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比亚迪汽车的销量跃进全国前十的榜单。与其他传统品牌不一样的是,比亚迪主打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受到广大年轻消费者的追捧。
而王传福作为比亚迪的创始人,自然也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但他并不像很多企业家那样,有着殷实的家境。
王传福的家境可以用贫困来形容,少年时期就丧父丧母,甚至要靠嫂子卖嫁妆,才能继续上学的程度。
比亚迪汽车悲惨的身世王传福1966年出生于安徽芜湖,本来也是有着快乐的童年,他有五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家里很是热闹。
王传福的父亲本来是一个木匠,后来做了村里的大队书记。父亲虽然是个农村人,但思想较为开明。
虽然家里孩子比较多,但王传福的父亲还是会让每个孩子都接受教育。他深知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童年时期的王传福,生活在父亲的庇佑、母亲的疼爱下,虽没有大富大贵,但倒也衣食无忧。
芜湖农村可上天想要成就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王传福13岁那年,父亲就因病去世了。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顶梁柱坍塌了,让家里的孤儿寡母如何维持生活。
父亲去世之后,王传福的五个姐姐也相继嫁人,年纪最小的妹妹则被送给亲戚抚养。
王传福的哥哥王传方,作为家里年纪最大的男丁,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家里的下一个顶梁柱。
王传方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情况,毅然决然地退学,走上了工作岗位。他深知学习的好处,可是形式所迫,不得不退学去工作。
王传福学历不高的王传方,只能做一些体力活,赚到的钱也比较有限。只能让一家人勉强达到温饱的水平。
王传福知道家里的条件不好,也想早点走上工作岗位赚钱。当时初中毕业考中专,是包分配工作的。
王传福本来是打算考中专,这样以后的工作就有保证了。但上天总是要捉弄这个少年。
在王传福即将中考的时候,突然传来母亲去世的噩耗。这让年仅15岁的王传福如何承受丧母之痛。
沉浸在丧母之痛中的王传福,也很难彻底投入心神在学习上。后来又为了料理母亲的后事,王传福还少考了两门课。
王传福最后中考的分数,离中专的录取线还差很多,王传福只能上一个普通的高中。
中专与今天的形式不太一样,在八十年代初,中专毕业是直接可以分配工作,所以中专的分数线要比普通高中的分数线要高。
对于一些普通的农村孩子来说,读一个包分工作的中专,要比上普通高中要实惠得多。
少年的王传福先后经历了丧父之痛、丧母之痛,又没能考上心仪的中专。
此时的王传福,在读书和不读书之间有了几分动摇,父母都不在了,而哥哥是没有义务承担自己的学费。
王传福哥哥知道王传福的想法后,十分感动,但他却拒绝这一提议。
他和弟弟表示,自己一定会供他读书,让他不要担心钱的事情。
王传福13岁丧父,15岁丧母,可谓是多灾多难。但他也是幸运的,遇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哥哥。
最好的兄嫂母亲去世没多久,哥哥王传方就和嫂子张菊芳结婚了,本来按照芜湖当地的习俗,哥哥结婚后,兄弟两就得分家。
王传福知道哥哥对自己很好,可是未来的嫂子会不会觉得自己是个累赘,不管怎么样也不能拖累哥哥的家庭。
王传福哥哥新婚第二天,王传福就主动提出分家这个建议。他的这一举动,也是把嫂子张菊芳吓得不轻。
张菊芳当即表示:“你才几岁,你就要分家,分开了谁照顾你?你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其他的事情有我和你哥哥在,不用你管。”
王传福被嫂子的这一番话深深的感动。真正让王传福感动的,不仅仅是这几句话,更是嫂子日后的实际行动。
王传福读的高中,离家很远,所以他只能住校,每个月回去一次。
每月回去,王传福都会很尴尬,因为需要张口向哥哥嫂子要钱。
王传福与比亚迪汽车尽管,哥哥嫂子对王传福非常好,但是他们此时也有了自己的小家,有孩子需要养活。
哥哥王传方在村子里开个小杂货铺,收入也不是十分可观。王传福更是不好意思开口要钱。
而嫂子张菊芳却是一个十分心细的女子,照顾着王传福比较敏感而又尴尬的心情。
每次都会主动把生活费给王传福,从来不让王传福开口去要。不管家里的经济怎么困难,也不会让王传福没有钱读书。
王传福有一次家里实在是拿不出多余的钱,嫂子张菊芳就去邻居家里借钱,借来的五元钱,给王传福去上学。
拿着借来的五元钱,王传福心里感慨万千。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书,日后好好地报答哥哥和嫂子。
经过三年的努力,王传福也没有辜负哥哥嫂子的厚望。高考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中南工业大学(即后来的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得知弟弟考上了这么好的大学,哥哥嫂子都十分开心,表示要亲自送王传福去长沙上学。
为了王传福能够体面地去上学,嫂子甚至把自己的嫁妆都卖了。给王传福添了几套新衣服和鞋子。
张菊芳听说长沙是大城市,而且小叔子是个大学生,不能还穿得那么寒酸。
哥哥王传方也把自己结婚时候的手表,给王传福戴在手上。他们在农村,穿得好点差点没关系,但是小叔子去上学一定要穿的体面。
中南大学王传福在哥哥嫂子的陪同下,来到了中南工业大学报到。他带着哥哥嫂子漫步在大学的校园里。
如果哥哥不是为了养活自己,也不至于早早辍学,也许也可以考上大学,可以拥有更好的人生。
想到这里的王传福,更加感激哥哥嫂子对自己的付出。以后自己事业有成,第一件事情就是报答哥哥嫂子。
