,如关公、曹操、包公等人物的脸谱一般不用于变脸,这种脸谱的绘制笔锋要粗犷,颜色对比要强烈,这样才能形成炫目的舞台效果。

在颜色的设计上,要以剧中人物的道德品质和角色种类为依据,加一些不同的寓意,或歌颂赞扬、或揭露讽刺等。变脸的手法分为抹脸、吹脸、扯脸、运气变脸。抹脸是根据需要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特定部位上,如果需要变整张脸,就把油彩涂在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将油彩涂在脸上或鼻子上。吹脸是把金粉、银粉、墨粉等粉末状的化妆品,装进特定的容器里,表演时,演员将脸贴近容器一吹,粉末就会扑在脸上。扯脸则是事前将脸谱画在绸子上,然后按顺序贴在脸上,脸谱上系有一把丝线,丝线的另一端系在衣服的某一个方便拉扯的地方,视剧情的需要,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一张一张地扯下来。

运气变脸则需要演员具备此技能,传说已故川剧演员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时,就曾经运用气功而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转青,表现诸葛亮在得知司马懿大军退去后的心理变化。

0 阅读:0

文化愿补不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