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黄帝内经》中给出了四季的养生原则。只有顺应自然气候的更替和变化,才能真正做到合理养生、益寿延年。
循天时之变,一年四季,自然规律表现为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发展规律。
在老中医看来,季节不同,对人体各方面的影响也不同。
四季养生需要遵循天时变化,调养精神、饮食与生活起居,适应四时的变化,达到调养精神和元气、避免病邪侵害、健康长寿的目的。
《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应”,具体说就是“心者,生之本……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五脏各有对应的季节,肝对应春天,心对应夏天,肺对应秋天,肾对应冬天。所以,季节的不同,每个脏器的养生调理侧重点也不一样。
四时四季养生人来源于自然。人类的活动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做到顺天应时,天人合一。如此则气血运行畅达,健康长寿自然而来。
春天,营养又从根部开始向树枝走。但因里边的营养向外发,外边还没有准备好条件,就会长出一个芽。
夏天,所有的营养都到外面来了,所以枝繁叶茂。而秋分一起,营养成分又开始从外面向里面收了,树叶又开始变黄脱落。
秋天,分布在树枝上的营养开始向根部收了。秋末,枝叶相对处于营养不足的状态,树叶就会逐渐变黄、掉落。
冬天,树枝上的营养藏于树根,树木完全停止生长,处于休眠状态。
总之,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么一个自然规律。
我们人除了整个生命周期有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四个阶段与自然界的四季相似外,在一年里受四季影响也十分明显。
一年四季养生之【春生】暖春将至 万物焕新春生,早睡早起精神好,春应肝而养生。《黄帝内经》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既然肝脏对应的是春天,春天养生自然应该以养肝为主。春季万物萌生,是阳气初生且逐渐转旺的时节。
在五行上春季属于“木”,此季多风。春季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人体循环系统功能加强。
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增加,各器官负担加重,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种镇定催眠的作用,从而使人倦懒嗜睡,这就是民间说的“春困”。
但是睡觉不利于阳气升发,因此,应当控制睡眠时间,早睡早起,到户外活动锻炼,使春困消除。
春季里要保持心情愉快、舒畅,胸怀开朗,要喜爱大自然,使自己的情志与春季万物生发之气相和谐,这样人体的肝气就会调和畅达,使周身气血和畅、五脏和平。
春天,人体的气血从里向外走,内里气血相对不足。所以春天人容易困倦,常常睡到半夜就醒。这是因为肝阴不足。
把人的气血从里向外调动的主要脏器是肝,所以在老中医看来,春气与肝气相通。春天养生需要注意的是早睡早起。
早睡有助于阳气闭藏,经常到外面去走一走,接触一下大自然那种万物生发的感觉,与自然界构成一种和谐状态。
春天是一个生发的季节。五脏里肝有抒发的作用,它可以让你的气血往外走。肝喜调达而恶抑郁,所以春天一定不要郁闷,一郁闷肝气就要受到影响。
春天由于气血向外走,肝血不足,应注意养肝,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病食物,如笋。笋性寒、滑利耗气。
人有痼疾,其气多虚,食笋后更虚,易引发咳嗽、哮喘、咯血等病复发。
可多吃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补肺;淡菜,滋肾养肝;银耳,润肺生津、养阴柔肝。
燕麦,益肝和脾,能补虚损、止虚汗、降血脂。还可喝一些菊花桑椹茶,此茶有疏风清热、平肝柔肝、养血益肾润肺作用。