后来在嫂子张菊芳的提议下,哥哥把老家的杂货店关了,也来到了长沙打工。
青年时期的王传福哥哥这一举动,一来是为了照顾王传福。刚上大学的王传福,只有17岁,之前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
二来哥哥嫂子在老家,也并没有赚到很多钱。倒不如来长沙,一家人既可以在一起,也可以更好地一起打拼。
就这样,他们一家人从安徽一起搬到了长沙。王传福负责好好学习,哥哥嫂子则负责好好赚钱,一家人其乐融融。
功成名就王传福考取的是冶金物理化学系,在上大学的时候王传福就与电池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传福对电池十分感兴趣,每日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电池。他的专业成绩也是十分优秀。
王传福对于不懂或者不理解的东西,王传福都会坚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他到今天也依旧还保持着对电池的热爱。
在王传福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罕见的专一和坚持。也正是这种精神才能缔造今天的比亚迪帝国。
其实在大学毕业之后,是选择工作还是继续深造方面,王传福也比较纠结。
毕竟他们的家庭并不是很富有,能够早点工作,可以减轻哥哥嫂子的负担。但哥哥和嫂子都希望王传福可以继续深造。
比亚迪发布会在那个年代出一个研究生,简直可以说是祖上积德。他们整个村子,也就出了王传福一个研究生。
在哥哥嫂子的支持下,王传福也更加坚定了去读研究生的决定。
1987年,王传福顺利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还是选择研究电池。三年后顺利拿到硕士学位。
硕士毕业之后,王传福留在301室继续研究电池。这份工作是多少人眼中的铁饭碗,哥哥嫂子也以王传福为荣。
由于王传福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很快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仅仅两年的时间,他就做到了301办公室的副主任。
时隔一年,27岁的王传福,就被任命为深圳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一直研究电池领域的王传福,如今又有着企业的经营经验。很想在电池生产方面大展拳脚。
但是深圳比格电池有限公司,是隶属于研究院的。在制度和管理方面,很容易受到牵制。
1995年,王传福下定决心要自己单干。他找到做房地产的表哥,说服他为自己投资250万。
表哥虽说一直从事房地产行业,并不是很了解电池产业。但是对于表弟王传福,他十分看好。
视察比亚迪所以王传福找表哥投资的时候,表哥立即表示赞同。有了启动资金,王传福开始规划自己的商业帝国比亚迪。
九十年代,正逢祖国改革开放高潮时期,下海经商的人数不胜数。
但大部分商人开厂,都是花了很大的代价,从国外搬一条生产线回来,招工人上岗作业。
这样的工厂,没有自己的任何核心技术。很快也就在创业的浪潮中销声匿迹。
而王传福是一个专业研究电池的人,和那些传统商人不一样,他更看重技术和专利。
有了专业技术的加持,比亚迪在同期的创业公司中,可谓是一枝独秀。
公司的销售额每年也都是成倍的增长。
王传福和曹德旺2002年,比亚迪成功在香港上市。从1995年的创业到2002年成功上市,王传福仅仅用了七年。
在公司创业期间,也并非是一帆风顺。1997年金融风暴,比亚迪的电池出口订单也是锐减。
是风险也是机遇,王传福抓住这次金融风暴,迅速利用低廉的价格抢占市场。
本来的电池市场,一直被日本人占领。而王传福凭借自己专业的电池知识,硬是和日本公司分了一杯羹。
在电池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之后,王传福又把目光发到了汽车行业。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理念,与当前的环保理念高度契合。
比亚迪做为国产汽车,赢得了不少爱国青年的支持。在2009年的胡润百富榜,王传福以350亿人民币荣登首富之位。
比亚迪汽车回报兄嫂功成名就的王传福,也没有忘记昔日哥哥嫂子对自己的付出。在比亚迪公开的副总裁名单里,哥哥王传方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一实际举动,不用再多的言语,就可以看出王传福对哥哥嫂子的感恩之心。
其实还在比亚迪创业之初,王传福就给哥哥嫂子开出,每个月一千的薪酬。只不过被嫂子婉拒了。
嫂子虽然只是一个农村妇女,没有上过几天学,但是也知道创业的不容易。拒绝了这高昂的薪酬。
王传福和合伙人嫂子的这一举动,让王传福感慨颇深。别的私企亲戚,都是挤破头要进企业,而自己的嫂子竟是如此的深明大义。
后来哥哥嫂子,一直替王传福管理着比亚迪的后勤部门。虽然他们文化不高,但是做起事情格外认真。
王传福看嫂子在后勤部门比较辛苦,提出让她去到办公室里工作,可是嫂子却不答应。
嫂子和王传福说:“我没什么文化,怎么能去做办公室,我在后勤部门干着就挺好的。”
王传福对哥哥嫂子十分好,而哥哥嫂子也是明事理的人,坚决不给王传福找麻烦。
王传福不仅仅对哥哥嫂子很好,对嫂子的娘家人也是十分照顾。
嫂子张菊芳的哥哥得了癌症,王传福是出钱出力找医院。可惜最后张菊芳的哥哥还是不幸离世了。
对于嫂子其他的娘家人,王传福表示,只要有需要都可以到比亚迪来工作。
比亚迪大楼后来,王传福也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但他也并没有因此,而疏远哥哥嫂嫂。
他把哥哥嫂子的房子,买在了他自己家的对面。这样既可以有各自的生活,也方便兄弟两互相照顾。
哥哥嫂子对王传福的照顾,也并没有想过日后要他回报。只是出于对弟弟的关心和爱护。
而王传福,如今身家百亿,也仍然不忘回报兄嫂。也正是他的这种知恩图报的精神,才能让企业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