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治军迅猛果断,三野治军温和渐进,哪个更好?

轮回历史 2024-08-14 16:36:15

《孙子兵法-行军篇》提到过: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之以文,可以算是“柔和”治军,讲究温和循序渐进,以文教感化激励;齐之以武,可以算是“刚硬”治军,讲究迅猛果断快速,以军纪严明著称。相对来说,四野的治军方法偏向于齐之以武,是“刚硬”治军,三野的治军方法则偏向于令之以文,是“柔和”治军。

一、齐之以武,四野的“刚硬”治军

电影《大决战》中有一个镜头,会让很多网友感受到战争的无情,就是林总在围攻锦州的时候,对程子华说:“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简单一句话,道尽了每一场战争胜利背后,都是血与肉的残酷。这句话不是林总的原话,但林总确实说过类似的话,塔山阻击战的过程,也说明了四野治军的“刚硬”。

林总在1948年10月4日就阻击锦西方面援敌给第二兵团、四纵、十一纵等的电令中已经“刚硬”要求,没有任何妥协的空间,命令说道:

“必须死打硬拼,不应以本身伤亡与缴获多少计算胜利,而应以完成整个战役任务来看待胜利。”

这条命令,其实则是“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的军令翻版,“不应以本身伤亡与缴获多少计算胜利”,说的就是“我不要伤亡数字”,“而应以完成整个战役任务来看待胜利”意即“我只要塔山”。

《大决战》中还有一个段子:我军一个纵队丢了阵地不报告,林总说:“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下面要追究,首先是他们的司令员跑不了。”电影中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真实的史实是不如电影那么轻松的,隐瞒军事行动在我军是大忌。事后,四野军法处决了一个连长,副团长被撤职,纵队司令员在战后调整为军区参谋处长,团长在之后的攻锦作战中,始终冲在最前面,在战斗中以死明志,壮烈牺牲。

总的来说,四野是“刚硬”治军,四野出来的将领说话都比较硬气,四野参谋长刘亚楼后面还说过:空军我说了算,黄永胜也说:单凭四野就能解放全中国。

二、令之以文,三野的“柔和”治军

三野相比四野来说,则是“柔和”治军。

相比四野“不应以本身伤亡与缴获多少计算胜利”,粟裕相对来说,非常重视士兵的伤亡情况。他说过:指挥员要对每个战士的生命负责,由于指挥员的失误,哪怕多牺牲一个战士也是不应该的。因此,三野的作战命令,极少出现什么“不计一切代价,必须死打硬拼”之类的用词。

1946年,粟裕在苏中指挥一场战役。王必成率领6师负责攻打宋家桥国军一个团,续发起三次进攻,均因兵力不集中,相互协同不好未能奏效。王必成非常恼火,后面集中四个团的兵力猛攻宋家桥,并向粟裕保证当晚解决战斗,但还是不能攻下。这时粟裕到了,粟裕问对方有多少兵力,王必成回答说:“一个加强团。”

我军一个师还打不下国军一个团的情况非常少见,这要在“刚硬”治军的四野,恐怕王必成要吃不了兜着走。

但粟裕轻拿轻放,说:“没事儿,打不下就不要打了。”

王必成却还想撑一撑,说:“请首长相信我们,再给我们一些时间,我们一定可以打下来!”

粟裕还是珍惜士兵的性命,此时,国民党空军出动飞机到宋家桥轰炸,使6师的进攻进一步受到阻碍。我军主力连续作战,已经相当疲劳,为了避免陷入被动,粟裕果断决定停止战斗,命令王必成率部停止攻击,撤离宋家桥!

可以说,6师没打好,粟裕不要说处分,连一句批评也没有,像没事一样。

这种柔性治军也非常有效,半年后,6师改名6纵,在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中,所向披靡,打了好多大胜仗,缴获好多战利品。

四野的“刚硬”治军,三野的“柔和”治军,到底哪个更好?我只能说都好,孙子兵法没有将两者隔开,而是说: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只有这两者结合起来的军队才是无敌的。庆幸的是三野、四野都属于我军,他们共同创建了我军的攻无不克的战绩。

0 阅读:344
评论列表
  • 2024-08-15 01:14

    胡说八道,三野的伤亡远远超过四野。

    梁秋云 回复:
    行情不一样,林彪刚去东北的时候并没有根据地,不像粟裕在华东有老根据地作依托,真正等林彪在东北有根据地站稳脚根,那基本上就是秋风扫落叶。
    姚建 回复:
    你说错了,东北部队比华东环境要好的多,有先入东北的优势,又背靠苏朝一面临敌,这条件还说不好那关内就没得玩了。
  • 2024-08-16 09:05

    乱说,一点都不懂

  • 2024-09-28 08:12

    “一点两面”、“三三制”、“四快一慢”、“四组一队”、“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是战神林彪在长期的军事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适应当时技术条件的克敌制胜的战术原则。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本来应该由师、团一级,至多不超过军一级的军事主官概括总结出来,却有劳他这位总司令来完成这些“形而下”的具体方法。在他沉默寡言、惜言如金的背后,对这些战术原则的贯彻却长了一张“婆婆嘴”。四野部队中的同质化、均质化现象相当突出。其实,六大战术原则中,只有“三三制”是纯战术的,其他则偏于战役,当然是在战术基础上的战役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林彪还是中国现代战争意义上的“大数据”鼻祖:攻击锦州能把兵力配置精细化到营一级;在胡家窝棚的仓促遭遇战斗中,仅仅根据战斗缴获中:被俘人员官兵的比例(官>兵)、长短枪的比例(短>长)即推断出此地为敌人的高级指挥机关。这些功力恰与40年后,以色列的军事理论家、军事史学家马丁·范克里韦尔德在《战争指挥》里的某些理念不谋而合。 正因为这种实力和战功,即使受他“叛逃”事件的影响,在历次裁军中,四野部队得到保留的最多,重点建设的部队最多。

轮回历史

简介:文以载道,史可明鉴,诗能言志,乐且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